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父母最頭痛又不得不做的選擇題:A 所有人都減負 B 其他人減負你增負 C 其他人增負你減負

隨著高考分數的揭曉,很多人對於高考狀元或者其他成績優異的孩子的家庭背景開始有了瞭解,

結果發現很多孩子都是來自經濟條件良好的家庭,他們從小並沒有一味地享樂,而是有著開闊的眼界、廣泛的興趣,並且他們的父母也給他們樹立了努力奮鬥的榜樣。而我們普通人家的父母,可能無法一下改變家庭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以身作則,用行動告訴孩子:只要你願意付出,生活總會越來越好。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怪圈”如何破解? 寒門欲出貴子, 沒錢怎麼摻和?

近期有一篇網路貼文《殘忍但誠實的忠告:你沒錢就不要摻和這事了》在網上引發一片大討論。作者忠告那些“教育資金相當匱乏的普通人”,沒錢就不要妄談“減負”和教育改革,因為有錢人比你更努力、更用功。

當前形勢下,教育部門在大力呼籲減負,並出臺眾多有力舉措,來做好減負這項工作。而當前對於家長及學生來說,卻出現了有以下三種選項:

A 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B 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

C 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勢地位。

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麼?絕無可能,只有互相主動增負。所以這一難題,年年談,

年年抓,年年沒見成效。

“燒錢式”教育帶來的更大惡果是人為打破了基礎教育所追求的起點公平。尤其是農村孩子、底層家庭、弱勢學校的學生,那些動輒一凶課50-100的費用,對於這些家庭怎麼拿得出手。難怪高考狀元也發出了,如今的狀元都是那些家庭條件非一般的如此結論。

在這種規則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類培訓機構。然而這些培訓機構開展的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嗎?恐怕只是把應試教育從學校搬到了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