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教育培訓執法將納入市場監管體系 逐步關停502家“無證無照”機構

每經實習記者 張韻 記者 孫嘉夏 每經編輯 文 多

據上海發佈7月23日消息稱,

該市目前近7000家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中,“無證無照”的有1300餘家,其中,有502家從事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開展學科類和學科延伸類培訓的機構已進入逐步關停階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教育培訓機構的亂象實際上一直是存在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國家對教育培訓機構的定位管理、監管存在灰色地帶,導致不少有照無證機構有了生長空間;第二是教育培訓機構自身的問題,

用虛假誇大的方式吸引生源。

不過,整治已經到來。今年6月初,上海市教委、市工商管理局等部門在“整頓規範教育培訓市場秩序”座談會上指出,至2017年9月1日,持續對上海所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分類整治規範。

教育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經上海市教育、工商等部門摸排發現,上海目前近7000家各類教育培訓機構中,證照齊全的約四分之一,

“有照無教育培訓資質”的體量最大,“無證無照”的有1300餘家。

按照《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相關規定,經營活動涉及“證”“照”兩個層面的許可,即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及許可審批部門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檔。工商部門對有證無照、無證有照等五種違法經營行為均負有監管職責。

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現在確實有很多培訓機構在整改,很多不正規的機構都搬走了,

閔行區內關閉了200多家,就是那些沒有教育辦學資質的機構。”隨後,上海繼續重拳出擊教育培訓市場。徐匯區教育局6月連發整頓告知書,要求6家教育培訓機構就違規辦學行為限期整改。

放眼全國,今年以來,多地均對教育機構進行整頓,比如西安於1月取締92所無證幼稚園、397家無證培訓機構。

隨著政府有關部門整頓力度的加大,也暴露出魚龍混雜的教育培訓市場的一些亂象。

如,明明註冊的是資訊諮詢公司,卻開班教學;自稱“正規”機構,卻連續兩年入列失信“黑名單”……這些證件不全的機構,該由誰來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教育培訓機構的亂象實際上是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對教育培訓機構的定位模糊。從本質上來講,教育培訓機構應該屬於盈利性質的企業,提供的是教育服務的產品,

實行的是工商註冊、工商監管。但我國又把它們當成學校,從國家政府這個層面來講,是希望這個教育機構比較規範,但會導致出現一些教育部門、工商部門互相推諉的情況,使得該教育培訓機構監管處於灰色地帶。

納入市場監管體系

以上海為例,今年的全市整治規範行動,將首先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教育機構。然後,對有執照但無資質的機構,由各區市場監管局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牽頭,制定和下發行政指導書,指導其限期整改。

此外,上海市將通過加強事前准入和事中事後監管,完善長效機制。對於有證照的機構,上海也將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從辦學場所、消防等安全要求,收費管理、廣告宣傳等8個方面進行,並規範其教學行為。

有媒體認為,由此不具備資質或教學內容超規、變相選拔的機構將難以存續。未來培訓機構的擴張難度將進一步提高,而生源將向有品牌且規範辦學的培訓教育機構聚攏。

強力整頓是否會對市場帶來衝擊?截至2016年11月,關於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表決通過時,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已有18家海外上市公司。在表決通過當天,多支在海外上市的學歷教育股應聲而跌。而新東方、好未來等從事民辦教育培訓的股票在兩日上漲後進入了約40天的調整期。

上海市教委表示,下一步,要從完善教育培訓市場法律法規,加強教育培訓機構准入、審批和監管,制訂培訓機構從業人員資質標準等方面著手,增加管理力量,將教育培訓執法納入各區市場監管體系。

制定和下發行政指導書,指導其限期整改。

此外,上海市將通過加強事前准入和事中事後監管,完善長效機制。對於有證照的機構,上海也將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從辦學場所、消防等安全要求,收費管理、廣告宣傳等8個方面進行,並規範其教學行為。

有媒體認為,由此不具備資質或教學內容超規、變相選拔的機構將難以存續。未來培訓機構的擴張難度將進一步提高,而生源將向有品牌且規範辦學的培訓教育機構聚攏。

強力整頓是否會對市場帶來衝擊?截至2016年11月,關於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表決通過時,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已有18家海外上市公司。在表決通過當天,多支在海外上市的學歷教育股應聲而跌。而新東方、好未來等從事民辦教育培訓的股票在兩日上漲後進入了約40天的調整期。

上海市教委表示,下一步,要從完善教育培訓市場法律法規,加強教育培訓機構准入、審批和監管,制訂培訓機構從業人員資質標準等方面著手,增加管理力量,將教育培訓執法納入各區市場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