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顱內“炸彈”48小時內可導致死亡?竟然可以這樣清除!

永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經過多年人才技術儲備,在2017年初成功開展兩例動脈瘤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的基礎上,近日又實現重要突破,成功為三名動脈瘤患者“拆除”腦中的不定時炸彈,

解除了病人生命的威脅。

成為永州市唯一能夠獨立開展顱內動脈瘤開顱夾閉和血管內介入治療的神經外科。

病例一:患者周先生39歲,突發頭痛伴噁心、嘔吐6小時,到永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治療,頭顱CT檢查顯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立即行頭顱CTA檢查顯示為“左側大腦中動脈瘤”。

(周先生術前結果)

主治醫生林醫生請示上級醫師指導,結合病史、體查及輔查,診斷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左側大腦中動脈瘤破裂、高血壓病2級。予完善相關檢查,與患者家屬溝通後立即制定周密的手術方案,行全腦血管造影術+左側大腦中動脈M1段動脈瘤介入栓塞術。

(周先生術後結果)

手術結束後再次造影顯示動脈瘤緻密栓塞,載瘤動脈完好。術後患者病情穩定,正在恢復期中。

病例二:患者黃某,女,54歲,因頭暈頭痛一月入住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完善相關檢查後考慮海綿狀血管瘤,請會診轉入神經外科手術治療。

(黃女士術前顯影)

行血管造影術後確診為右側頸內動脈床突段動脈瘤,並立即行支架輔助彈簧圈,手術順利。患者術後三天后可下床走動,術後五天再次複查結果顯示良好,現已康復出院。

(黃女士術後顯影)

病例三:患者張女士,51歲,突發頭痛、嘔吐3天入住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入院後立即行全腦血管造影術,術後張金燦副主任醫師查看病人後指示:患者右側椎動脈夾層動脈瘤,有手術指征,立即行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術。

目前患者術後病情平穩,正在康復之中。

顱內動脈瘤最常見的發病方式是突發破裂出血後引起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神志改變,嚴重者危及生命,

是一種致殘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死亡率高達30~40%,其中半數在發病後48小時內死亡,存活的病例,1/3可發生再次出血。

(網路圖片)

治療動脈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手術創傷較大。

另一種是血管內介入治療,是目前一項先進的微創技術,技術含量高,術中電視螢幕下可清楚顯示腦血管以及各分支的形態走行情況,並能瞭解其腦血管病變的大小、範圍、方向。

可直接經微導管進入到動脈瘤腔內,進行彈簧圈栓塞治療,並能清楚看到動脈瘤栓塞術是否成功,避免了開顱手術的創傷,大大縮短了住院恢復時間,降低動脈瘤再出血及開顱手術感染的風險,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永州市中心醫院 胡丹 蔣琳芝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術中電視螢幕下可清楚顯示腦血管以及各分支的形態走行情況,並能瞭解其腦血管病變的大小、範圍、方向。

可直接經微導管進入到動脈瘤腔內,進行彈簧圈栓塞治療,並能清楚看到動脈瘤栓塞術是否成功,避免了開顱手術的創傷,大大縮短了住院恢復時間,降低動脈瘤再出血及開顱手術感染的風險,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永州市中心醫院 胡丹 蔣琳芝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