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發佈史上首個高溫黃色預警來了!未來4-6天10市氣溫38℃

7月23日,太古裡,酷熱下,一個孩子在音樂噴泉裡玩水 攝影記者 王勤

製圖 李開紅

近幾日,四川盆地多地氣溫進入了“你追我趕”的趨勢,不上35℃都排不進前十。7月23日,全省有十個地級市最高氣溫超過35℃,其中廣安以38.2℃成為全省最熱的地方。根據中央氣象臺消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四川盆地東部成為炙烤的重災區之一,

而影響我國的兩個颱風對飽受高溫炙烤的長江流域也是愛莫能助。昨日上午,四川省氣象臺發佈歷史上首個高溫黃色預警,預計未來4~6天,盆地大部維持高溫天氣,達州等10市氣溫將達38℃或以上。

首個高溫黃色預警

高溫預警與高溫預警信號不一樣

昨日上午,四川省氣象臺發佈歷史上首個高溫黃色預警:過去48小時,盆地東部、南部最高氣溫達到35℃,其中達州、巴中、南充、廣安、遂甯、資陽、內江、自貢、宜賓、瀘州10市局地出現38℃以上高溫,

預計未來4~6天,盆地大部仍維持晴熱高溫天氣,達州、巴中、南充、廣安、遂甯、資陽、內江、自貢、宜賓、瀘州10市將達38℃或以上,盆地西部、南部午後到傍晚多分散性雷雨或陣雨。

7月以來,成都市氣象臺共發佈、確認及更新了4次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特別是在7月10日~12日,連續發佈三次預警信號。高溫預警信號僅僅只是未來短時間內的一個預報,

通常是未來6小時~12小時,而高溫預警則是對未來數天天氣的預判,四川省氣象臺預報員在昨日的一個訪談直播裡表示,夏季高溫集中時段,高溫預警信號頻繁,甚至連續幾天都在發,而大家關心的是這樣的天氣狀況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因此,基於未來幾天高溫不下的狀況,四川省氣象臺發佈了這個服務性更強的高溫黃色預警。

連續3年熱上36℃

成都今年最高溫直逼歷史極值

今年7月以來(7月1日~20日),成都平均氣溫較40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3~2.8℃,其中在7月10左右和13日~18日,經歷了兩次高溫天氣。根據溫江國家站的資料,今年7月10日當天成都最高氣溫達到了36.3℃,直逼2016年8月21日創下的歷史最高溫36.7℃。

從溫江國家站有氣象記錄以來,成都最高溫達到36℃的年份只有2006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和今年,也即是說,連續3年成都熱上了36℃。

氣象專家介紹,青藏高原高壓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夏季影響四川盆地天氣的兩個重要因素,

“7月10日左右成都出現連續高溫天氣,且基本無雨,都是由青藏高原高壓引起的,在其控制下成都不僅幹熱而且少雨,有“燒烤”之感;而7月13日~18日期間,成都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控制下,悶熱感十足,陣雨及雷雨也很頻繁,高熱的雨後有“清蒸”之感。

因夏季氣溫高,空氣中的水汽充足,加上強對流天氣使氣流上升易形成積雨雲,因此在午後或傍晚,容易突降大雨。近幾日,成都市民已經習慣了白天曬一曬,晚上淋一淋的生活節奏。不過,偶爾來救場的雨水並未起到多大的降溫效果。

蓉城未來三天

白天烈日照 夜間轟隆隆

未來三天,副熱帶高壓依舊把持蓉城,天氣模式基本是夜間轟隆隆,白天烈日照。午後天空多雲為主,日最高氣溫34℃左右。傍晚雨水開始集結,傍晚到夜間有分散陣雨或雷雨,局部地方有強對流天氣,西部局部有大雨,個別地方有冰雹。 據瞭解,23日18時~20時,成都市人影辦(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在蒲江、新津、邛崍、崇州、溫江、雙流、郫都、新都、彭州、龍泉等區(市)縣進行了人工消雹作業。成都商報記者 逯望一

/ 小貼士 /

醫生提醒 預防中暑

大暑已至,雖然降雨不時送清涼,但酷暑依然是天氣“主旋律”。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海濤提醒市民預防中暑,並詳細講述了夏日注意事項。

戶外工作者

是中暑高發人群

海濤提醒,在戶外從事如農田勞動、環衛作業、建築工程等工作的人群,以及從事高溫、高濕如機械製造、磚瓦工業、深礦作業等工作的人群,因長期暴露在高溫或高濕環境中,容易導致身體體溫調節中樞調節機制紊亂,需要特別注意防暑。

老年群體,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也需特別注意防暑。其次,少年兒童因為體重輕,體內水分也較少,同樣是容易中暑的人群。

預防中暑

避開高溫時段出行

海濤介紹,預防中暑最重要的辦法就是脫離高溫環境,出行最好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的高溫時段,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或烈日下活動和行走。而長時間在空調室工作的人,也應該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溫。

生活中,可以適當配備、攜帶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以備應急之用。同時注意飲食和睡眠,多吃清淡的水果和蔬菜,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中暑之後

若嚴重及時就醫

海濤提醒,如果發生中暑的情況,患者應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如果患者意識清醒,應補充水分和服用防暑藥物,或者用濕毛巾進行局部降溫,還可以平躺下將腳抬起,增加回心血量。如果中暑患者出現意識不清醒,甚至更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海濤特別提醒,如果嚴重中暑處理不及時,有發生死亡的可能性。

容易突降大雨。近幾日,成都市民已經習慣了白天曬一曬,晚上淋一淋的生活節奏。不過,偶爾來救場的雨水並未起到多大的降溫效果。

蓉城未來三天

白天烈日照 夜間轟隆隆

未來三天,副熱帶高壓依舊把持蓉城,天氣模式基本是夜間轟隆隆,白天烈日照。午後天空多雲為主,日最高氣溫34℃左右。傍晚雨水開始集結,傍晚到夜間有分散陣雨或雷雨,局部地方有強對流天氣,西部局部有大雨,個別地方有冰雹。 據瞭解,23日18時~20時,成都市人影辦(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在蒲江、新津、邛崍、崇州、溫江、雙流、郫都、新都、彭州、龍泉等區(市)縣進行了人工消雹作業。成都商報記者 逯望一

/ 小貼士 /

醫生提醒 預防中暑

大暑已至,雖然降雨不時送清涼,但酷暑依然是天氣“主旋律”。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海濤提醒市民預防中暑,並詳細講述了夏日注意事項。

戶外工作者

是中暑高發人群

海濤提醒,在戶外從事如農田勞動、環衛作業、建築工程等工作的人群,以及從事高溫、高濕如機械製造、磚瓦工業、深礦作業等工作的人群,因長期暴露在高溫或高濕環境中,容易導致身體體溫調節中樞調節機制紊亂,需要特別注意防暑。

老年群體,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也需特別注意防暑。其次,少年兒童因為體重輕,體內水分也較少,同樣是容易中暑的人群。

預防中暑

避開高溫時段出行

海濤介紹,預防中暑最重要的辦法就是脫離高溫環境,出行最好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的高溫時段,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或烈日下活動和行走。而長時間在空調室工作的人,也應該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溫。

生活中,可以適當配備、攜帶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藥,以備應急之用。同時注意飲食和睡眠,多吃清淡的水果和蔬菜,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中暑之後

若嚴重及時就醫

海濤提醒,如果發生中暑的情況,患者應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如果患者意識清醒,應補充水分和服用防暑藥物,或者用濕毛巾進行局部降溫,還可以平躺下將腳抬起,增加回心血量。如果中暑患者出現意識不清醒,甚至更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海濤特別提醒,如果嚴重中暑處理不及時,有發生死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