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匈奴的後代姓劉?

304年,劉淵趁西晉內亂之際自立稱漢,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一樣是打出了光復先人偉業的旗號,劉淵跟劉備的不同之處在哪裡呢?

不同的地方在於,劉淵是匈奴人。

電視劇新《三國》劇照

是的,他姓劉,但他是匈奴人。而匈奴之所以姓劉的原因,還得從漢匈和親的往事開始說起。

和親往事

最早建議漢高祖劉邦嫁女的人名叫劉敬(原名婁敬),他當時打的如意算盤是,讓劉邦把嫡親的女兒嫁給冒頓單于,這樣劉邦就成了冒頓的岳父。

接著冒頓肯定會讓漢朝公主的兒子繼承單于之位。待冒頓百年之後,匈奴首領為劉邦外孫,外孫哪還能跟外公打仗呢?劉敬的說法聽來有些道理,不過司馬光指出了一個最要命的問題:

“且冒頓視其父如禽獸而獵之,奚有于婦翁!”

別忘了冒頓是弑父自立的,他哪管什麼老丈人啊。

司馬光說的沒錯,根據此後匈奴侵暴中國的記錄看來,結親似乎對促進邊境和平的效用不大。

與其說和親保障了和平,不如說是在雙方先有和平意願的前提下,才有和親。

一旦匈奴變卦,胡馬說南下就南下。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不反擊,則匈奴將一直騷擾邊境,且變本加厲。若反擊,則將激怒匈奴,戰爭會更大規模地展開,殺傷之巨或許倍于忍辱負重之時。

文景兩世的隱忍不發是有其無可奈何的原因的,而漢武帝的轉守為攻似也是歷史必然。

漢匈戰爭

揚雄這樣評價漢武帝征伐匈奴:

“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

電視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截圖

興兵二十餘年,耗費以百萬計,無罪而死於戰爭之人不可勝數,難道只是圖封狼居胥的一時之快?漢武帝好大喜功不假,但古來亦未有不勞之逸,不費之寧。

事實上,衛青與霍去病的戰功確實使匈奴元氣大耗。至於以摧殘國力為代價換取的尊嚴與安寧是“不悔”還是“下策”,各人便自有各人的評說了。

莽將嚴尤諫曰:“……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

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漢書》)

匈奴內亂

征戰之後相安無事的歲月並沒有持續多久。漢匈後來之所以能夠建立起較為長久的友好關係,某種程度上是得益於匈奴的內亂。這大概再次證明了匈奴系部落實為漢人王朝之勍敵,若非其變生肘腋禍起蕭牆,要使其臣服恐怕還需再祭上數以百萬計的枯骨。

內亂的經過大致如下:握衍朐鞮單于因暴虐而失去人心,被呼韓邪單于擊敗。其後呼韓邪單于在五單于爭位的混戰中勝出,但隨即又被郅支單于所敗,於是呼韓邪不得不對漢稱臣,借漢之力以自全。

當時匈奴群臣反對事漢的意見也可一觀:

呼韓邪問諸大臣,皆曰:“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氣力而下服役,以馬上戰鬥為國,故有威名於百蠻。戰死,壯士所有也。今兄弟爭國,不在兄則在弟,雖死猶有威名,子孫常長諸國。漢雖強,猶不能兼併匈奴。奈何亂先古之制,臣事於漢,卑辱先單于,為諸國所笑!雖如是而安,何以複長百蠻!”(《漢書》)

漢人以兄弟相殘的內亂為恥,但在匈奴看來,兄弟爭國雖死不辱,這不能不說是來自戰鬥種族的新穎三觀。

然而祖輩的鐵血精神畢竟不復了,郅支單于與呼韓邪單于都低了頭。他們把質子送到了長安,並遣使朝獻。只是郅支沒有完全臣服於漢,又覺得漢朝偏心呼韓邪,於是做出了困辱漢朝使者這樣挑釁漢朝權威的事。

郅支單于最後為漢所誅。西域都護甘延壽提著郅支單于的人頭來到長安後,曾建議漢元帝將其懸掛在長安槀(gǎo)街的蠻夷館舍聚集處,以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娶到了王昭君。這位美人之所以為後人銘記,應與這漢匈真正通好的歷史機緣大有關係。

歸附漢朝

東漢時,匈奴的內亂再度爆發,日逐王比領南邊八部歸漢,自立為南單于,從此匈奴有了南北之分。

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軍的合擊之下連連敗退,不得不一路向西。西元四、五世紀時,有一支遊牧民族的兵馬入侵歐洲,建立起了傳奇的匈人帝國。有人認為出現在歐洲歷史上的“匈人”(Huns)就是曾被漢軍擊敗的北匈奴,關於這一點,學界尚有爭論。

南匈奴稱臣於漢之後,逐漸沿著黃河南下至山西內部。到魏晉時期,主要居住在汾水流域(穀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遊牧民族要在複雜的漢人社會中生存,其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不只如此,隨著匈奴貴族內部的矛盾升級與漢人政權的干預,南匈奴單于的實權逐漸失落,匈奴人的生存處境有日漸惡化的趨勢。於是西晉時,匈奴人劉宣才發出了“晉為無道,奴隸禦我”的號呼。

google earth 截圖

穀川道雄認為“奴隸禦我”中的“奴隸”二字應理解為副詞,即“像奴隸一般地”統治我。劉宣,是劉淵的從祖父。

繞了半天還沒說明白,劉宣、劉淵咋就姓了劉呢?

匈奴單于應姓攣鞮(dī)氏。有人稱匈奴貴者皆從母姓,自漢匈和親之後,漢朝公主所生的子子孫孫便都姓劉了。這種說法好像有點問題,因為在三國以前的史料中,似乎沒見有匈奴皇族以劉為姓的記載。

還是《資治通鑒》裡的解釋比較靠譜:

初,南匈奴自謂其先本漢室之甥,因冒姓劉氏。(《資治通鑒·魏紀七》)

初,魏人居南匈奴五部于並州諸郡,與中國民雜居;自謂其先漢氏外孫,因改姓劉氏。(《資治通鑒·晉紀一》)

《晉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國,故從母氏為劉。”(“朕”為建立夏國的劉勃勃,後改姓為赫連勃勃。)

也就是說,匈奴以“劉”為姓,大概是在南匈奴歸附漢朝之後。三國至兩晉時期,內遷的匈奴與漢人雜居,可能為了交流方便,或為顯示自己的身份尊貴,才跟人說自己姓劉。

劉淵建漢

劉宣鼓動劉淵起事時,曾說要“複呼韓邪之業”,當時的劉淵是這樣回答的:

“善!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為了爭取更廣大的群眾基礎,劉淵沒有像慕容複那樣整天嚷嚷著復興我鮮卑的大燕國,而是乾脆自稱漢王,把劉氏祖宗認了個遍。

他下的詔令中還有“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這樣歌頌漢武帝的句子,讀來不能不讓人覺得好像哪裡不對。

永興元年,元海(即劉淵)乃為壇於南郊,僭即漢王位,下令曰: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

,廓開大業。……

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地過唐日。……(《晉書》)

遙想當年冒頓單于將兵圍困漢高祖于白登山,收了漢人好處的老婆勸冒頓收手,對他說,漢人的地盤不宜咱們匈奴居住,而且人家“漢主”也有神明保護,言下之意是趕緊退兵為妙。於是冒頓還真就解兵離去了,放了劉邦一馬。

他肯定想不到,五百年後的這一聲“漢主”,會被稱呼到自己的子孫頭上。

有句俗語說,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見面倍感親切。其實不如反過來想:

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誰都不認識誰。在草原捕獵的沒吃過稻米,在河邊種粟的嘗不到羊酪。後來民族的融合在血腥的征伐和親密的聯姻中轟轟烈烈地進行。當匈奴人唱“失我祁連山”時,並非不悽愴;當漢人寫下“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時,也未嘗不讓人覺得慘酷異常。但最終,最終竟是漢家天子與匈奴的後人成了同姓!

唉,原來劉敬的思路沒毛病。

也許對我們來說,五百年後是同姓,五千年後是一家,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劉學銚先生對“漢人”的解釋:

……當西漢之時,“漢人”絕非民族稱謂,充其量僅能作“漢之人”解,但由於漢武帝之屢伐匈奴及威服西域諸國,漸使“漢之人”解為漢人,于焉具有民族之意味,然則漢時秉持國政者,心胸遼闊,對來歸之匈奴人或西域諸國人,多能一視同仁而不以夷狄目之,於是奠定後世所謂漢人之基礎;而漢時朝廷用人唯才是舉並無畛域族別之見……此種相容並包之精神,乃使後代漢人之內涵更見壯大,而漢族一詞遂成為民族之稱謂,此一相容並納之民族,更為構成中國人之主要骨幹。(《匈奴史論》)

被呼韓邪單于擊敗。其後呼韓邪單于在五單于爭位的混戰中勝出,但隨即又被郅支單于所敗,於是呼韓邪不得不對漢稱臣,借漢之力以自全。

當時匈奴群臣反對事漢的意見也可一觀:

呼韓邪問諸大臣,皆曰:“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氣力而下服役,以馬上戰鬥為國,故有威名於百蠻。戰死,壯士所有也。今兄弟爭國,不在兄則在弟,雖死猶有威名,子孫常長諸國。漢雖強,猶不能兼併匈奴。奈何亂先古之制,臣事於漢,卑辱先單于,為諸國所笑!雖如是而安,何以複長百蠻!”(《漢書》)

漢人以兄弟相殘的內亂為恥,但在匈奴看來,兄弟爭國雖死不辱,這不能不說是來自戰鬥種族的新穎三觀。

然而祖輩的鐵血精神畢竟不復了,郅支單于與呼韓邪單于都低了頭。他們把質子送到了長安,並遣使朝獻。只是郅支沒有完全臣服於漢,又覺得漢朝偏心呼韓邪,於是做出了困辱漢朝使者這樣挑釁漢朝權威的事。

郅支單于最後為漢所誅。西域都護甘延壽提著郅支單于的人頭來到長安後,曾建議漢元帝將其懸掛在長安槀(gǎo)街的蠻夷館舍聚集處,以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娶到了王昭君。這位美人之所以為後人銘記,應與這漢匈真正通好的歷史機緣大有關係。

歸附漢朝

東漢時,匈奴的內亂再度爆發,日逐王比領南邊八部歸漢,自立為南單于,從此匈奴有了南北之分。

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軍的合擊之下連連敗退,不得不一路向西。西元四、五世紀時,有一支遊牧民族的兵馬入侵歐洲,建立起了傳奇的匈人帝國。有人認為出現在歐洲歷史上的“匈人”(Huns)就是曾被漢軍擊敗的北匈奴,關於這一點,學界尚有爭論。

南匈奴稱臣於漢之後,逐漸沿著黃河南下至山西內部。到魏晉時期,主要居住在汾水流域(穀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遊牧民族要在複雜的漢人社會中生存,其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不只如此,隨著匈奴貴族內部的矛盾升級與漢人政權的干預,南匈奴單于的實權逐漸失落,匈奴人的生存處境有日漸惡化的趨勢。於是西晉時,匈奴人劉宣才發出了“晉為無道,奴隸禦我”的號呼。

google earth 截圖

穀川道雄認為“奴隸禦我”中的“奴隸”二字應理解為副詞,即“像奴隸一般地”統治我。劉宣,是劉淵的從祖父。

繞了半天還沒說明白,劉宣、劉淵咋就姓了劉呢?

匈奴單于應姓攣鞮(dī)氏。有人稱匈奴貴者皆從母姓,自漢匈和親之後,漢朝公主所生的子子孫孫便都姓劉了。這種說法好像有點問題,因為在三國以前的史料中,似乎沒見有匈奴皇族以劉為姓的記載。

還是《資治通鑒》裡的解釋比較靠譜:

初,南匈奴自謂其先本漢室之甥,因冒姓劉氏。(《資治通鑒·魏紀七》)

初,魏人居南匈奴五部于並州諸郡,與中國民雜居;自謂其先漢氏外孫,因改姓劉氏。(《資治通鑒·晉紀一》)

《晉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國,故從母氏為劉。”(“朕”為建立夏國的劉勃勃,後改姓為赫連勃勃。)

也就是說,匈奴以“劉”為姓,大概是在南匈奴歸附漢朝之後。三國至兩晉時期,內遷的匈奴與漢人雜居,可能為了交流方便,或為顯示自己的身份尊貴,才跟人說自己姓劉。

劉淵建漢

劉宣鼓動劉淵起事時,曾說要“複呼韓邪之業”,當時的劉淵是這樣回答的:

“善!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

為了爭取更廣大的群眾基礎,劉淵沒有像慕容複那樣整天嚷嚷著復興我鮮卑的大燕國,而是乾脆自稱漢王,把劉氏祖宗認了個遍。

他下的詔令中還有“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這樣歌頌漢武帝的句子,讀來不能不讓人覺得好像哪裡不對。

永興元年,元海(即劉淵)乃為壇於南郊,僭即漢王位,下令曰: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

,廓開大業。……

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地過唐日。……(《晉書》)

遙想當年冒頓單于將兵圍困漢高祖于白登山,收了漢人好處的老婆勸冒頓收手,對他說,漢人的地盤不宜咱們匈奴居住,而且人家“漢主”也有神明保護,言下之意是趕緊退兵為妙。於是冒頓還真就解兵離去了,放了劉邦一馬。

他肯定想不到,五百年後的這一聲“漢主”,會被稱呼到自己的子孫頭上。

有句俗語說,同姓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見面倍感親切。其實不如反過來想:

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誰都不認識誰。在草原捕獵的沒吃過稻米,在河邊種粟的嘗不到羊酪。後來民族的融合在血腥的征伐和親密的聯姻中轟轟烈烈地進行。當匈奴人唱“失我祁連山”時,並非不悽愴;當漢人寫下“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時,也未嘗不讓人覺得慘酷異常。但最終,最終竟是漢家天子與匈奴的後人成了同姓!

唉,原來劉敬的思路沒毛病。

也許對我們來說,五百年後是同姓,五千年後是一家,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劉學銚先生對“漢人”的解釋:

……當西漢之時,“漢人”絕非民族稱謂,充其量僅能作“漢之人”解,但由於漢武帝之屢伐匈奴及威服西域諸國,漸使“漢之人”解為漢人,于焉具有民族之意味,然則漢時秉持國政者,心胸遼闊,對來歸之匈奴人或西域諸國人,多能一視同仁而不以夷狄目之,於是奠定後世所謂漢人之基礎;而漢時朝廷用人唯才是舉並無畛域族別之見……此種相容並包之精神,乃使後代漢人之內涵更見壯大,而漢族一詞遂成為民族之稱謂,此一相容並納之民族,更為構成中國人之主要骨幹。(《匈奴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