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西省占地面積最大的縣,為省內副中心城市

修水縣位於江西西北部屬九江西市管轄,因修水河蜿蜒穿城而過得名,是一個碧水青山的地方。修水古號分寧,國史有上望之稱,修水上游,地處幕阜、九嶺山脈之間,地勢周高中低、西高東低。

縣域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縣。

修水縣總人口83萬,是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地處湘、鄂、贛三省九縣的交界處,是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自然地理將其形成眾星拱月之勢。是江西省地區副中心城市和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境內現有省道310公里,縣鄉道路500公里,四通八達,交通便捷。

修水歷史悠久,商封艾侯國,春秋為艾邑,先後屬吳、楚、越管轄。漢建艾縣,隋代併入建昌縣,唐代為武寧縣。元代升為寧州,1801年(清嘉慶六年)改名義寧州。1912(民國元年)改名義寧縣,1914年改名為修水縣,

因境內修河得名。

修水是江西西北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土地革命前後,修水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秋收起義首先爆發和湘鄂贛省委及省蘇維埃的駐紮修水,使該縣成為湘鄂贛根據地的中心和著名蘇區,在中國革命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2004年修水縣被評為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之一。全縣有紅色革命遺址遺跡60餘處,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被授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修水縣是個比較典型的山區縣,以山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境內四周群山環繞,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嶺山,均為東北和西南走向,從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向東北傾斜,略如碗狀。

修水自然風光秀美,歷史底蘊深厚。黃龍山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至今一派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始風光, 被譽為“江西的香格里拉”。黃庭堅、蘇東坡等歷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內涵。布甲溶洞鐘石滿目、姿態各異、美不勝收,特別是後廳三柱筍石如三尊菩薩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觀音坐蓮,滿面慈容,迎接遊客朝拜。湯橋溫泉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

滿面慈容,迎接遊客朝拜。湯橋溫泉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