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將其山地部隊擴編一個師,並聲稱此“精銳部隊”不針對中國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導,印度軍隊正在為其北部邊境的山地打擊軍籌建第二支步兵師。消息人士透露這支將由1.5萬名士兵組成的部隊預計將在兩三年內能夠全面開始執行任務。

這一山地打擊部隊的另一支步兵師——第59步兵師已組建完成,並將在今年開始執行任務。

被命名為第17軍團的山地打擊部隊是專為印度北部邊境設置的,其總部設在巴納格爾。2013年政府批准建立這支山地打擊部隊,建議兵力為8萬名士兵,籌建時間為7年,

但軍方官員堅稱第17軍團不是一支“專為對付中國而設的部隊”。

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山地部隊,另外印度還專門組建了山地炮兵,這支由英國人組建的部隊被冠以“皇家”的美譽,曾在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中參與作戰。在1999年與巴基斯坦的卡吉爾炮戰中,

印度山地炮兵曾經把大口徑炮拆成零件發哈分配雪山再行進行組裝,其強悍程度不是1962年時的“菜鳥”印軍所能比擬的。

印度山地步兵的單兵裝備並無特別之處,以南非的AGS-17榴彈發射器,AK-47、VZ58、L1A1等自動步槍,SVD狙擊步槍,FN機槍和INSAS機槍等,部分部隊保留布倫機槍。

火箭筒則採用西方的武器,如西班牙的C90和如瑞典的古斯塔夫火箭筒。印度山地步兵分隊的火力水準並不低於解放軍甚至還略高,而支援和火力壓制則超過解放軍。

當然,在多山地區執行戰鬥任務的部隊必然是以配備輕型裝備為主,其機動力又取決於其裝備的先進性,

兵員訓練的可靠性,戰術運用的靈活性等因素,但最重要的還是單兵個人的心理、耐力、生存力和射擊的準確性,根據解放軍以往在多山地區的作戰經驗,提高彈藥的平均殺傷率,似乎比每個兵員攜帶更多彈藥更重,山地,尤其是像喜瑪拉雅山南麓那樣的險峻山地,用當年11師師長余致泉的話說:“我從當紅軍起,幾乎走遍了全國,還沒見達這麼險峻難走的路!”。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戰士需要的是一種有我無敵的霸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裡更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