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紫塞明珠”承德,見證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輝煌

說到避暑,很多人都會想到承德避暑山莊,這是一個明星地兒。

歷史的承德,見證了“康乾盛世”的百年輝煌,承載著四海歸心、天下一統的夢想。1703年清朝的康熙大帝以“合內外之心,

成鞏固之業”的雄才大略在此修建避暑山莊,成為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宮“避暑山莊”,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禎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設承德直隸州,始稱“承德”。1929年建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省會。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承德市劃歸河北省,為省轄市;承德文化底蘊深厚,5000年的紅山文化、300年的山莊文化縱貫古今,昭育後人。

暑期的承德,遊客很多,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呢?那是因為:承德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溫和多雷陣雨;秋季涼爽,晝夜溫差大、霜害較重。其中承德旅遊區(如:避暑山莊)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

故溫度要高於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是旅遊避暑勝地。

承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許許多多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千手千眼觀世音(普寧寺);世界最短的河流—熱河;萬里長城精萃—金山嶺長城;被稱世界一絕的石柱—磬錘峰;天下第一奇松—九龍松等等。

下面小編就說說承德一些值得一遊的景點吧,不要嫌小編囉嗦哦~~

NO1. 首當其衝的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這座規模宏大的園林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山區占了整個園林面積的4/5。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色壑縱橫的景,山谷中清泉湧流,密林幽深。避暑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

宮殿區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占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東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熱河泉。平原區在湖區北面的山腳下,地勢開闊,有萬樹園和試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風光。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裡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佈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築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築藝術特徵,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築風格。山莊整體佈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佈局嚴謹,建築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築藝術精華,園內建築規模不大,殿宇和圍牆多採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山莊的建築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

NO2. 豐甯壩上

豐寧壩上位於豐寧滿族自治縣,屬河北承德市。縣城大閣鎮距承德178公里。 以壩上高原為區域的京北第一草原度假區,以其清新涼爽的宜人氣候,吸引著諸多中外客人來此度假避暑。

豐寧地域遼闊,西北高東南低,全域分為壩下、接壩和壩上三個地貌單元。壩下地域崇山峻嶺,起伏連綿,龍潭飛瀑,峽谷幽深,山水相間,景色宜人;接壩地區林海茫茫,鳥語花香,是採集和守獵的天然王國;壩上地區,天高地闊,草肥花豔,盛夏時節,氣候涼爽,是理想的度假避暑的勝地。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供觀賞的眾多花草中,5月的金針花,6月的野罌菜,7月的幹枝梅,8月的金蓮花,倍受人喜愛。每年端午節前後百靈鳥在花草中產卵孵化,是捕捉百靈的最好時節。10月成百上千的南徒大雁在這裡短棲。野兔、鼴鼠、狐、豹等草原動物,經常在坡地草叢中出沒。壩上草原是避暑狩獵的好地方。

每年的七、八月間,是草原上最美麗的時節,每到這時,草原上的十多處度假村就熱鬧起來,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賽馬、射擊、射箭、滑翔機等娛樂項目應有盡有,更有湖中快艇、垂釣等水上項目。住在風味十足的蒙古包中,你可以品嘗到烤全羊、手扒肉、奶茶、奶豆腐、蓧面等風味食品,草原上閃電湖中魚類品種繁多,可以一飽口福。

NO3. 木蘭圍場

木蘭圍場歷史悠久,風景如畫,被贊為“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頭”,野花點綴其中,犛牛羊群漫步其上,好一幅塞上美景。

木蘭圍場自然保護區坐落於灤河的上游地區,集中分佈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西部。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水草豐美、禽獸繁衍的高原草原,曾是遼帝狩獵之地,以及清代皇帝舉行“木蘭秋獮”之所,歷史悠久。

木蘭圍場,是滿語、漢語的混稱,而“木蘭”是滿語“哨鹿”的意思。清代的皇家獵苑就在此建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皇家獵苑。現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還藏有一幅《乾隆木蘭秋獮圖》,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圍獵的壯觀情景。

木蘭圍場被稱為是:“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頭”。這裡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要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禦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和紅松窪國家自然保護區等三大景區組成。山脈連綿不絕,草原一望無際,溪流靜靜流淌;野花點綴其中,犛牛羊群漫步其上,好一幅塞上美景!除了觀賞自然風光,在這裡還可狩獵、品嘗滿蒙風味的飲食、參與滿蒙名族的民俗活動等等,並體會當地熱情淳樸的民風。木蘭圍場的秀麗風光還引起了眾多影視藝術家的矚目,曾是多部熱門影視劇的取景地。

NO4. 霧靈山

霧靈山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距離承德市區130公里。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最高峰。霧靈山屬溫帶大陸季風型山地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冬長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的特徵。地形地貌的複雜性,決定了氣候的多樣性,“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山下陰雨連綿,山上陽光明媚”,素有“三裡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是華北“熱海”中的“避暑涼島”。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裡山巒重疊,山清水秀,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回,溝壑幽深。

春天,萬物復蘇,鳥語花香,花紅柳綠,蜂蝶纏繞,杜鵑花、丁香花、忍冬花等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即使是綠色,也顯出濃淡不同的色彩和層次,依照山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花一層層的開,樹一層層的綠,到處一片生機盎然,讓您感到親近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夏日,山外驕陽似火,山內則樹木蔥郁,金蓮花如金鋪地,銀蓮花似玉漫坡,涼風送爽,飛瀑流泉,潭幽溪清。

NO5. 外八廟

承德外八廟是指清朝時期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廟群,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八廟是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先後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間陸續建成。當時,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屬理藩院的廟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複因承德地處北京和長城以外,故稱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存)、普甯寺、安遠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

這十二座寺廟在避暑山莊以北的山丘地帶有八座,自西而東依次是:羅漢堂、廣安寺、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避暑山莊以東的武烈河東岸有四座,自北而南依次是:安遠廟、普樂寺、溥仁寺、溥善寺。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樂寺是比較著名的寺廟。

多數寺院建築依山建造,在佈局上運用了一些特殊手法。例如將軸線對稱式和自由式佈局結合在一起,巧妙利用地形來解決平面高差問題,疊置人工假山來增加空間趣味等。在平面比例關係上多次運用相似比例圖形和矩形的構圖,以獲得和諧感。特別是普寧寺的後半部佈局是一組包括大乘閣、喇嘛塔、小型殿台等19座建築的群體,組成以建築物來體現的佛教“壇城”,運用象徵手法表達出佛經上的天國世界,這種佈局在中國建築史上是少見的。

NO6. 磬棰峰

位於承德市承德縣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內。清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以該峰狀似磬錘,將此山賜名為“磬錘峰”。磬錘峰的形成得歸功於地質運動,數百萬年以來,隨著地殼運動,承德漸漸形成許多千奇百怪的岩石,在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下,構成了千岩競秀的“丹霞地貌”。

磬錘峰孤立於平緩的山巒之上,猶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細的自然造型很容易開啟人的想像力,說它可與納米比亞的“上帝的拇指”相媲美,說它狀若磬錘、棒槌,都是印在文字上的文雅表述,在當地人的心中它更象采天地之精華的陽☆禁☆具,那些不會生育的婦女踩著虔誠的步履,就為了到峰頂摸一摸它,感覺一下它的陽剛氣息。或許真有婦人因此而得螟蛉之子,否則這種近乎於宗教儀式的習俗就不會沿襲至今了。

頗為奇妙的是,磬錘峰半腰長著一株高約3米的桑樹,據測這株桑樹與磬錘峰相親相愛已經三百年了,據傳為我國最早之桑樹。峰下有一平臺,東面斷崖有清代密宗雕像。罄錘峰與避暑勝地內的“錘峰落照”亭遙遙相對。

關於這顆桑樹有一個傳說。傳說很早很早以前,承德一帶是汪洋大海,磬錘峰處是海眼,岸邊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個海怪經常出來吃人,一個小夥子為民除害,用魚叉紮瞎了海怪雙眼。龍王大怒,將小夥子擒入龍宮綁在後花園,準備剖腹挖心。龍女路過見小夥兒眉清目秀,威武不屈,遂產生愛慕之情,決心搭救。於是就盜取了龍王的定海針,帶小夥子逃出龍宮。龍王派兵追趕,龍女便甩出定海針,將海眼堵住,這裡就漸漸變成了陸地,龍王無奈就逃到別的大海去了。龍女和小夥子結了婚,日子過得很美滿。玉皇大帝知道以後就派兵來抓龍女,龍女寧死不屈,被點化成桑樹,栽在定海針即棒槌山半山腰上。現在這棵桑樹還年年結出桑葚,色兒白,個兒大,味甜。

小編主要寫了這個6個大的景點,這6個景點中有很多有名的景點都是值得大家去玩一玩的,承德除了有避暑的地方之外,還有很多特產。大家出去旅遊,必買的就是各個地方的特產,下面小編就說一下有哪些特產!

美食特產

承德土特產品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承德地處山區丘陵,有較多的乾果類土特產品,如杏仁、板栗、歐李等,這些土特產品都含有很高的鈣、鐵、維生素等眾多人體必須的營養;二、壩上蘑菇,圍場壩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溫差大,屬地多產蘑菇,品種繁多,蘑菇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於消化的粗纖維,又易於採集與栽培,價廉物美,即可入高級宴會,又是家庭的習俗菜肴,其中被人視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唕蘑、松蘑、平蘑等。同時全球著名速食店“肯德基”薯條用的土豆為壩上提供;三、清朝宮廷類產品,如蕨菜又稱吉祥菜、長壽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當地的群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製的菜肴。

特產工藝品也是承德一大特色,承德市在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350萬人,其中有44個少數民族,占人口的46%,各民族文化習俗交融,產生出很多民族工藝大師,有豐富多彩的民族工藝品,其中有“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核桃工藝品、豐寧剪紙、絲織掛錦、根雕、瓷雕、字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工藝美術品。有著不同風格的民族藝術人才,承德市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6人,工藝美術家30餘人,他們作品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被海內外所收藏。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央政府贈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紀念品中就有核桃製作的珍品。早在西元1778年,乾隆皇帝曾用核桃製品作為“驅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並將精品擺放在帝王神龕之上。承德的工藝品是集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於一身的高檔民族手工藝產品。

承德還有很多景點可以去玩一玩的,如果您想要獲取更多的、更詳細的,景點相關的免費智慧導遊,搜索meibanlu,進行關注。

有什麼值得遊玩的景點,特色小吃什麼的,網友們可以暢所欲言,幫小編查漏補缺,謝謝~~~

山巒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園的五分之四,這裡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眾多樓堂殿閣、寺廟點綴其間。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

在避暑山莊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佈著宏偉壯觀的寺廟群,這就是外八廟,其名稱分別為: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須彌福寺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外八廟以漢式宮殿建築為基調,吸收了蒙、藏、維等民族建築藝術特徵,創造了中國的多樣統一的寺廟建築風格。山莊整體佈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勢,分區明確,景色豐富,與其它園林相比,有其獨特的風格。山莊宮殿區佈局嚴謹,建築樸素,苑景區自然野趣,宮殿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為一體,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山莊融南北建築藝術精華,園內建築規模不大,殿宇和圍牆多採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山莊的建築既具有南方園林的風格、結構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襲北方常用的手法,成為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

NO2. 豐甯壩上

豐寧壩上位於豐寧滿族自治縣,屬河北承德市。縣城大閣鎮距承德178公里。 以壩上高原為區域的京北第一草原度假區,以其清新涼爽的宜人氣候,吸引著諸多中外客人來此度假避暑。

豐寧地域遼闊,西北高東南低,全域分為壩下、接壩和壩上三個地貌單元。壩下地域崇山峻嶺,起伏連綿,龍潭飛瀑,峽谷幽深,山水相間,景色宜人;接壩地區林海茫茫,鳥語花香,是採集和守獵的天然王國;壩上地區,天高地闊,草肥花豔,盛夏時節,氣候涼爽,是理想的度假避暑的勝地。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供觀賞的眾多花草中,5月的金針花,6月的野罌菜,7月的幹枝梅,8月的金蓮花,倍受人喜愛。每年端午節前後百靈鳥在花草中產卵孵化,是捕捉百靈的最好時節。10月成百上千的南徒大雁在這裡短棲。野兔、鼴鼠、狐、豹等草原動物,經常在坡地草叢中出沒。壩上草原是避暑狩獵的好地方。

每年的七、八月間,是草原上最美麗的時節,每到這時,草原上的十多處度假村就熱鬧起來,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賽馬、射擊、射箭、滑翔機等娛樂項目應有盡有,更有湖中快艇、垂釣等水上項目。住在風味十足的蒙古包中,你可以品嘗到烤全羊、手扒肉、奶茶、奶豆腐、蓧面等風味食品,草原上閃電湖中魚類品種繁多,可以一飽口福。

NO3. 木蘭圍場

木蘭圍場歷史悠久,風景如畫,被贊為“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頭”,野花點綴其中,犛牛羊群漫步其上,好一幅塞上美景。

木蘭圍場自然保護區坐落於灤河的上游地區,集中分佈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西部。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水草豐美、禽獸繁衍的高原草原,曾是遼帝狩獵之地,以及清代皇帝舉行“木蘭秋獮”之所,歷史悠久。

木蘭圍場,是滿語、漢語的混稱,而“木蘭”是滿語“哨鹿”的意思。清代的皇家獵苑就在此建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皇家獵苑。現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還藏有一幅《乾隆木蘭秋獮圖》,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圍獵的壯觀情景。

木蘭圍場被稱為是:“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頭”。這裡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要由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禦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和紅松窪國家自然保護區等三大景區組成。山脈連綿不絕,草原一望無際,溪流靜靜流淌;野花點綴其中,犛牛羊群漫步其上,好一幅塞上美景!除了觀賞自然風光,在這裡還可狩獵、品嘗滿蒙風味的飲食、參與滿蒙名族的民俗活動等等,並體會當地熱情淳樸的民風。木蘭圍場的秀麗風光還引起了眾多影視藝術家的矚目,曾是多部熱門影視劇的取景地。

NO4. 霧靈山

霧靈山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距離承德市區130公里。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最高峰。霧靈山屬溫帶大陸季風型山地氣候,具有雨熱同季、冬長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的特徵。地形地貌的複雜性,決定了氣候的多樣性,“山下飄桃花,山上飛雪花”,“山下陰雨連綿,山上陽光明媚”,素有“三裡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是華北“熱海”中的“避暑涼島”。

霧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裡山巒重疊,山清水秀,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峰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回,溝壑幽深。

春天,萬物復蘇,鳥語花香,花紅柳綠,蜂蝶纏繞,杜鵑花、丁香花、忍冬花等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即使是綠色,也顯出濃淡不同的色彩和層次,依照山的海拔高度的不同,花一層層的開,樹一層層的綠,到處一片生機盎然,讓您感到親近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夏日,山外驕陽似火,山內則樹木蔥郁,金蓮花如金鋪地,銀蓮花似玉漫坡,涼風送爽,飛瀑流泉,潭幽溪清。

NO5. 外八廟

承德外八廟是指清朝時期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的十二座喇嘛教寺廟群,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八廟是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東北部八座藏傳佛教寺廟的總稱。先後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間陸續建成。當時,北京、承德共有四十座直屬理藩院的廟宇,京城三十二座,承德八座,複因承德地處北京和長城以外,故稱外八廟;包括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存)、普甯寺、安遠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須彌福壽之廟,廣緣寺。

這十二座寺廟在避暑山莊以北的山丘地帶有八座,自西而東依次是:羅漢堂、廣安寺、殊象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佑寺、廣緣寺。避暑山莊以東的武烈河東岸有四座,自北而南依次是:安遠廟、普樂寺、溥仁寺、溥善寺。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普寧寺、普樂寺是比較著名的寺廟。

多數寺院建築依山建造,在佈局上運用了一些特殊手法。例如將軸線對稱式和自由式佈局結合在一起,巧妙利用地形來解決平面高差問題,疊置人工假山來增加空間趣味等。在平面比例關係上多次運用相似比例圖形和矩形的構圖,以獲得和諧感。特別是普寧寺的後半部佈局是一組包括大乘閣、喇嘛塔、小型殿台等19座建築的群體,組成以建築物來體現的佛教“壇城”,運用象徵手法表達出佛經上的天國世界,這種佈局在中國建築史上是少見的。

NO6. 磬棰峰

位於承德市承德縣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內。清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以該峰狀似磬錘,將此山賜名為“磬錘峰”。磬錘峰的形成得歸功於地質運動,數百萬年以來,隨著地殼運動,承德漸漸形成許多千奇百怪的岩石,在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下,構成了千岩競秀的“丹霞地貌”。

磬錘峰孤立於平緩的山巒之上,猶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細的自然造型很容易開啟人的想像力,說它可與納米比亞的“上帝的拇指”相媲美,說它狀若磬錘、棒槌,都是印在文字上的文雅表述,在當地人的心中它更象采天地之精華的陽☆禁☆具,那些不會生育的婦女踩著虔誠的步履,就為了到峰頂摸一摸它,感覺一下它的陽剛氣息。或許真有婦人因此而得螟蛉之子,否則這種近乎於宗教儀式的習俗就不會沿襲至今了。

頗為奇妙的是,磬錘峰半腰長著一株高約3米的桑樹,據測這株桑樹與磬錘峰相親相愛已經三百年了,據傳為我國最早之桑樹。峰下有一平臺,東面斷崖有清代密宗雕像。罄錘峰與避暑勝地內的“錘峰落照”亭遙遙相對。

關於這顆桑樹有一個傳說。傳說很早很早以前,承德一帶是汪洋大海,磬錘峰處是海眼,岸邊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個海怪經常出來吃人,一個小夥子為民除害,用魚叉紮瞎了海怪雙眼。龍王大怒,將小夥子擒入龍宮綁在後花園,準備剖腹挖心。龍女路過見小夥兒眉清目秀,威武不屈,遂產生愛慕之情,決心搭救。於是就盜取了龍王的定海針,帶小夥子逃出龍宮。龍王派兵追趕,龍女便甩出定海針,將海眼堵住,這裡就漸漸變成了陸地,龍王無奈就逃到別的大海去了。龍女和小夥子結了婚,日子過得很美滿。玉皇大帝知道以後就派兵來抓龍女,龍女寧死不屈,被點化成桑樹,栽在定海針即棒槌山半山腰上。現在這棵桑樹還年年結出桑葚,色兒白,個兒大,味甜。

小編主要寫了這個6個大的景點,這6個景點中有很多有名的景點都是值得大家去玩一玩的,承德除了有避暑的地方之外,還有很多特產。大家出去旅遊,必買的就是各個地方的特產,下面小編就說一下有哪些特產!

美食特產

承德土特產品一般可分為三類:一、承德地處山區丘陵,有較多的乾果類土特產品,如杏仁、板栗、歐李等,這些土特產品都含有很高的鈣、鐵、維生素等眾多人體必須的營養;二、壩上蘑菇,圍場壩上海拔2000多米,早晚溫差大,屬地多產蘑菇,品種繁多,蘑菇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有利於消化的粗纖維,又易於採集與栽培,價廉物美,即可入高級宴會,又是家庭的習俗菜肴,其中被人視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唕蘑、松蘑、平蘑等。同時全球著名速食店“肯德基”薯條用的土豆為壩上提供;三、清朝宮廷類產品,如蕨菜又稱吉祥菜、長壽菜,是野生植物,承德的蕨菜在清朝被視為貢品,當地的群眾非常喜食以蕨菜烹製的菜肴。

特產工藝品也是承德一大特色,承德市在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350萬人,其中有44個少數民族,占人口的46%,各民族文化習俗交融,產生出很多民族工藝大師,有豐富多彩的民族工藝品,其中有“華夏一絕”的滕氏布糊畫、核桃工藝品、豐寧剪紙、絲織掛錦、根雕、瓷雕、字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工藝美術品。有著不同風格的民族藝術人才,承德市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6人,工藝美術家30餘人,他們作品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被海內外所收藏。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央政府贈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紀念品中就有核桃製作的珍品。早在西元1778年,乾隆皇帝曾用核桃製品作為“驅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並將精品擺放在帝王神龕之上。承德的工藝品是集藝術性、實用性、收藏性於一身的高檔民族手工藝產品。

承德還有很多景點可以去玩一玩的,如果您想要獲取更多的、更詳細的,景點相關的免費智慧導遊,搜索meibanlu,進行關注。

有什麼值得遊玩的景點,特色小吃什麼的,網友們可以暢所欲言,幫小編查漏補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