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漢代三傑在陝西城固

陝西省城固縣歷史悠久,西元前312年置縣,距今約兩千餘年;城固人文豐富,縣境內古跡甚多,其中尤以漢代博望侯張騫、太尉李固和輔德王紀信之墓名氣最大。

習總書記推崇的張騫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他說:“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訪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闢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我的家鄉中國陝西省,就位於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站在這裡,回顧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嫋嫋孤煙。這一切,讓我感到十分的親切”。

張騫,城固縣人,其墓地在縣城西博望鎮,占地24畝。現存18株古柏,兩隻漢代石虎。墓區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佈。建東西配殿,獻殿內置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和“鑿空圖”。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簷斗拱,再現了兩漢宮闕的建築特色。

張騫墓座北朝南成覆鬥形。四周古柏參天,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墓周砌以石基,防水浸蝕。墓前豎有石碑和漢代石雕。石碑上刻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是清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所立。

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對張騫墓進行了初步發掘,出土刻有漢隸"博望造銘"封泥及灰陶片、瓦罐、漢五銖錢等文物,加之墓前碑石、漢代石雕等文物,確認為漢博望侯張騫之墓。

1956年張騫墓被列為陝西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在卡達杜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張騫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漢書》記載,從漢高祖劉邦立朝建國,經歷文景之治,到漢武帝即位,漢朝70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空前壯大。漢武帝建元元年(西元前140),武帝劉徹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

張騫應募任使者。建元二年(西元前138年),26歲的張騫奉漢武帝命出使大月氏。這是一次極為艱苦的行軍,沿途匈奴把守,戒備森嚴;戈壁飛沙走石,熱浪滾滾;蔥嶺冰雪皚皚,寒風刺骨。荒漠人煙稀少,水源奇缺。張騫一行,風餐露宿,備嘗艱辛。乾糧吃盡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殺禽獸聊以充饑。不少隨從或因饑渴倒斃途中,或葬身荒漠冰窟。元朔三年(西元前126年),方歸漢,在西域生活達十三年之久。
元朔六年(西元前123)二月和四月,大將軍衛青,兩次出兵進攻匈奴。漢武帝命張騫以校尉,從大將軍出擊漠北。張騫發揮他熟悉匈奴軍隊特點,具有沙漠行軍經驗和豐富地理知識的優勢,為漢朝軍隊作嚮導,指點行軍路線和紮營佈陣的方案。由於他“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保證了戰爭的勝利。張騫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認為,“博望”是“取其能廣博瞻望。”這是漢武帝對張騫博聞多見,才廣識遠的恰當肯定。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張騫病逝于長安,歸葬故里。

是張騫開鑿了絲綢之路,自此西域諸國與漢正常交往,中華物產流入亞歐。被張騫帶到西域的中國絲綢,源源不斷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寶黃金,也沿著這條閃爍著絲綢光芒的道路,湧進西漢都城長安。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張騫從長安出發的時候,整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還相互隔絕,就在張騫到達中亞各國1100多年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雙腳,才踏上中國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險家哥倫布開往東方的船隊,在張騫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後,才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揚帆啟程。

絲綢之路,一條由開拓者張騫走在最前面的萬里通途,把古老中國和遙遠的西方世界,從此連在了一起。作為經濟全球化的早期版本,這條貿易通道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商貿大動脈。歲月變遷,古絲綢之路再度活躍。由絲綢之路連接的歐亞遼闊區域,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由張騫開拓的絲綢之路將煥發勃勃生機,再度輝煌。

毛主席多次讚譽的李固

毛主席在生前的講話和書信中,曾多次提到漢代忠臣李固。

毛主席在讀到《後漢書》的《黃瓊傳》和《李固傳》時,曾多次批註評點,並在政治局會議上多次引用李固語:“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段極富哲理的語言,曾被毛澤東同志引用來告誡幹部應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

李固,城固縣人。曾在東漢時任三朝(順帝、沖帝、質帝)太尉,博學多才、能言善變,不畏權貴、敢於抗爭,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譽。李固出身宦門,卻不以富貴驕人。“《後漢書》稱李固“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書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自東漢和、安二帝之後,外戚當權,宦官干政,朝政腐敗。李固剛毅不阿,與外戚和權臣梁冀針鋒相對,從不讓步。建和元年,順帝死後,沖帝即位不到半年即夭亡。李固主張立年長的清河王劉蒜為帝,梁冀堅持立年僅8歲的樂安王子劉纘為質帝。不久質帝為梁冀毒殺,李固與司徒胡廣、司空趙戒再次議立劉蒜為帝,而梁冀密謀立蠡吾侯劉志為帝,公卿不敢違抗,唯李固堅持本議。李固對梁冀說:“立帝應擇年長而有德,願鑒周、霍之立文、宣,戒鄧、閻之利幼弱”,揭露了梁冀立幼專權的陰謀。梁冀大怒,竟武斷地立了他十五歲的妹夫蠡吾侯劉志為君,是為桓帝,並挾帝收固,誣以他罪,李固被誣與劉文、劉鮪同謀罪而下獄。李固的下獄,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震動。梁太后害怕事情鬧大了,不得不將李固放出來。李固出獄,京師全城的人們歡喜若狂,街頭巷尾皆呼萬歲。李固如此得人心,使梁冀、梁太后大為震驚。於是梁冀又上奏梁太后,再一次指出李固與劉文、劉鮪合謀確有其事。就這樣,李固含冤被處死,享年五十四歲。

李固冤死,梁冀命暴屍通衢,令:有敢哭臨者加其罪。固弟子南陽董班聞訊,星夜趕赴首都洛陽,守屍哭泣,旬日不去,太后嘉其義烈,特許董班扶喪還葬南鄭故里。

李固墓地處城固縣柳林鎮李固廟村。其墓在村北的一個高坡上。墓前有南宋乾道六年(西元1170)城固縣令閻蒼舒立的石碑,上書:“漢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另一碑上刻隸書“漢太尉李公固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墓前還有漢代石獅一尊,體態雄健,但已剝蝕。墓頂右後側有大藥樹一株,周圍有柏樹多株。墓前約30米處,原有李固廟,現僅剩殘垣。李固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紀念李固,是因為李固為後人樹立起了一座令人仰慕的豐碑。他體現了一種剛直不阿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了一種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一種以關心民眾疾苦為首位的為官之道。

被劉邦敕封為城隍神的紀信

城固縣柳林鎮有座紀信墓。據說劉邦稱帝后,為表彰紀信代他而死的功勞,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敕令在這裡修建了衣冠塚和紀信祠。因紀信被封為輔德王,故當地人呼為王墳。紀信墓前有碑一通,上刻“漢紀將軍墓”,為清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陝西提學使金城史彪所立。墓南約30米處,有奉祀紀信的“漢輔德王墓廟”,原有三道山門,俱有木刻對聯。現僅存大殿,殿門兩側對聯為:“捐軀滎陽萬丈烈火沖霄,遺蛻柳林一抔黃土藏忠”。 千百年來,城固紀信廟屢遭兵燹、火災,後經多次營建修葺,基本保留了歷史原貌。據考證,目前國內有紀信墓多處,如北京房山、河南鄭州、甘肅天水、河北饒陽等,但只有城固縣柳林鎮最早,據說漢代即有。因傳說紀信死後為城隍神,當地人亦稱紀信墓廟為城隍廟。每年農曆正月十七,柳林鎮都要舉辦廟會,紀念這位忠勇雙全的英雄,由此可見紀信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

紀信,生年不詳,出生地不詳,卒於西元前204年。秦末群雄紛起,紀信隨沛公劉邦起兵,因作戰驍勇,初升為部曲長,後被加封為將軍。史上有“西漢一人”、“功蓋三傑”之譽。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兩次提到紀信:一次是霸下鴻門宴上為劉邦保駕,一次是滎陽替漢王劉邦詐降受難。

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十二月,項羽設鴻門宴,邀漢王。在鴻門宴上,沛公于危急之時起身入廁,紀信同樊噲、夏侯嬰、靳強等遂護送其安全返回霸上,後隨劉邦到了漢中。

漢高祖三年(西元前204)夏四月,劉邦被項羽圍困于河南滎陽城中,漢王請和,項羽不允,範增又力勸項羽不要再失良機殺掉劉邦。五月,滎陽城內糧草殆盡。將軍紀信獻計說:“事已至此,臣請戴王冠,穿王服,乘王車,從東門出,假王而詐降楚軍,大王則微服走西門。是臣一人死,三軍可全,漢室可興矣!”劉邦從其計。

紀信頭戴王冠,身著王服,裝扮成劉邦模樣,乘坐王車駛出東門,直赴楚營。而劉邦卻率數十騎從西門逃走。紀信車到,當項羽見到車裡坐的不是劉邦時,惱羞成怒,命軍士將紀信投入油鼎活活燒死。紀信因“滎陽誤楚,身殉漢皇”,博得“漢代孤忠”的美名。司馬遷給予紀信很高的評價:當滎陽圍急之時。紀信不忍漢王束手就擒。願殺身代之,仁也。知楚人之無識,乃易服誑之,智也。乘漢王車。坦然以赴死,勇也。一舉而三達德兼全。豈僅忠而已哉。

漢高祖念紀信有開漢之功,在其治所立“忠佑廟”。漢高祖在誥詞裡說:“以忠殉國。代君任患。實開漢業”。自漢以後,歷代對紀信均加追贈。宋封“忠佑安漢公”,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

當地人口口相傳,紀信死後被劉邦封為城隍神的故事。城隍是民間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寄託了人們對懲惡佑善、公平正義、幸福平安的祈盼,多由名臣豪傑充當。據說劉邦開漢業,建都長安。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代死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今天,朕封他為城隍,在漢中建廟塑像,永遠享用香火。”後來漢文景二帝還下令全國各縣普建城隍廟,故“城隍老爺”實為紀信塑像。

”這是漢武帝對張騫博聞多見,才廣識遠的恰當肯定。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張騫病逝于長安,歸葬故里。

是張騫開鑿了絲綢之路,自此西域諸國與漢正常交往,中華物產流入亞歐。被張騫帶到西域的中國絲綢,源源不斷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寶黃金,也沿著這條閃爍著絲綢光芒的道路,湧進西漢都城長安。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逐漸在中原栽培。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張騫從長安出發的時候,整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還相互隔絕,就在張騫到達中亞各國1100多年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雙腳,才踏上中國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險家哥倫布開往東方的船隊,在張騫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後,才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揚帆啟程。

絲綢之路,一條由開拓者張騫走在最前面的萬里通途,把古老中國和遙遠的西方世界,從此連在了一起。作為經濟全球化的早期版本,這條貿易通道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商貿大動脈。歲月變遷,古絲綢之路再度活躍。由絲綢之路連接的歐亞遼闊區域,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由張騫開拓的絲綢之路將煥發勃勃生機,再度輝煌。

毛主席多次讚譽的李固

毛主席在生前的講話和書信中,曾多次提到漢代忠臣李固。

毛主席在讀到《後漢書》的《黃瓊傳》和《李固傳》時,曾多次批註評點,並在政治局會議上多次引用李固語:“嶢嶢者易折,皎皎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段極富哲理的語言,曾被毛澤東同志引用來告誡幹部應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

李固,城固縣人。曾在東漢時任三朝(順帝、沖帝、質帝)太尉,博學多才、能言善變,不畏權貴、敢於抗爭,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譽。李固出身宦門,卻不以富貴驕人。“《後漢書》稱李固“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書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自東漢和、安二帝之後,外戚當權,宦官干政,朝政腐敗。李固剛毅不阿,與外戚和權臣梁冀針鋒相對,從不讓步。建和元年,順帝死後,沖帝即位不到半年即夭亡。李固主張立年長的清河王劉蒜為帝,梁冀堅持立年僅8歲的樂安王子劉纘為質帝。不久質帝為梁冀毒殺,李固與司徒胡廣、司空趙戒再次議立劉蒜為帝,而梁冀密謀立蠡吾侯劉志為帝,公卿不敢違抗,唯李固堅持本議。李固對梁冀說:“立帝應擇年長而有德,願鑒周、霍之立文、宣,戒鄧、閻之利幼弱”,揭露了梁冀立幼專權的陰謀。梁冀大怒,竟武斷地立了他十五歲的妹夫蠡吾侯劉志為君,是為桓帝,並挾帝收固,誣以他罪,李固被誣與劉文、劉鮪同謀罪而下獄。李固的下獄,引起了社會上的極大震動。梁太后害怕事情鬧大了,不得不將李固放出來。李固出獄,京師全城的人們歡喜若狂,街頭巷尾皆呼萬歲。李固如此得人心,使梁冀、梁太后大為震驚。於是梁冀又上奏梁太后,再一次指出李固與劉文、劉鮪合謀確有其事。就這樣,李固含冤被處死,享年五十四歲。

李固冤死,梁冀命暴屍通衢,令:有敢哭臨者加其罪。固弟子南陽董班聞訊,星夜趕赴首都洛陽,守屍哭泣,旬日不去,太后嘉其義烈,特許董班扶喪還葬南鄭故里。

李固墓地處城固縣柳林鎮李固廟村。其墓在村北的一個高坡上。墓前有南宋乾道六年(西元1170)城固縣令閻蒼舒立的石碑,上書:“漢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另一碑上刻隸書“漢太尉李公固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墓前還有漢代石獅一尊,體態雄健,但已剝蝕。墓頂右後側有大藥樹一株,周圍有柏樹多株。墓前約30米處,原有李固廟,現僅剩殘垣。李固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紀念李固,是因為李固為後人樹立起了一座令人仰慕的豐碑。他體現了一種剛直不阿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了一種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一種以關心民眾疾苦為首位的為官之道。

被劉邦敕封為城隍神的紀信

城固縣柳林鎮有座紀信墓。據說劉邦稱帝后,為表彰紀信代他而死的功勞,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敕令在這裡修建了衣冠塚和紀信祠。因紀信被封為輔德王,故當地人呼為王墳。紀信墓前有碑一通,上刻“漢紀將軍墓”,為清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陝西提學使金城史彪所立。墓南約30米處,有奉祀紀信的“漢輔德王墓廟”,原有三道山門,俱有木刻對聯。現僅存大殿,殿門兩側對聯為:“捐軀滎陽萬丈烈火沖霄,遺蛻柳林一抔黃土藏忠”。 千百年來,城固紀信廟屢遭兵燹、火災,後經多次營建修葺,基本保留了歷史原貌。據考證,目前國內有紀信墓多處,如北京房山、河南鄭州、甘肅天水、河北饒陽等,但只有城固縣柳林鎮最早,據說漢代即有。因傳說紀信死後為城隍神,當地人亦稱紀信墓廟為城隍廟。每年農曆正月十七,柳林鎮都要舉辦廟會,紀念這位忠勇雙全的英雄,由此可見紀信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

紀信,生年不詳,出生地不詳,卒於西元前204年。秦末群雄紛起,紀信隨沛公劉邦起兵,因作戰驍勇,初升為部曲長,後被加封為將軍。史上有“西漢一人”、“功蓋三傑”之譽。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曾兩次提到紀信:一次是霸下鴻門宴上為劉邦保駕,一次是滎陽替漢王劉邦詐降受難。

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十二月,項羽設鴻門宴,邀漢王。在鴻門宴上,沛公于危急之時起身入廁,紀信同樊噲、夏侯嬰、靳強等遂護送其安全返回霸上,後隨劉邦到了漢中。

漢高祖三年(西元前204)夏四月,劉邦被項羽圍困于河南滎陽城中,漢王請和,項羽不允,範增又力勸項羽不要再失良機殺掉劉邦。五月,滎陽城內糧草殆盡。將軍紀信獻計說:“事已至此,臣請戴王冠,穿王服,乘王車,從東門出,假王而詐降楚軍,大王則微服走西門。是臣一人死,三軍可全,漢室可興矣!”劉邦從其計。

紀信頭戴王冠,身著王服,裝扮成劉邦模樣,乘坐王車駛出東門,直赴楚營。而劉邦卻率數十騎從西門逃走。紀信車到,當項羽見到車裡坐的不是劉邦時,惱羞成怒,命軍士將紀信投入油鼎活活燒死。紀信因“滎陽誤楚,身殉漢皇”,博得“漢代孤忠”的美名。司馬遷給予紀信很高的評價:當滎陽圍急之時。紀信不忍漢王束手就擒。願殺身代之,仁也。知楚人之無識,乃易服誑之,智也。乘漢王車。坦然以赴死,勇也。一舉而三達德兼全。豈僅忠而已哉。

漢高祖念紀信有開漢之功,在其治所立“忠佑廟”。漢高祖在誥詞裡說:“以忠殉國。代君任患。實開漢業”。自漢以後,歷代對紀信均加追贈。宋封“忠佑安漢公”,元封“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封“忠烈侯”。

當地人口口相傳,紀信死後被劉邦封為城隍神的故事。城隍是民間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寄託了人們對懲惡佑善、公平正義、幸福平安的祈盼,多由名臣豪傑充當。據說劉邦開漢業,建都長安。在慶功會上想起了紀信代死的功勞,就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今天,朕封他為城隍,在漢中建廟塑像,永遠享用香火。”後來漢文景二帝還下令全國各縣普建城隍廟,故“城隍老爺”實為紀信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