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雷州半島西南沿岸珊瑚礁:健康

美麗的湛江海灣。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屆“世界水日”,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屆“中國水周”,水環境保護和治理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熱點。

22日,國家海洋局向公眾發佈《2016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湛江作為海洋大市之一,在其中被多次提及。其中,雷州半島西南沿岸珊瑚礁生態系統呈健康狀態,東海島度假區休閒(觀光)活動指數位列全國第三。

東海島度假區休閒指數全國第三

《2016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監測結果表明,2016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

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5%,比2015年有所增加。

在開展監測的河口、海灣、灘塗濕地、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態系統中,全國處於“健康”“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的海洋生態系統,分別占24%、66%和10%。其中,在珊瑚礁生態系統裡,雷州半島西南沿岸和廣西北海珊瑚礁生態系統呈健康狀態,海南東海岸和西沙珊瑚礁生態系統呈亞健康狀態。

雷州半島西南沿岸和廣西北海珊瑚礁生態系統活珊瑚蓋度,較2015年分別增加7.7%和7.0%,硬珊瑚補充量超過1個/平方米;海南東海岸和西沙珊瑚礁生態系統活珊瑚蓋度和種類,仍然處於近10年來的較低水準。

全國有47個開展監測的海水增養殖區,環境品質狀態滿足增養殖活動要求。海水增養殖區綜合環境品質等級為“優良”和“較好”的比例分別為87%和13%。其中,位於湛江的廣東流沙灣海水增養殖區綜合環境品質等級為“優良”。

在濱海旅遊度假區方面,開展監測的15個濱海旅遊度假區水質為“良好”及以上的天數占95%,平均休閒(觀光)活動指數為3.8(滿分5分)。其中,三亞亞龍灣濱海旅遊度假區休閒(觀光)活動指數全國最高,為4.5,達到極佳標準,非常適宜開展休閒(觀光)活動。煙臺蓬萊閣濱海旅遊度假區休閒(觀光)活動指數排第二,為4.3;湛江東海島和廈門環島路東部濱海旅遊度假區並列第三,

休閒(觀光)活動指數均為4.2。

我市環境保護取得成效

記者從我市環保、海洋漁業等部門瞭解到:湛江堅持守住環境保護底線,著力實施藍色崛起與藍天碧水“雙藍”戰略,近年來實施主城區治水工程,攻堅完成港灣清障和南柳河整治,建成兩個海濱浴場和瑞雲湖、濱湖公園,市區重點河渠截汙納管,鶴地水庫水質明顯改善,城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全國前列、全省領先。

2016年,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其中,“三個城市”建設有效推動城市轉型,其中腳印城市建設成為2016年中國城市化優秀案例。生態環境整治與保護力度加大,去年PM2.5年均值降至26微克/立方米,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97%;城市供水水源和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100%達標。

據悉,2017年我市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準。包括深入推進“三個城市”建設,全面推廣金沙灣示範區經驗,全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建設迴圈城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完成43個治水項目,加快推進主城區治水,集中整治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開工建設屋山淨化水質廠,如期實現主城區三年污水變清水目標;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推進九洲江—鶴地水庫流域和小東江、鑒江、南渡河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推廣金沙灣示範區經驗,全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建設迴圈城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完成43個治水項目,加快推進主城區治水,集中整治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開工建設屋山淨化水質廠,如期實現主城區三年污水變清水目標;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推進九洲江—鶴地水庫流域和小東江、鑒江、南渡河環境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