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助聽器的“不完美”

顧名思義,助聽器是幫助弱聽人士聽聲的設備。客觀地說,助聽器的確有效,它能把聲音放大,讓弱聽人士聽到原來聽不到的聲音。

但助聽器的作用也有限度,僅僅是幫助弱聽人士去多聽聲音,

而不能完全如“真耳”那般“完美”。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看待助聽器發揮的作用呢?

讓我們先來瞭解下,本質上助聽器是如何幫助弱聽人士聽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放大聲音

助聽器就是一個放大裝置,可以將聲音信號放大,最大限度地保證弱聽人士感受到聲音。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太小的聲音不容易聽清,對於弱聽人士來說更是,助聽器能把聲音放大,

以便更容易聽清。

2、缺哪補哪

助聽器可以按照弱聽人士的聽力損失情況有選擇地放大不同頻率的聲音。

比如,對於高頻聽力損失較重的弱聽人士,高頻多放大些;對於低頻聽力損失較重的則低頻多放大些。

如此,缺哪補哪,缺多少補多少,努力保證弱聽人士既能聽到,又能儘量聽清。

3、重點放大言語

絕大多數助聽器都設計成重點放大言語頻率,以保證言語溝通順暢。

4、大聲不吵

加上一些特殊電路後,有些助聽器在放大小聲的同時,還可以按需要限制較大的聲音輸出,不超過弱聽人士感覺不舒服的閾值,保證聽得舒適、安全。

5、降噪功能

對於設置了降噪功能的助聽器,在嘈雜環境下,助聽器還可以適當將部分噪音進行抑制。

例如大馬路上的車水馬龍,餐廳的你一言我一語,廚房的鍋碗瓢盆......間接地將言語聲放大了,使弱聽人士聽得更清楚些。

正是具備如上功能,助聽器能使絕大部分佩戴者受益。

Er然而...

助聽器並非“萬能”,做不到十全十美,也解決不了弱聽人士存在的全部問題。

比如,正常人耳聽覺的高頻上限是20000Hz,而助聽器的頻響範圍能到8000Hz就已經很不錯了,對頻率超過8000Hz的聲音很少回應。

從這個意義上講,

弱聽人士無論佩戴多“好”的助聽器,也不會獲得比正常聽力者更好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