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健林再賣萬達廣場?19家萬達廣場突然集中減資?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圖1

此次被曝光的兩筆萬達廣場交易,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王健林是否也在清盤萬達廣場,

將萬達商業下的核心資產逐一變賣?

今日早晨,新浪樂居發表文章稱,萬達商業已將兩家萬達廣場股權轉讓。其中,南昌西湖萬達廣場的接盤方為朱孟依的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商變更登記日為7月5日;鹽城萬達廣場的接盤方為中信信託有限公司,工商變更登記日為4月17日。根據公開信息,南昌萬達廣場總投資30億元,鹽城萬達廣場總投資達60億元。

由於萬達商業於幾天前剛剛完成了世紀大交易,將其持有的萬達城文旅項目資產包和酒店資產包分別出讓給融創中國和富力地產,總交易額達637.5億元。(詳情請戳:連換兩次背景板,傳聞小會議室響起摔杯聲,王健林、孫宏斌和李思廉究竟是誰簽了城下之盟?)此次被曝光的兩筆萬達廣場交易,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王健林是否也在清盤萬達廣場,

將萬達商業下的核心資產逐一變賣?

萬達集團官方向中企哥提供回應稱,所謂萬達變賣南昌西湖萬達廣場純粹是誤讀,這是萬達廣場輕資產戰略的一部分,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就是第一批輕資產項目。

中企哥從一位接近萬達集團人士處也得到類似的答案。該人士稱,在整個萬達商業體系內,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和鹽城萬達廣場本身就屬於輕資產專案。這兩個專案從最初規劃立項時,

就已經確定為輕資產專案,即當時就設計好最終不由萬達持有。互為佐證的是,上述兩個萬達廣場,於今年年中剛剛開業運營,也就是說,萬達商業已經完成了它為專案提供規劃設計和開發的使命。

萬達集團方面告訴中企哥,雖然一些萬達廣場的業主方發生了變更,但專案的實際管理運營仍然是萬達商業,這套邏輯與之前出讓的文旅資產包和酒店資產包完全一致。

近幾年,伴隨著公司回歸A股IPO的籌備節奏,萬達商業一直在進行輕資產轉型。根據萬達集團官方回應,萬達廣場輕資產戰略早在2015年4月份王健林在深交所的一次演講中首次提出:萬達到了要靠品牌賺錢的時候。所謂輕資產模式就是用別人的錢投資萬達廣場,而由萬達輸出品牌管理。現在已經開業的205個萬達廣場中有31個是輕資產專案。2017年萬達集團半年報中也有明確公佈,

上半年新開業專案14個,輕資產萬達廣場9個,上半年新發展萬達廣場26個,萬達廣場全部為輕資產專案。以後萬達廣場新發展項目多為輕資產項目。

王健林的2016年工作報告也指出,2016年第4季度,萬達商業與中信信託、民生信託、富力集團等簽約90個萬達廣場、共1050億元的投資合同。2017年至2019年,每年開業交付30個萬達廣場給投資方,淨租金雙方分成。王健林稱,這種輕資產模式叫投資類萬達廣場,就是別人拿錢下訂單,萬達負責找地、建設、招商和運營。2016年萬達商業輕資產還探索出一種新模式,叫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淨租金雙方7比3分成。

此次完成工商變更的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和鹽城萬達廣場應該就是萬達商業踐行輕資產戰略的“前哨”,在這兩個項目接近成熟之時,萬達商業推出了大規模投資和合作類萬達廣場計畫。

此外,令人側目的是,2017年5月9日~6月29日,全國19家萬達商業項目公司——各地的萬達廣場投資公司集中進行了減資,註冊資本金由原先最高24億元,最低9000萬元,統一減至5000萬元。據中企哥統計,這些分散于各地的萬達廣場,基本都已經處於開業運營狀態。突發的一致減資行為讓人很難厘清背後的邏輯。

具體名單如下:

圖2

上述接近萬達集團人士告訴中企哥其中關竅,專案公司減少註冊資本金,是為了分攤總部的融資成本。簡單來說,萬達商業總部有融資,專案需要總部撥款,為了把總部的融資成本分攤到各個項目中去,所以要減資。

一位財務專業人士向中企哥提供了分析,以前萬達商業總部有融資,背負融資成本,對項目公司卻是以註冊資本金的形式進行投資的;但經過減資之後,總部對各地萬達廣場項目的投資,去掉註冊資本金後,全部計入股東借款,這樣總部可以收到利息,平攤融資成本。另外,由於這些萬達廣場已經運轉起來,帳面上的資金可能已經完全可以覆蓋運營成本,甚至有不少盈餘,那麼通過減資,股東可以將減掉的註冊資本金拿回總部使用。

圖3

聯繫到萬達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例如資金鏈的健康遭到質疑,股債雙殺,海外項目融資遇阻,此番對專案公司進行減資,若能減輕一些總部的資金壓力,確是一件好事。

就是別人拿錢下訂單,萬達負責找地、建設、招商和運營。2016年萬達商業輕資產還探索出一種新模式,叫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淨租金雙方7比3分成。

此次完成工商變更的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和鹽城萬達廣場應該就是萬達商業踐行輕資產戰略的“前哨”,在這兩個項目接近成熟之時,萬達商業推出了大規模投資和合作類萬達廣場計畫。

此外,令人側目的是,2017年5月9日~6月29日,全國19家萬達商業項目公司——各地的萬達廣場投資公司集中進行了減資,註冊資本金由原先最高24億元,最低9000萬元,統一減至5000萬元。據中企哥統計,這些分散于各地的萬達廣場,基本都已經處於開業運營狀態。突發的一致減資行為讓人很難厘清背後的邏輯。

具體名單如下:

圖2

上述接近萬達集團人士告訴中企哥其中關竅,專案公司減少註冊資本金,是為了分攤總部的融資成本。簡單來說,萬達商業總部有融資,專案需要總部撥款,為了把總部的融資成本分攤到各個項目中去,所以要減資。

一位財務專業人士向中企哥提供了分析,以前萬達商業總部有融資,背負融資成本,對項目公司卻是以註冊資本金的形式進行投資的;但經過減資之後,總部對各地萬達廣場項目的投資,去掉註冊資本金後,全部計入股東借款,這樣總部可以收到利息,平攤融資成本。另外,由於這些萬達廣場已經運轉起來,帳面上的資金可能已經完全可以覆蓋運營成本,甚至有不少盈餘,那麼通過減資,股東可以將減掉的註冊資本金拿回總部使用。

圖3

聯繫到萬達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例如資金鏈的健康遭到質疑,股債雙殺,海外項目融資遇阻,此番對專案公司進行減資,若能減輕一些總部的資金壓力,確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