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省非遺傳承人群剪紙技藝培訓班在羅莊結業

7月24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剪紙技藝培訓班”結業典禮在臨沂市羅莊區臨沂職業學院舉行。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畫”由山東省文化廳、教育廳共同實施。本次培訓以“非遺”中覆蓋面最廣、最能帶動就業的剪紙項目為切入點,旨在幫助剪紙傳承人群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提高設計、製作及衍生品開發水準,振興傳統工藝,促進就業創業增收,推動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提高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準,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培訓班於7月3日開班,歷時二十一天,參加此次培訓班的30位學員主要來自臨沂市九縣六區,年齡最小的21歲,最大的62歲。涵蓋小學至大學等多個學歷層次。

既有從事傳承手工技藝幾十年的代表性傳承人,也有各縣區文廣新局推薦的優秀從業人員,以及來自學校、企業、傳統文化實踐基地的學員們,大家聚在一起學習,各展特長,學習熱情高漲。在為期20多天的專業培訓中,邀請了山東省文化館王芹主任,省級優秀傳承人王豔俊、林華強老師,河北蔚(yu)縣剪紙代表人張建彬老師,臨沂門箋代表人張乃倉老師,江西賀氏剪紙傳承人、全國剪紙文化龍頭產業、深圳賀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賀虹女士,
臨沂大學美術學院張永梅老師和山東藝術學院陳淩老師及臨沂職業學院張平、郝廣等老師為學員們授課。通過理論學習、傳承人講座、交流參觀、創意設計實踐等環節,將教師知識講授與傳承人技藝傳授有機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實地考察相銜接,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融會貫通,
老師們高超的技藝、豐富的非遺保護知識,自由創新的思想,成熟的剪紙產業化模式,使學員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實現了“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的培訓目的。

結業典禮上,市文廣新局和臨沂職業學院領導為全體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為本次培訓中的優秀學員頒發了榮譽證書。學員代表胡孝新在發言中說:“通過此次培訓,讓我們豐富了理論知識,也開闊了眼界與思維,瞭解了怎樣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代生活聯繫起來,

怎樣用古老的技藝創造出適應現代生活的作品,怎樣實現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融會貫通,使未來的技藝創作能夠更好地借鑒傳統,服務當代,普及和提升優秀歷史文化的內涵,為民族傳統技藝注入生機和活力。在今後的剪紙技藝傳承中,我一定要讓不懂剪紙的人愛上剪紙,讓愛上剪紙的人創作出更好的剪紙作品。”

結業典禮後,在臨沂職業學院展覽館舉辦了本期培訓班學員結業作品展。在老師指導下,學員們相互借鑒,彼此切磋,兼收並蓄,將現代設計理念引入傳統剪紙技藝,同時引進套色、點染等技藝,創作出一幅幅獨具特色的作品,實現了基於不同技藝融合基礎上的傳統剪紙技藝的傳承、保護與創新。這些將現代設計與傳統手工技藝相結合的作品,綜合運用了剪、刻、手繪、點染、套色等技藝,體現了實用性、藝術性、文化性的統一。

據瞭解,山東省文化廳、臨沂市文廣局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工作,多次蒞臨培訓現場指導。臨沂職業學院專門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在學院黨委統一安排下,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扎實工作,確保了培訓工作順利進行,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王慶龍 程運申)

結業典禮後,在臨沂職業學院展覽館舉辦了本期培訓班學員結業作品展。在老師指導下,學員們相互借鑒,彼此切磋,兼收並蓄,將現代設計理念引入傳統剪紙技藝,同時引進套色、點染等技藝,創作出一幅幅獨具特色的作品,實現了基於不同技藝融合基礎上的傳統剪紙技藝的傳承、保護與創新。這些將現代設計與傳統手工技藝相結合的作品,綜合運用了剪、刻、手繪、點染、套色等技藝,體現了實用性、藝術性、文化性的統一。

據瞭解,山東省文化廳、臨沂市文廣局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工作,多次蒞臨培訓現場指導。臨沂職業學院專門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在學院黨委統一安排下,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扎實工作,確保了培訓工作順利進行,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王慶龍 程運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