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什麼?你的發動機拉缸了?看了這篇文章你就再也不會犯錯了

我勒個去,途虎最近攤上大事了!短短幾天,一篇《途虎養車網還是毀車網?途銳在途虎網保養體驗》的帖子在網路上開啟了刷屏模式,圍觀吐槽看熱鬧的人簡直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每人一口唾沫星子,

加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

其實事情的前因後果基本上可以總結成一起小保養而引發的口水大戰。事情的緣由是途銳車主在途虎網購買了快速保養服務,爾後到途虎指定的服務門店更換了機油機濾。誰知車輛發動機在完成保養9天后行駛500公里左右就出現了故障,

在高速上歇菜了。車主聯繫途虎要求售後服務,於是途虎配合地墊付了拖車費用和發動機拆檢費用將車拖回成都大眾4S店進行分解檢查,並委託合作門店的工程師到店進行取證。

4S店拆解了發動機油底殼,發現油底殼上存在塊狀金屬,

機濾上也存在金屬碎屑,因此推論發動機潤滑不足導致受損嚴重,需要更換。河蟹美好的局面從這個時候開始變樣了,車主認為發動機拉缸要求途虎負責更換,途虎認為現有證據無法確認是己方責任導致的發動機故障,所以拒絕了車主的要求,並懷疑這是一出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

面對這一場相持不下的糾紛,外行不過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可作為車主,我們是不是還需要總結點經驗和教訓,避免同樣的杯具在自己身上上演呢?

首先,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有一定的科學分析和鑒別能力,不能只盲目的看重價格,哪便宜就去哪。要知道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是不太可能發生的。

又想馬兒跑得好,又想馬兒不吃草,這是不現實的?做生意不是學雷鋒,如果乾一份行當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誰還會踏踏實實的去幹這個事情?把其它人都當傻子的時候,你就很有可能就已經掉入了陷阱。換個角度來看,一味打惡性的價格戰,以低價來佔領市場,驅逐良性的商家,會讓整個產業的生態環境變得非常惡劣,也會導致以次充好等情況的發生。

那麼作為普通的消費者,

如果一旦遇到和途虎案例類似的情況,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權利呢?首先我們看看途虎事件當中,雙方在處理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 雙方缺乏對取證和取證過程的重視。法治社會,強調的就是查清事實,依據事實進行認定。而要查清事實,就必須要有確實充分的證據作支撐,因此證據和取證都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而在這個案例當中,雙方協商之後把車拖到4S店去處理,這是一個非常不嚴謹的做法。而從事後途虎方面的聲明可以看出,證據被車主單方面掌握,這樣的一個錯誤的操作最後可能會使得這份證據喪失法律效力。

2. 在這個事件當中雙方不應該讓4S店來承擔檢測的任務,4S店並不具備檢測的資質和能力,檢測結果不可能做到科學和準確,也沒有資質出具有效的檢測報告。

3. 4S店只是把油底殼拆開看到了鐵塊和鐵屑,並未完全拆解發動機就武斷地認為是發動機拉缸,這個論證的過程及其不嚴謹。要確定是拉缸,必須要檢測凸輪軸和拆下來的活塞以及缸體,但我們看到4S店並沒有做過這些檢查。

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呢?

1. 首先消費者在進行車輛維修和保養之後,要向商家索要發票或者工單。發票最好是增值稅發票,可以追溯到進貨方,因此是最有力的證據。而商家如果只能提供工單的話,上面一定要有商家名稱並蓋章。

2. 當車輛出現故障,需要進行鑒定和檢測來區分責任時,車主可以向品質技術監督局舉報投訴中心(投訴舉報電話12365)進行投訴,進行產品品質鑒定申請。投訴中心會指定相應的機構組織專家對爭議車輛進行現場調查和取樣分析。在投訴的時候需要提供投訴人的名稱、聯繫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聯繫方式;產品的購買日期、名稱、品牌、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並說明投訴請求、理由和事實經過;同時需要提供相關的發票或者工單影本作為憑證。

3. 在發生故障之後儘量減少移動或者使用車輛,保護好證據。證據取樣的過程雙方的當事人都應當在場,由政府部門的執法人員或者承檢方的技術人員進行取樣,樣品通常不少於一式兩份。抽取的樣品使用專用封簽當場封樣,並有承檢單位抽樣人員、政府執法人員和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樣品還要進行備份,以備複檢的需要。備份的樣品可由承檢單位帶回,也可以封存于當事人處保管。送檢可由承檢單位辦理,也可以由政府執法人員和當事人共同送檢。

4. 要注意的是當車主對收到的檢測結果有異議,自收到檢測結果確認書之日起15日內需要提出書面複檢申請。逾期未提出的,視同承認檢測結果。

看了小情情的溫馨提示,相信你遇到此類事件就不會再吃啞巴虧了。當前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嚴重缺乏科學精神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也在於全民娛樂化造成媒體為了吸引眼球通常採取片面報報導方式放大問題,而眾看客都只圖罵個痛快吵個熱鬧,每個人都極力主張和爭論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而不是科學的探討論據的合理性和論證過程的嚴謹性,這是這個時代和社會的悲哀

雙方協商之後把車拖到4S店去處理,這是一個非常不嚴謹的做法。而從事後途虎方面的聲明可以看出,證據被車主單方面掌握,這樣的一個錯誤的操作最後可能會使得這份證據喪失法律效力。

2. 在這個事件當中雙方不應該讓4S店來承擔檢測的任務,4S店並不具備檢測的資質和能力,檢測結果不可能做到科學和準確,也沒有資質出具有效的檢測報告。

3. 4S店只是把油底殼拆開看到了鐵塊和鐵屑,並未完全拆解發動機就武斷地認為是發動機拉缸,這個論證的過程及其不嚴謹。要確定是拉缸,必須要檢測凸輪軸和拆下來的活塞以及缸體,但我們看到4S店並沒有做過這些檢查。

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呢?

1. 首先消費者在進行車輛維修和保養之後,要向商家索要發票或者工單。發票最好是增值稅發票,可以追溯到進貨方,因此是最有力的證據。而商家如果只能提供工單的話,上面一定要有商家名稱並蓋章。

2. 當車輛出現故障,需要進行鑒定和檢測來區分責任時,車主可以向品質技術監督局舉報投訴中心(投訴舉報電話12365)進行投訴,進行產品品質鑒定申請。投訴中心會指定相應的機構組織專家對爭議車輛進行現場調查和取樣分析。在投訴的時候需要提供投訴人的名稱、聯繫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聯繫方式;產品的購買日期、名稱、品牌、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並說明投訴請求、理由和事實經過;同時需要提供相關的發票或者工單影本作為憑證。

3. 在發生故障之後儘量減少移動或者使用車輛,保護好證據。證據取樣的過程雙方的當事人都應當在場,由政府部門的執法人員或者承檢方的技術人員進行取樣,樣品通常不少於一式兩份。抽取的樣品使用專用封簽當場封樣,並有承檢單位抽樣人員、政府執法人員和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樣品還要進行備份,以備複檢的需要。備份的樣品可由承檢單位帶回,也可以封存于當事人處保管。送檢可由承檢單位辦理,也可以由政府執法人員和當事人共同送檢。

4. 要注意的是當車主對收到的檢測結果有異議,自收到檢測結果確認書之日起15日內需要提出書面複檢申請。逾期未提出的,視同承認檢測結果。

看了小情情的溫馨提示,相信你遇到此類事件就不會再吃啞巴虧了。當前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嚴重缺乏科學精神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也在於全民娛樂化造成媒體為了吸引眼球通常採取片面報報導方式放大問題,而眾看客都只圖罵個痛快吵個熱鬧,每個人都極力主張和爭論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而不是科學的探討論據的合理性和論證過程的嚴謹性,這是這個時代和社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