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哈爾濱有一條天天走的安樂街,但你卻不知道它的前生過往!

1959年的安樂街與和平路交口處

今日三大動力路,是哈爾濱二環路上的主要路段,

馳名中外的三大動力工廠雄踞路北。登高遠眺三大動力路,但見車輛川流不息,一座座立交橋淩空飛跨,一幢幢高樓鱗次櫛比,盡顯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派。然而60多年前,這裡僅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鄉間土路,那時的街名叫安樂街。

據史料載,上世紀初的安樂街,是一條由顧鄉屯通往阿城的鄉間土路,路邊只有幾戶人家。時至1932年,這裡絕大部分地區仍是荒原,

僅有兩處地方有從河北、山東等地逃荒而來的農民。上世紀四十年代後,位於現三大動力路中段路北的村落叫“安樂村”,村四周建有土牆,設有4門,南北門有木制結構門樓,正面橫額書“安樂村”3個字。村內有五六十戶人家,有日軍建造的別墅、撲犬房、宰牛棚、倉庫等;俄國人建造的奶牛棚;還有一座中國人經營的東裕油坊。1937年,由偽市公署工務處組織施工,將這條鄉間土路改成了砂石路。

1951年哈爾濱電機廠在安樂街破土動工

安樂街巨變始於1951年,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中的哈爾濱電機、鍋爐廠、汽輪機廠相繼在這裡落戶。1951年6月6日,哈爾濱電機廠在安樂街破土動工,時任松江省省長的馮仲雲挖第一鍬土,哈爾濱市市長饒斌參加了動工儀式。

1954年6月和1956年5月,哈爾濱鍋爐廠、哈爾濱汽輪機廠開工建設,昔日的荒原出現了一派生機。因這三家大工廠皆製造電站動力設備,故有“動力之鄉”之美譽。

為適應工廠需要,1954年9月,由市土木工程公司施工,安樂街鋪設了哈爾濱歷史上的第一條混凝土路面。當時,寬闊的路面中間是樹木形成的隔離帶,人行道兩旁綠樹成蔭,三大動力廠製造的電站設備,披紅戴花,

由此運往祖國各地(部分設備經鐵路運輸)。1953年,由教堂街(現革新街)始發的10路公共汽車率先開往這裡;1958年12月31日,安樂街頭出現了哈爾濱歷史上的第一輛無軌電車。始發站是省人委(現省政府),經亞麻廠等6站,終點是汽輪機廠,全長6.14公里。1956年,位於安樂街西端南側的動力副食品商店落成;1958年3月15日,位於安樂街西端北側的和平百貨商店竣工營業,營業面積2272平方米,琳琅滿目的商品可以跟當時的秋林公司媲美。

1962年9月16日周恩來總理視察哈爾濱電機廠

當時的安樂街,國內聞名,北側是工廠區,晝夜機聲轟鳴;南側是生活區,職工住宅樓鱗次櫛比。生活區內的家庭,幾乎都是雙職工,多數夫妻同在一個車間,孩子都入託,人們都在為工作而忙碌。每天工作時間內,街上行人稀少,商店裡顧客寥寥無幾。然而,當早晚上下班時,街頭會出現上萬名身穿藍色工裝的工人,浩浩蕩蕩,場面蔚為壯觀。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曾將此景拍攝成紀錄片,多次在國內外放映,成為新中國工業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今日哈爾濱鍋爐廠

安樂街曾留下老一代党和國家領導人的光輝足跡。從1953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陳雲、彭德懷、賀龍等党和國家領導先後到三大動力廠視察,對工廠的發展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1963年6月18日,周總理陪同朝鮮外賓、1965年10月12日,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到三大動力廠參觀時的盛況,令人難以忘懷。安樂街上彩旗飄飄,歌如潮,花如海;三大動力廠門前,張燈結綵,職工們載歌載舞,一片歡騰。隆重的歡迎場面,受到貴賓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1966年,安樂街改稱大慶路。1987年5月15日至9月10日,大慶路實施改建,清除了道路中間的樹木隔離帶,拓寬了路面。2004年,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形勢下,大慶路被命名為三大動力路。昔日的安樂街,見證了三大動力廠過去的輝煌,見證了哈爾濱重工業的騰飛,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

今日三大動力路

本文壓題照,是朱俊峰1959年國慶日前夕,在安樂街與和平路交口處攔停了一輛解放牌大貨車,站在汽車大廂上拍攝的,當時25歲。

主要參考資料:《動力區志》、《哈爾濱市志》(市政、公交篇)、《哈爾濱電機廠志》、《哈爾濱鍋爐廠志》等資料

每天工作時間內,街上行人稀少,商店裡顧客寥寥無幾。然而,當早晚上下班時,街頭會出現上萬名身穿藍色工裝的工人,浩浩蕩蕩,場面蔚為壯觀。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曾將此景拍攝成紀錄片,多次在國內外放映,成為新中國工業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今日哈爾濱鍋爐廠

安樂街曾留下老一代党和國家領導人的光輝足跡。從1953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陳雲、彭德懷、賀龍等党和國家領導先後到三大動力廠視察,對工廠的發展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1963年6月18日,周總理陪同朝鮮外賓、1965年10月12日,國家主席劉少奇陪同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到三大動力廠參觀時的盛況,令人難以忘懷。安樂街上彩旗飄飄,歌如潮,花如海;三大動力廠門前,張燈結綵,職工們載歌載舞,一片歡騰。隆重的歡迎場面,受到貴賓和國家領導人的稱讚。

1966年,安樂街改稱大慶路。1987年5月15日至9月10日,大慶路實施改建,清除了道路中間的樹木隔離帶,拓寬了路面。2004年,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形勢下,大慶路被命名為三大動力路。昔日的安樂街,見證了三大動力廠過去的輝煌,見證了哈爾濱重工業的騰飛,給人們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

今日三大動力路

本文壓題照,是朱俊峰1959年國慶日前夕,在安樂街與和平路交口處攔停了一輛解放牌大貨車,站在汽車大廂上拍攝的,當時25歲。

主要參考資料:《動力區志》、《哈爾濱市志》(市政、公交篇)、《哈爾濱電機廠志》、《哈爾濱鍋爐廠志》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