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羅胖子有寫過一本書--《我懂你的知識焦慮》,講的是在這個知識焦慮的時代,如何走出這個怪圈,如何成為一個高手。只是,這何止是一個知識焦慮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是否有一天,當你放下手機,突然發現大腦裡正慢慢的變得空蕩蕩?是否有一天,當你停下匆忙的腳步,突然發現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指向著不可未知的前方,而不是目的地。

每天,擠著公交擠著地鐵,等著上車,等著下車,從一個地方奔赴另一個地方,存活著、忙碌著,夢想著有一天能鹹魚翻身。這估計是大多數人的寫照吧?

他們應付著上班,然後在下班後玩玩遊戲看看電影,

就這樣過了一天。換個詞,叫就這樣“熬”了一天。看似愜意的畫面,實則已經進入了一個“焦慮”的怪圈。

最近王者農藥很火,朋友L君花了一周從最低級的青銅三打到白金三,然後卸載了。

我問他:幹嗎卸掉了?不玩的好好的嗎?

他說:太耗時間了,

上癮這玩意,分分鐘就會中標的。

“那一開始幹嗎玩了?”

他說:身邊人都在玩,你不玩的話,少了進入圈子的話題。

以前聚會,是每個人刷著各自的手機,現在了,是一起玩遊戲。加入吧,有點勉強自己,如果不愛玩的話,不加入吧,又有點尷。

這是一個奇妙的現象。除了遊戲,我們是否還有很多可以一起做的事?比如聊聊天了?很多人願意花大把的時間等待一個緩衝的畫面,卻不肯看一下現實的風景,

現實的朋友。

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整天玩著遊戲、刷著頭條、刷著朋友圈,那你還要青春做什麼了?

這是一個“焦慮”的怪圈,在現實中不如意而在遊戲中尋找存在感,又或者想融入別人的生活,拼命的點贊刷好感,而迷失了自己。

也許你要問了:那誰誰誰大明星的,不也玩遊戲嗎?

我想說:你也知道他是大明星呀,你也知道他屬於那鳳毛麟角的那一撮人,就是報紙上,新聞上經常出現的那一小撮人。

因為焦慮,迷失了自我,因為焦慮,也放縱了自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有時即便你拼勁了全力,還不如人家隨便搞搞。

但這個世界又是屬於大眾創新的,奇跡,不乏誕生於市井之中。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起於浮躁。

有人說:焦慮是因為能力不足,但夢想又多,願意付出,但又不肯拼的心態。

因為獲取方式越來越便捷,我們以為看幾本成功學,聽幾次講座,參加下成功人士的座談,就感覺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然而有些東西,是不會出現在為人所知的書本裡的。比如蓋茨的書,不會告訴你,他的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的。比如王石的那些自傳,更不會告訴你,他的前老丈人是當年的廣東省委副書記。比如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我們習慣了通過手機去認識一個人,但手機背後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但我們還是樂此不彼的,以為這是最快最好的方式。浮躁的世界,浮躁的心,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執著,正一步步的消磨著我們的熱情。當熱情不在了,還能剩下什麼了?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比如蓋茨的書,不會告訴你,他的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的。比如王石的那些自傳,更不會告訴你,他的前老丈人是當年的廣東省委副書記。比如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你,他8歲就知道去參觀紐交所,但不會告訴你,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我們習慣了通過手機去認識一個人,但手機背後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但我們還是樂此不彼的,以為這是最快最好的方式。浮躁的世界,浮躁的心,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執著,正一步步的消磨著我們的熱情。當熱情不在了,還能剩下什麼了?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