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間罕有的絕世寶劍,手工藝瀕臨失傳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本人十分尚武,清宮造辦處為此請來全國最頂尖的鑄劍師傅,製作了不少工藝精湛,裝飾華貴的寶刀、寶劍。其中寶劍又以貫霄、青玉、乾隆御用劍、乾坤等為首。

貫霄劍裝具均為鎏金,下有金銀銅之龍騰霄漢圖,黑漆底浮雕纏枝金花,蕉葉紋飾,金工精美。此劍通長96釐米,刃長77釐米。木胎劍鞘覆紅鯊魚皮取其“避惡驅邪”和“威嚴獨尊”之意,木質刀柄纏明黃絲帶,貫明黃絲穗!

乾隆13年(西元1748年),乾隆皇帝命內務府召集全國制劍高手設計製作御用刀劍,這一工程持續了10年之久,清宮內務府一共打造了4批御用刀劍,其中最被乾隆皇帝喜愛的,就是乾隆神鋒寶劍。

該劍在製造過程中,只求效果,不惜工本,其工期之長、標準之高、難度之大,在我國冷兵器鑄造史上是罕見的。

故宮博物院科技部主任曹靜樓表示,仿製乾隆神鋒寶劍的工藝,可以說是代表了我國目前金銀器製作的最高水準。比如,寶劍上的寶石採用了一種已經瀕臨失傳的蒙鑲工藝,這種工藝是一種古老的蒙古族鑲嵌工藝,後來被滿族廣泛使用在宮廷中,

用在很多宮廷器物的製作中。

如今,隨著老藝人的故去,新興簡單工藝的產生,這門複雜但是精緻的老手藝已經很少有人會了。再比如,劍身上的“神鋒寶劍”及“乾隆年制”金字,是用戧金技術做上去的。

所謂戧金,就是用刀具在器物表面雕刻出花飾,然後在花飾的紋理中填上金箔或泥金,花飾呈現出金色的陰文,戧金技術經常使用在我國古代的皇家器物上。但是,這種技術一般用於紅木傢俱或漆器,

用在刀劍上,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