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海拔地區羊肚菌人工仿生栽培規模化種植喜獲成功

近日,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峽門鎮人工栽培的0.4公頃羊肚菌種植喜獲成功,

並通過專家現場驗收。創造了羊肚菌在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嚴寒地域人工仿生栽培種植的奇跡。

近年來,我省林業部門依託林區自然優勢,在瑪可河林區先行試點開展羊肚菌人工仿生栽培,並取得了省級科技成果,解決了我省菌種培養、人工栽培技術。為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人工規模化栽培, 2016年,瑪可河林業局結合羊肚菌仿生種植基地建設,

開展高寒地區羊肚菌人工仿生種植繁育,選定我省湟源縣高寒腦山地區、民和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林原地、班瑪縣等不同區域立地條件開展人工種植產量測定及區域試驗。通過一年的試驗,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術進行了進一步的總結熟化,掌握了菌種培養、播種、溫濕度調控等關鍵技術,預計溫室人工栽培產量可達每0.06667公頃為100-150公斤,為實現規模化人工栽培提供了技術支撐。

羊肚菌是一種珍稀名貴的食用菌,屬於“菌中之王”,營養極為豐富,目前羊肚菌主要靠野生,產量很少,採集困難。因此,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開發羊肚菌林地規模化種植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收入高,適合林區發展的專案,是帶動林區老百姓脫貧致富、調整林區產業結構、發展區域經濟的優勢專案,前景廣闊。(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