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銀翼殺手2049》VR體驗:從車下來 你會不會吐高司令一身

從此高司令的迷妹們都換科幻頻道了

當文藝男神高司令(瑞恩高斯林)轉型成為“銀翼殺手”,

意味著科幻小說已然成為了娛樂世界的麥加。尤其是好萊塢大廠,這些年基本就靠漫畫英雄和極客來拯救和打拼天下了。這就是為什麼正在聖地牙哥舉行的Comic-Con2017(世界動漫大會)上,《銀翼殺手2049》的製片方華納,為這部即將上映的科幻大片設計和搭建的“沉浸式體驗影院”,被現場媒體和廣大粉絲刷屏的原因。

原本是一部票房不佳的邪典電影

30多年前“上一代銀翼殺手”哈里森福特

要說《銀翼殺手》,必須提雷德利·斯科特。今年的科幻大片《異形:契約》已經讓現在的觀眾,以為老斯科特早已成為主流商業大片的票房大神。但實際上,30多年前(1982)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其實是一部引領了黑色科幻的邪典電影。

發行後一年雖然獲了個“雨果獎”,依然修飾不了上映時北美票房的慘澹。在那個年代,斯科特擅長營造的強大科幻“視效”甚至成為部分影評中的一大“硬傷”。

雷德利·斯科特這照片太暴露導演個性了

直到十年後,這部技術和概念超前的科幻電影才逐漸成為電影人眼中的經典,

在7個不同的放映版本中,導演剪輯版在1992年發行了DVD版本,可惜畫質和音效都很糟糕。直到2007年,為了紀念這部影片25周年,華納才正式發佈了最終剪輯版。而因為《異形》系列、《黑鷹墜落》、《角鬥士》、《火星救援》等經典,早已載譽無數的老斯科特自己卻說,《銀翼殺手》“或許”才是他“最完整、最個人”的電影。

30年後的華納用虛擬實境複刻了30年以後

這句話看上去很拗口,其實很容易理解:斯科特版的《銀翼殺手》講述的是2019年的故事,也即我們當下的年代。當然現在我們可以刷個友圈開玩笑說,別鬧,Nexus 6型人造人和雲霄飛車Spinner都在哪兒呢?所以在續集《銀翼殺手2049》中,華納把時間又往後延續了30年。

在Gear VR上的這個體驗,

重點在打造影片中虛擬的交通工具迴旋車Spinner上。因為整個2分多鐘的體驗都是在這部上天入地的雲霄飛車上。觀眾以銀翼殺手第一人稱視角,進入這輛已經開啟車門,正準備啟動的飛車。CG效果還是很精細的,前面的面板和車內的細節裝飾,都非常有斯科特反烏托邦電影的那種特質:陳舊粗糲、重金屬和蒸汽朋克。

一開始這輛車還比較平穩,升空後在一個很有“攻殼機動隊”電影背景的未來城市:空中懸浮著巨大的虛擬3D廣告,霓虹燈交織出日文、中文夾雜的文化背景。可口可樂的瓶子依然醒目(讓人好奇這電影有可口可樂贊助嘛?)。

看夠了街景,突然車內的面板發出人機對話指令,同時一輛人造人的Spinner出現在視野中,視線追蹤定位系統鎖定目標。隨著視線不斷調整、聚焦在你正追蹤的Spinner上,你會發現你的飛車跟隨追蹤目標,也在上天入地翻轉俯衝,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我覺得這會兒肯定有不少人開始想吐了。

視野中所有的Spinner都開始捲入一場混戰,各種鐳射亂掃,爆炸和撲面而來的金屬碎片其實不太嚇人。比較令人擔心的是過山車一樣的翻滾盤旋和最後的俯衝。一定得堅持到最後把人造人的車擊落,然後一個俯衝降落在街面上,與已經墜落的逃犯的車來一個正面大碰撞。

能堅持到這會兒的人會吐高司令一身。

VR過山車只是“沉浸故事”中的一個部分

在Comic-Con現場的體驗,放映的是同樣使用Gear VR的版本,除了加上動感座椅,配合過山車的身體感應之外。與普通的VR影院最大的不同,是華納設計和打造了一個類似“Sleep No More”般的沉浸式劇場。

現場和體驗是華納與Oculus和Turtle Rock聯手打造的,40個人用7天時間設計和搭建了所有場景。

蒸汽、廢水滴落在生銹的廢鋼爛鐵上、陰暗的未來城市背景……整個複刻了我們前面提及的、斯科特反烏托邦電影的那種末日感氛圍。工作人員扮演成片中的角色(據說高司令等主演也將出現在現場),用片中的經典對白跟觀眾互動。甚至會用片中的道具“人性測試機(The Voight-Kampff machine)”來讓觀眾接受掃描和問答,判斷你是不是人造人。以及擺在現場的諸多道具,包括物理意義上的Spinner車模式,都會給人進入斯科特視效場景的感覺。

現場真實的迴旋車道具

雖然現場用於配合視覺節奏的D-Box座椅,並不會像實際體驗中的迴旋車一樣大幅度旋轉翻飛、急速上下俯衝。但這個複刻故事的沉浸式場景,從觀眾進門的瞬間已經讓人進入了影片,在接下來的動感座椅上只是體驗了其中最刺激的一個片段。

這種新型的娛樂模式,很難定義成一個單純的VR體驗,也不僅僅是模仿“Sleep No More”那樣的沉浸劇場。它是兩者的簡單混搭。但從現場反應看,效果出奇的好。

好萊塢的未來是沉浸式娛樂

每一部電影都會製作VR體驗,目前似乎已經是好萊塢約定俗成的慣例。現在看,用於影片市場推廣的預告片或者只是這些VR體驗的一部分功能。隨著好萊塢眾多IP在大銀幕之外更多方式的變現嘗試,打造從大型主題樂園,到沉浸式電影體驗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娛樂方式,才是資源和腦洞齊備的好萊塢的長項。

很難說以後類似華納在Comic-Con2017現場設計和搭建的這個“銀翼殺手2049沉浸劇院”,會不會成為未來真正VR影院的雛形:人們進入一個熟悉的電影,以不妨礙故事發展線索的角色體驗其中一段互動。現場甚至可以植入片中所有的商業元素——誰都願意喝一杯哈利波特魔法酒吧中的“黃油啤酒”?或者買走一個星戰機器人……這樣的廣告比任何螢幕上的都更接近消費市場。

目前的線下影院從IMAX VR到MK2,初始化模式似乎還是建立在一個頗為傳統的基礎上。集中在戴上頭盔後的體驗過程。按照華納這個7天內搭建完成的沉浸體驗環境,線下影院完全可以與製片商合作,根據不同的影片搭建不同的“劇場”。

什麼時候,當人們走進這樣一個影院,有人沖你喊一句:“瑞秋活不久真挺可惜,可是誰又能長命百歲呢?”或許你刹那間就開始懷疑其實斯科特電影預言的30年後的今天,已經有人造人默默隱匿在我們的朋友圈,你還能笑著刷圈嗎?

相關閱讀:

進入後現代賽博世界 《銀翼殺手2049》推VR體驗

迪士尼曝光星戰主題樂園“銀河之刃” :1000美元駕馭千年隼進入全沉浸虛擬世界

迪士尼阿凡達主題公園開張:如何打造沉浸娛樂新地標

一開始這輛車還比較平穩,升空後在一個很有“攻殼機動隊”電影背景的未來城市:空中懸浮著巨大的虛擬3D廣告,霓虹燈交織出日文、中文夾雜的文化背景。可口可樂的瓶子依然醒目(讓人好奇這電影有可口可樂贊助嘛?)。

看夠了街景,突然車內的面板發出人機對話指令,同時一輛人造人的Spinner出現在視野中,視線追蹤定位系統鎖定目標。隨著視線不斷調整、聚焦在你正追蹤的Spinner上,你會發現你的飛車跟隨追蹤目標,也在上天入地翻轉俯衝,就跟坐過山車一樣。我覺得這會兒肯定有不少人開始想吐了。

視野中所有的Spinner都開始捲入一場混戰,各種鐳射亂掃,爆炸和撲面而來的金屬碎片其實不太嚇人。比較令人擔心的是過山車一樣的翻滾盤旋和最後的俯衝。一定得堅持到最後把人造人的車擊落,然後一個俯衝降落在街面上,與已經墜落的逃犯的車來一個正面大碰撞。

能堅持到這會兒的人會吐高司令一身。

VR過山車只是“沉浸故事”中的一個部分

在Comic-Con現場的體驗,放映的是同樣使用Gear VR的版本,除了加上動感座椅,配合過山車的身體感應之外。與普通的VR影院最大的不同,是華納設計和打造了一個類似“Sleep No More”般的沉浸式劇場。

現場和體驗是華納與Oculus和Turtle Rock聯手打造的,40個人用7天時間設計和搭建了所有場景。

蒸汽、廢水滴落在生銹的廢鋼爛鐵上、陰暗的未來城市背景……整個複刻了我們前面提及的、斯科特反烏托邦電影的那種末日感氛圍。工作人員扮演成片中的角色(據說高司令等主演也將出現在現場),用片中的經典對白跟觀眾互動。甚至會用片中的道具“人性測試機(The Voight-Kampff machine)”來讓觀眾接受掃描和問答,判斷你是不是人造人。以及擺在現場的諸多道具,包括物理意義上的Spinner車模式,都會給人進入斯科特視效場景的感覺。

現場真實的迴旋車道具

雖然現場用於配合視覺節奏的D-Box座椅,並不會像實際體驗中的迴旋車一樣大幅度旋轉翻飛、急速上下俯衝。但這個複刻故事的沉浸式場景,從觀眾進門的瞬間已經讓人進入了影片,在接下來的動感座椅上只是體驗了其中最刺激的一個片段。

這種新型的娛樂模式,很難定義成一個單純的VR體驗,也不僅僅是模仿“Sleep No More”那樣的沉浸劇場。它是兩者的簡單混搭。但從現場反應看,效果出奇的好。

好萊塢的未來是沉浸式娛樂

每一部電影都會製作VR體驗,目前似乎已經是好萊塢約定俗成的慣例。現在看,用於影片市場推廣的預告片或者只是這些VR體驗的一部分功能。隨著好萊塢眾多IP在大銀幕之外更多方式的變現嘗試,打造從大型主題樂園,到沉浸式電影體驗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娛樂方式,才是資源和腦洞齊備的好萊塢的長項。

很難說以後類似華納在Comic-Con2017現場設計和搭建的這個“銀翼殺手2049沉浸劇院”,會不會成為未來真正VR影院的雛形:人們進入一個熟悉的電影,以不妨礙故事發展線索的角色體驗其中一段互動。現場甚至可以植入片中所有的商業元素——誰都願意喝一杯哈利波特魔法酒吧中的“黃油啤酒”?或者買走一個星戰機器人……這樣的廣告比任何螢幕上的都更接近消費市場。

目前的線下影院從IMAX VR到MK2,初始化模式似乎還是建立在一個頗為傳統的基礎上。集中在戴上頭盔後的體驗過程。按照華納這個7天內搭建完成的沉浸體驗環境,線下影院完全可以與製片商合作,根據不同的影片搭建不同的“劇場”。

什麼時候,當人們走進這樣一個影院,有人沖你喊一句:“瑞秋活不久真挺可惜,可是誰又能長命百歲呢?”或許你刹那間就開始懷疑其實斯科特電影預言的30年後的今天,已經有人造人默默隱匿在我們的朋友圈,你還能笑著刷圈嗎?

相關閱讀:

進入後現代賽博世界 《銀翼殺手2049》推VR體驗

迪士尼曝光星戰主題樂園“銀河之刃” :1000美元駕馭千年隼進入全沉浸虛擬世界

迪士尼阿凡達主題公園開張:如何打造沉浸娛樂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