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充電15分鐘續航200公里?傳祺GE3真會玩噱頭

前幾天,廣汽傳祺又一款新能源車產品上市了,它就是之前預熱了一段時間的GE3,一款純電動的小型SUV。和廣汽傳祺之前推出的GS4 PHEV不同,GE3是選擇純電動的設定,也能充分看出,廣汽傳祺正加速向新能源車市場進發,

那麼他們做的新能源車產品到底如何呢?

其實早前我們就已經和大家討論過GE3這款車,當時我們猜測它的價格應該會在20萬元以上,因為電動車普遍可以得到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補貼。果不其然,廣汽傳祺GE3的上市價格是22.28-24.58萬元,

比我們猜測的要更貴,其終端補貼後的售價為15.02-17.32萬元,但前提條件是北京的消費者才能夠享受到這個價格。

換句話說就是,按照現階段的政策來看,除非你生在北上廣,買車也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否則在購車成本上,GE3也很可能要你花費接近20萬元的價格。

這個價格買輛續航300km的小車是否划算,這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拋開價格不談,傳祺GE3產品到底怎麼樣?

充電15分鐘續航200公里是噱頭嗎?

在GE3的上市發佈會上,廣汽傳祺廠家宣稱這款電動車僅需充電15分鐘,就能獲得200公里續航的能力。根據廣汽傳祺官方公佈的資訊,筆者來幫大家算一算,這個廠家號稱的“黑科技”是真的能實現,還是個徒有其表的噱頭。

首先要瞭解一下廣汽傳祺GE3這款車的一些基本參數,廠家宣稱,GE3綜合工況下電耗為16.6kWh/100km,它採用的是由寧德時代生產的電池容量為48度的三元鋰電池,這樣換算一下的話,續航里程似乎也到不了廠家標稱的310km,換句話說就是,這個310km是理想值。

那麼問題來了GE3續航100km需要16.6kWh的電,

200km就是需要33.2kWh,如果按照現階段充電樁的普遍高電壓380V來計算,15分鐘要充到這個水準的話,至少需要接近350A的電流,廣汽傳祺是要燒毀充電樁的節奏嗎?

我們換一種說法告訴大家就是,你如果也想達到充電1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效果,只有一種方式,就是你擁有一套和廣汽傳祺一樣的充電設備。

而這種方式不管怎麼樣,就現階段的條件和技術來看,是很難實現的。所以這個和手機廣告類似的賣點,真的只是個噱頭。

傳祺GE3是否值得購買?

是否值得購買這個話題還得看人,如果你在北上廣,又恰好缺塊牌照,那麼選擇傳祺GE3也不是不可以,剩下的問題就是你能不能接受它這個“蠢萌”的外形了。

如果你不在大城市,在一些電動車起步比較晚,覆蓋率很低的城市,那麼筆者建議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從產品本身來看,雖然廣汽傳祺廠家給GE3提供了8年15萬公里的質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能隨時更換電池,一定要符合廣汽傳祺的質保標準才可以,即電池衰減率達到標準,這樣一來的話,GE3的實際續航里程可能就相差官方資料有點距離了。

再看看GE3的電機功率,它搭載了一台永磁同步電機,可輸出290Nm的峰值扭矩和120kW的最大功率,這個扭矩看起來還算不錯,但實際的破百時間可能高於10秒,因為GE3很重,雖然它是台小車,但是它的重量接近了1.7噸,究其原因還是其電池的能量密度還不算太高。GE3的電池是來自于寧德時代,能量密度為120Wh/kg,換而言之就是GE3的整個電池組重量大約在400kg,這並不是算一個比較輕的重量。

綜合看起來,這台小型的電動SUV產品除了廠家所說的那個噱頭外,好像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賣點。廠家給GE3配備的智慧傳祺T-BOX車聯網3.0系統和inJoy智聯娛樂系統“廣小祺”看起來還不錯,但也只是和上汽斑馬系統一樣的“表面產品”,至於廠家給出的錢500名優惠購車政策,也只是廣汽傳祺迫切需要打開市場的手段罷了。

如果你不在大城市,在一些電動車起步比較晚,覆蓋率很低的城市,那麼筆者建議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從產品本身來看,雖然廣汽傳祺廠家給GE3提供了8年15萬公里的質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能隨時更換電池,一定要符合廣汽傳祺的質保標準才可以,即電池衰減率達到標準,這樣一來的話,GE3的實際續航里程可能就相差官方資料有點距離了。

再看看GE3的電機功率,它搭載了一台永磁同步電機,可輸出290Nm的峰值扭矩和120kW的最大功率,這個扭矩看起來還算不錯,但實際的破百時間可能高於10秒,因為GE3很重,雖然它是台小車,但是它的重量接近了1.7噸,究其原因還是其電池的能量密度還不算太高。GE3的電池是來自于寧德時代,能量密度為120Wh/kg,換而言之就是GE3的整個電池組重量大約在400kg,這並不是算一個比較輕的重量。

綜合看起來,這台小型的電動SUV產品除了廠家所說的那個噱頭外,好像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賣點。廠家給GE3配備的智慧傳祺T-BOX車聯網3.0系統和inJoy智聯娛樂系統“廣小祺”看起來還不錯,但也只是和上汽斑馬系統一樣的“表面產品”,至於廠家給出的錢500名優惠購車政策,也只是廣汽傳祺迫切需要打開市場的手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