華文網

似草莓卻非草莓的小野果,你叫什麼名字?

對新疆人來說,野草莓是很常見的,林間草地都有。但還有一種小紅果,貌似草莓,仔細看卻不是草莓,更像桑葚,又紅紅的,水靈靈的,叫什麼呢?

有人叫它山莓,也有人叫它樹莓,這種植物真正的名字,叫做覆盆子(Rubus corchorifolius)。

大家都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裡“果實如攢在一起的小珊瑚珠”的,就是覆盆子,也就是俗稱的樹莓。

小時候學這課文時,對這個小果子很是好奇,後來才知道,原來它在新疆是很常見的,主要產于伊黎河穀一帶,

當地人也叫它馬林娜、馬林果。

覆盆子是薔薇科、懸鉤子屬的直立灌木,仔細觀察它典型的薔薇科花和葉子。它可以長到1-3米,枝上有皮刺,幼時為柔毛。單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多生在向陽山坡、山谷潮濕處,春夏都結果,味道酸甜,果肉有嚼勁。

其實準確地講,俗稱的山莓也好,樹莓也罷,甚至覆盆子這個名字,涵蓋的是整個懸鉤子屬家族。覆盆子所在的這個懸鉤子屬,是一個對植物學家來說很麻煩的家族,因為這個家族的成員長得都很像,花都是白色的五瓣花,果實都很“莓”。

比如你在野外看到的山莓,也有可能是這樣:

或是這樣:

它們都是懸鉤子屬的成員,果子都像是很多泡泡聚在一起。所以懸鉤子屬植物經常有泡兒刺、大麥泡之類的別稱,泡字很形象地說明它們的特徵。

懸鉤子屬的成員,果實全是一個模式:每個雌蕊都發育成一個獨立的小核果,

這些小核果聚合在一起,攢成一個整體。叫做聚合核果。

懸鉤子屬的聚合果的中間還是空心的,摘下來像個小帽子,是此屬的一大特色。每個小核果上面有一根殘留的雌蕊,看起來有點毛茸茸。

同是薔薇科的草莓,也是聚合果,但草莓的種子附著在果皮上,

是聚合瘦果,跟覆盆子(懸鉤子屬)的聚合果類型不同。

覆盆子的外表很像桑葚,那它和桑葚是不是一種果實呢?也不是,桑葚不是聚合果,而是聚花果——由一個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軸共同發育而成的果實。誰跟桑葚一個性質呢?是鳳梨。是不是已經開始暈啦?

話說懸鉤子屬並不都是小紅果,也有小紫果,上面這張圖裡的都是覆盆子,看著像桑葚的紫色果子,是紫色的覆盆子。

覆盆子的原產地很廣,整個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都有生長,我國也是它的原產地之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

不知什麼原因,跟口感相似的草莓一樣,覆盆子一直得不到中國人的歡心,可能以前的人並不喜歡這類酸酸甜甜多汁的口感?

說不清,反正覆盆子在歐洲非常受歡迎,起碼有六七個世紀的栽培歷史,他們培植的個大味甜懸鉤子植物Rubus idaeus其實才是最正統的覆盆子,在甜品界和水果界都唱上了響噹噹的主角:

而我國的覆盆子栽培歷史不過80來年,而且至今也算不上主流水果,可以說是有違我們吃貨大國名聲了。

新疆也有栽培覆盆子,包括烏魯木齊就有種植的,但很少見到賣——大多數覆盆子和同屬親戚們,依然養在深山人未識,或者作為爬山徒步者意外遇見的小野果,采來吃上幾顆,別有一番風味。

文/ Eva

圖/中國植物圖像庫、昵圖網

話說懸鉤子屬並不都是小紅果,也有小紫果,上面這張圖裡的都是覆盆子,看著像桑葚的紫色果子,是紫色的覆盆子。

覆盆子的原產地很廣,整個北半球溫帶和寒溫帶都有生長,我國也是它的原產地之一,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

不知什麼原因,跟口感相似的草莓一樣,覆盆子一直得不到中國人的歡心,可能以前的人並不喜歡這類酸酸甜甜多汁的口感?

說不清,反正覆盆子在歐洲非常受歡迎,起碼有六七個世紀的栽培歷史,他們培植的個大味甜懸鉤子植物Rubus idaeus其實才是最正統的覆盆子,在甜品界和水果界都唱上了響噹噹的主角:

而我國的覆盆子栽培歷史不過80來年,而且至今也算不上主流水果,可以說是有違我們吃貨大國名聲了。

新疆也有栽培覆盆子,包括烏魯木齊就有種植的,但很少見到賣——大多數覆盆子和同屬親戚們,依然養在深山人未識,或者作為爬山徒步者意外遇見的小野果,采來吃上幾顆,別有一番風味。

文/ Eva

圖/中國植物圖像庫、昵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