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乾貨!腦癱兒童所面臨的語言問題,你知道嗎?

作為患兒的家長必須瞭解正常嬰兒語言發育的規律:未滿月的嬰兒對聲音都有反應:2個月時會發聲和出聲笑;3個月會尖聲叫;4~5個月時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6~8個月會發“爸爸”“媽媽”的聲音但無所指;9~12個月會叫“爸爸”、“媽媽”並有所指;13個月會說3個字的句子;14個月會說出身體一部分名稱。

2歲會說出自己的姓名等。

腦癱兒童約有80%的比例會出現語言、言語以及溝通方面的問題,隨著大腦受傷部位的情況不同,所表現的障礙情形也不同,常見的特徵有:聽覺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構音與音韻問題、嗓音的問題、節律的問題、語言失用症、溝通問題等。

腦癱兒童的語言、言語和溝通訓練至少必須包含身體動作姿勢的控制、口腔動作技巧、呼吸發聲技能訓練、言語能力訓練、溝通能力訓練以及溝通輔具介入等層面。在進行康復計畫規劃時,哪個部分要先進行以及訓練的比重,要依據評估結果來確定,所以評估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痙攣型兒童訓練前,需要先將身體擺成“最能促使肌肉張力和動作接近正常”的擺位,之後才開始進行口腔動作訓練。如果是呼吸問題導致發聲不暢時,就需先進行呼吸暢通和呼吸功能訓練。

腦癱兒童的語言康復治療計畫除了要提升個人的語言、說話、認知、理解能力,最終的目標是希望經由這些能力的提升,來促進日常生活的溝通表現。

在進行語言治療時需要注意:

1、不要忽略感官問題的處置(例如兒童有聽覺和視覺感官異常,那麼就需要先進行處理與矯正)

2、要運用多重感官來促進語言的發展(認知能力是發展內在語言的基礎,可運用多重感官途徑的輸入,提供各種感覺和語言刺激)

3、注重頭頸部和軀幹動作的控制和維持適當姿勢擺位(頭頸部動作會影響發聲和構音技巧)

4、改進頸部的控制能力(頭、頸部如果沒有分離,會影響下顎、口唇、舌頭等發音器官的運動)

5、口腔按摩或觸摸訓練(通過口腔按摩可以讓孩子的口腔感覺正常化或抑制不正常的反射,對於口腔周圍過度敏感的兒童需要進行口腔脫敏按摩、若肌張力低或觸覺過度頓感的兒童則需增加觸覺的按摩方法)

6、吸吮、吞咽及咀嚼能力訓練(是口語表達過程的基礎活動,不但能減輕流口水的情形還能改善構音器官的功能和協調性,甚至嗓音也可改善)

7、瞭解現階段語言治療的重點(提升溝通能力,達到適切的溝通互動,而非用一般人口語清晰度的標準要求,不要過度專注於構音矯治,否則只會增加兒童肌張力緊張度,而無助於療效)

8、父母參與訓練的重要性(許多治療不能只靠兒童本身,更依賴于家長的扶持于鼓勵,家長可將訓練融入生活中)

腦癱造成的語言障礙危害一生。專家教授們經過不懈努力,這些年來對於腦癱所導致的語言障礙的矯正和康復有一套獨特方法,而且效果顯著。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能和常人一樣交流,父母們便需要儘早的選擇專業的語言矯正治療中心,來為孩子的明天爭取一分希望。

不要過度專注於構音矯治,否則只會增加兒童肌張力緊張度,而無助於療效)

8、父母參與訓練的重要性(許多治療不能只靠兒童本身,更依賴于家長的扶持于鼓勵,家長可將訓練融入生活中)

腦癱造成的語言障礙危害一生。專家教授們經過不懈努力,這些年來對於腦癱所導致的語言障礙的矯正和康復有一套獨特方法,而且效果顯著。想要讓自己的孩子能和常人一樣交流,父母們便需要儘早的選擇專業的語言矯正治療中心,來為孩子的明天爭取一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