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個國家都有控糖招兒!加拿大、美國、日本、德國的好方同樣也適合你~

專家簡介:

陳世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留美訪問學者。

擅長:糖尿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單純性肥胖症;橋本氏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等。

出診時間:週二下午、週五下午

飲食、運動、用藥、監測、健康教育與心理改善,這“五駕馬車”一直都是世界通用的控制糖尿病的良方。除此以外,每個國家在如何控制好糖尿病方面還有各自的絕招兒。

加拿大:糖友組團挑戰自我

加拿大總人口約3600萬,其中約有900萬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為了控制糖尿病,早在2000年,加拿大糖尿病學會就開始組織了“糖尿病團隊(Team Diabetes)”活動,號召廣大的糖尿病患者“組團挑戰自己”。

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跑步、遠足、騎自行車、有氧操等,團隊的工作人員還會將糖尿病患者組織起來,宣傳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識,並為糖尿病醫療、保健活動募集志願者、擴大影響和籌措資金。

另外,由糖尿病聯合會等機構舉辦的“控糖講座”會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專門的“控糖食譜”,糖尿病患者按照食譜攝入規定的品種、數量食物,並輔以適量運動,以達到控糖效果。

專家解讀:“眾人拾柴火焰高”,群體性活動可以幫助大家樹立戰勝糖尿病的信心和決心。“組團”不是目的,而是要給廣大糖友提供一個共同學習、相互借鑒和交流的機會,至於活動形式,

可以不拘泥。其實,在我國很多城市,類似於“組團”學習的互動交流已經很普及,最常見的如糖尿病俱樂部或糖友家園等等,實際效果很好,大家都是自願集結,必要時也邀請專科醫生做一些糖尿病防治方面的講座。凡參加過糖友俱樂部的糖友都有一個共同體會是:每次都有新收穫、新體驗。

加拿大在防治糖尿病方面,還專門推出控糖食譜,可以幫助糖友管理好自己的飲食。

在中國,類似這樣的控糖食譜已經不少,專門介紹控糖食譜的書籍也非常多,有的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容易學習和掌握,比如教您怎麼選擇適合的主食、副食?三餐飲食如何恰當分配等等。有需要或感興趣的糖友可以在家裡備上一本,便於學習或隨手翻閱。

美國:防控重點放在青少年身上

美國糖尿病教育者協會(AADE)曾表示,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而青少年恰恰缺乏自控能力,在這方面就更需要大人的有效引導。因此,美國糖尿病教育者協會的“國家糖尿病教育計畫”中,50%的資源配置給糖尿病預防,40%的資源配置給糖尿病控制,而治療保健方面則只占10%的資源。預防與控制,尤其青少年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解讀:美國把防治糖尿病重點聚焦在青少年人群,這是很有前瞻性的衛生決策。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親少年往往缺乏自控能力,如果患上糖尿病,其自我血糖管理的難度較大,效果也差,這就需要積極引導和關心。“七分靠自己,三分靠大夫”,提升自我血糖管理能力是血糖達標的關鍵要素之一,而糖尿病健康教育則是讓青少年糖友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健康宣教做得好,這些年輕糖友們才有提升對血糖的自我血糖管理能力,讓知識成為保護他們的鎧甲。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發病已越來越年輕化,及早篩查和發現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就可以在早期對他們進行糖尿病防控知識的普及和教育,,讓潛在的糖尿病人群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在我國,隨著糖尿病發病的年輕化,已經從國家層面上調整糖尿病防控策略,即是糖尿病防控關口和重心已經前移。

日本:回歸傳統飲食

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是個長壽之國,然而,在百歲老人頻出的前些年,日本的糖尿病發病率也曾一度增高。因此,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自覺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的日式料理為主,多吃魚肉和蔬菜,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已經控制在6克以內。這就使得中青年人中患糖尿病的人數直線下降,患病率由36%下降到15%,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少。

專家解讀:日本糖尿病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這得益於他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注重飲食結構調整,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飲食攝入,同時加強運動鍛煉,這無疑是有益於健康的。現代文明社會,人們攝入了過多食物,其所含熱量遠遠超過身體每天的需要量,熱量攝入和消耗嚴重不平衡,過剩熱量以脂肪形式存儲在體內,導致了肥胖,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的堆積為後期可能進展糖尿病埋下了巨大隱患。因此,宣導科學、合理飲食,對於預防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有積極意義。經濟發展了,國民的健康素養也正逐步提高,宣導“健康飲食,綠色出行”已蔚然成風,這是可喜現象。大多數家庭調整飲食結構,減少外出就餐,避免過多地攝入大魚大肉,這些都和日本調整飲食結構的做法不謀而合。

德國:徵稅敦促減肥

根據德國人體重情況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中肥胖者占13.7%,超重者占36.4%,這兩項加起來,德國成年人有一半超重和肥胖,他們得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6倍。

其實,早在2007年,德國就已經成為歐盟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政府每年在肥胖病的治療上要花費約160億歐元,這對於經濟低迷的德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德國薩克森州保守派議員范德維茲曾提出,應該向體重超標的人徵收“肥胖稅”。因為,肥胖主要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它給醫保系統帶來了負擔,這樣做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發生。

專家解讀:德國有超過一半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國,超重、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人開始關係自己的體重,常常忽視了超重和肥胖背後的隱患,這是需要警醒的。肥胖、超重可能導致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動脈硬化、胰島素抵抗、糖調節異常、多囊卵巢綜合症等,這些都是一個個危險炸彈,積累到一定程度隨時可能引爆。所以,德國對超重、肥胖人群進行集中管理,把減重減肥寫入國家健康管理計畫中,包括以徵稅的方式督促國民主動減重,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但它卻都是為老百姓的健康著想。

當然,納稅不是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喚起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養,提高防病能力。

總之,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五駕馬車,同等重要。不斷的學習是獲取糖尿病防控知識的主要途徑,借鑒交流是獲得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只要糖友們永遠保持一顆陽光快樂、積極向上的心,管理和控制好血糖將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兒。

本文由健康時報記者毛圓圓采寫

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解讀:美國把防治糖尿病重點聚焦在青少年人群,這是很有前瞻性的衛生決策。青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親少年往往缺乏自控能力,如果患上糖尿病,其自我血糖管理的難度較大,效果也差,這就需要積極引導和關心。“七分靠自己,三分靠大夫”,提升自我血糖管理能力是血糖達標的關鍵要素之一,而糖尿病健康教育則是讓青少年糖友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健康宣教做得好,這些年輕糖友們才有提升對血糖的自我血糖管理能力,讓知識成為保護他們的鎧甲。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發病已越來越年輕化,及早篩查和發現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就可以在早期對他們進行糖尿病防控知識的普及和教育,,讓潛在的糖尿病人群通過調整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在我國,隨著糖尿病發病的年輕化,已經從國家層面上調整糖尿病防控策略,即是糖尿病防控關口和重心已經前移。

日本:回歸傳統飲食

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是個長壽之國,然而,在百歲老人頻出的前些年,日本的糖尿病發病率也曾一度增高。因此,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自覺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的日式料理為主,多吃魚肉和蔬菜,人均每天食鹽攝入量已經控制在6克以內。這就使得中青年人中患糖尿病的人數直線下降,患病率由36%下降到15%,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少。

專家解讀:日本糖尿病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這得益於他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注重飲食結構調整,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飲食攝入,同時加強運動鍛煉,這無疑是有益於健康的。現代文明社會,人們攝入了過多食物,其所含熱量遠遠超過身體每天的需要量,熱量攝入和消耗嚴重不平衡,過剩熱量以脂肪形式存儲在體內,導致了肥胖,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的堆積為後期可能進展糖尿病埋下了巨大隱患。因此,宣導科學、合理飲食,對於預防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有積極意義。經濟發展了,國民的健康素養也正逐步提高,宣導“健康飲食,綠色出行”已蔚然成風,這是可喜現象。大多數家庭調整飲食結構,減少外出就餐,避免過多地攝入大魚大肉,這些都和日本調整飲食結構的做法不謀而合。

德國:徵稅敦促減肥

根據德國人體重情況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中肥胖者占13.7%,超重者占36.4%,這兩項加起來,德國成年人有一半超重和肥胖,他們得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6倍。

其實,早在2007年,德國就已經成為歐盟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政府每年在肥胖病的治療上要花費約160億歐元,這對於經濟低迷的德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德國薩克森州保守派議員范德維茲曾提出,應該向體重超標的人徵收“肥胖稅”。因為,肥胖主要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它給醫保系統帶來了負擔,這樣做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發生。

專家解讀:德國有超過一半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國,超重、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人開始關係自己的體重,常常忽視了超重和肥胖背後的隱患,這是需要警醒的。肥胖、超重可能導致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動脈硬化、胰島素抵抗、糖調節異常、多囊卵巢綜合症等,這些都是一個個危險炸彈,積累到一定程度隨時可能引爆。所以,德國對超重、肥胖人群進行集中管理,把減重減肥寫入國家健康管理計畫中,包括以徵稅的方式督促國民主動減重,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但它卻都是為老百姓的健康著想。

當然,納稅不是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喚起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健康素養,提高防病能力。

總之,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五駕馬車,同等重要。不斷的學習是獲取糖尿病防控知識的主要途徑,借鑒交流是獲得信心和力量的源泉。只要糖友們永遠保持一顆陽光快樂、積極向上的心,管理和控制好血糖將不再是一件很難的事兒。

本文由健康時報記者毛圓圓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