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京奧運漸近,中國女排正在完美複製裡約模式

中國體育報記者 蘇 暢

國青女排贏了!在東京奧運週期的開局之年,一個世青賽冠軍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女子排球長盛不衰的希望所在,也提振了中國排球的士氣。不過世青賽冠軍的取得絕非偶然,

國家體育總局排管中心近年來在後備梯隊建設工作中的常抓不懈,讓中國排球厚積薄發、後繼有人。

主教練沈芒(中)與隊員擊掌相慶。(中國體育圖片 王憲民 攝)

在24日剛剛結束的女排世青賽上,國青女排乾淨俐落地完勝世界勁旅俄羅斯女排獲得冠軍,

而國青女排獲得上一個世青賽冠軍就是在四年之前。在裡約奧運週期,國青、國少和國奧女排三個年齡段的女排後備隊伍連奪三項世界冠軍,三支隊伍中湧現出的朱婷、張常甯、袁心玥等年輕選手在隨後的裡約奧運會上成為中國女排奪冠的骨幹力量,也在東京奧運週期成為新一屆中國女排追求再創輝煌的核心。四年之後,又一支國青女排順利捧起世青賽冠軍獎盃,
我們同樣期待楊涵玉、吳晗、蔡曉晴等新生代球員能夠在東京奧運週期乃至更長遠的未來幫助中國女子排球長盛不衰。

中國隊吳晗(中國體育圖片 王憲民 攝)

成功不是偶然的。目前中國女子排球總共有四支國字型大小球隊在進行“四線作戰”。

例如,中國女排正在征戰世界女排大獎賽;國家女排二隊即將在郴州集結,備戰今年的女排亞錦賽;國少女排也將在下月集中,為女排世少賽做最後的衝刺。載譽歸來的國青女排成為了四支隊伍中最早也最好地完成任務的一支。2017年是全運會年,各地方省市隊既要完成自身備戰全運會的任務,也要向各支國家隊輸送優秀人才。如果沒有各省市排球主管部門、教練員“全國上下一盤棋”的胸懷和支持,
四支隊伍、四線作戰是不可能實現的,國青女排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隊楊涵玉(中)(中國體育圖片 王憲民 攝)

總局排管中心在青少年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方面體現出很強的連續性。

在“大國家隊”理念下,中國女排各級梯隊新人蓬勃湧現,她們絕大多數參與過總局排管中心在漳州等地舉辦的“希望之星”訓練營等活動,從中得到鍛煉、成長。今年上半年全國青少年女排“希望之星”集訓在漳州體育訓練基地舉辦期間,30名年輕女排隊員以高昂的精神狀態投入每堂訓練課。教練組在徐建德組長的帶領下,周密制定每堂課訓練計畫,在訓練過程中,教練組分工協作,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對每個隊員的每個基本技術的要求一絲不苟。

與此同時,總局排管中心還通過政策和競賽杠杆做好後備人才培養工作。例如,今年即將掛牌成立的中國排球學院未來將承擔起更多青少年後備人才和教練員後備人才的相關培訓工作。中國排協也向全國排球工作者展開調研,以探討是否能夠通過改革未來全運會競賽辦法,在推動聯賽職業化改革的同時加大青少年後備人才的培養工作力度。

從2013年的世青賽冠軍到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冠軍,朱婷只用了四年時間。那麼新晉世青賽冠軍的中國小將們距離登上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領獎臺,還要多久呢?

教練組分工協作,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對每個隊員的每個基本技術的要求一絲不苟。

與此同時,總局排管中心還通過政策和競賽杠杆做好後備人才培養工作。例如,今年即將掛牌成立的中國排球學院未來將承擔起更多青少年後備人才和教練員後備人才的相關培訓工作。中國排協也向全國排球工作者展開調研,以探討是否能夠通過改革未來全運會競賽辦法,在推動聯賽職業化改革的同時加大青少年後備人才的培養工作力度。

從2013年的世青賽冠軍到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冠軍,朱婷只用了四年時間。那麼新晉世青賽冠軍的中國小將們距離登上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領獎臺,還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