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移墳次數最多的皇帝

中國的皇帝陵有講究,一定要選址在“負陰抱陽”,“藏風得水”的風水寶地。而且陵址一旦選定,就不能輕易挪窩。

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歷史上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就曾經改葬三次。從遙遠的北方一路南下,直到北京的大房山。

1123年8月,就在“完顏阿骨打”即將滅遼之時,卻突然得了急病,病逝在今天的黑龍江省阿城市區南2公里處。可能因為當時的金國還未達到鼎盛原因,區域有限,再加上蠻氣沒脫,對風水寶地這概念也沒啥意識,

就把老頭就地埋葬。陵上建有寧神殿,人稱太祖廟。史稱“睿陵”

1135年2月,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去世,生前,“金太宗”要求把自己與太祖“完顏阿骨打”合葬在“胡凱山”,就這樣又把“完顏阿骨打”挖出來與“完顏吳乞買”合葬,人稱“睿二陵”史稱“合陵”。

史書記載這座“胡凱山”後來因金國開始對風水有所講究,

便把“胡凱山”堪成風水寶地”定為“龍脈”。但胡凱山究竟在哪?史書沒有記載。這史官一偷懶,後人就撞了牆!

最近,隨著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公佈,名單中出現個“金代早期皇陵區”,根據史料對皇陵區的描述,考古專家認為:這個“金代早期陵區”很可能就是“失蹤”的“胡凱山”,就這樣,胡凱山又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這座“金代早期皇陵區”位於黑龍江省 .阿城區 .松峰山鎮 .山清屯 .西北1.5公里“老母豬頂子山”南坡。1961年被發現。

經過考古,這座山葬的是;宋朝名將“岳飛”長期與之征戰出了名的金國名將“金兀術”,“完顏阿骨打”是他的父親。至此“完顏阿骨打”在這裡又與兒子“金兀術”兒子“完顏吳乞買”長眠了20年。

因當時金國人稱“金兀術”為“老兀術”後人們便把此語諧音成“老母豬頂子”。

據史料記載,完顏阿骨打在“胡凱山”剛剛安息了20年,1155年就又被子孫們挖出來,改葬在如今北京大房山。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