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運河生態林場計日程功

三月十日,市委書記陳勇與運河經濟開發區幹部群眾在大運河生態林場義務植樹。

記者 王志偉 攝

三月十七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到大運河生態林場調研並參加義務植樹。記者 王志冕 攝

運河經濟開發區林業規劃佈局圖

春風和煦,萬物復蘇。運河經濟開發區鐘辛莊西側的大運河生態林場,剛栽種不久的刺槐、國槐等樹苗猶顯稚嫩,但成方連片的陣勢頗為震撼。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一道壯觀的生態屏障,猶如一道篩檢程式,“淨化”工業企業對主城區環境的影響。

眾所周知,運河經濟開發區是德州的老城區、老工業區、老商貿區。多年來,生態文明欠帳較多,

生態環境品質亟待提高,生態修復一直是群眾熱切期盼的事情。

群眾有所求,政府有所應。陳飛市長的講話擲地有聲: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堅守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以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解決,一年接著一年幹,總有迎來綠水青山的那一天!

優化生態環境、建設城市森林,與重工業區形成有效的生態間隔,

大運河萬畝生態林場呼之欲出。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3月10日的德州乍暖還寒,大運河生態林場卻一派熱火朝天。在這裡,市四大班子成員、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運河經濟開發區的幹部群眾精心栽下了一棵棵樹苗。“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陳勇書記殷切地囑託當地幹部群眾,

“下大氣力補齊生態短板,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生活方式。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運河經濟開發區生態修復擺在了重要位置,“重點實施運河開發區生態修復三年規劃,啟動建設德州大運河生態林場和西陳溝濕地公園,3年內在運河開發區成方連片造林7500畝,今年啟動種植3100畝,建設城市森林,與重工業區形成有效的生態間隔。 ”

如今,政府工作報告的規劃正變為現實。

鱗次櫛比,甚為壯觀,這是記者對大運河生態林場的第一印象。 3年後,這裡將是一片林木蔥蘢、芳草遍地。

根據規劃,德州大運河生態林場專案總體目標是成方連片、長期存續、效果鮮明,核心是提高綠地數量,形成生態屏障,優化生態環境。“專案規劃為‘兩帶三區’,‘兩帶’即運河生態林帶和西陳溝生態林帶,‘三區’是西南汙處企業隔離林區、中部企業降塵林區和西北防風林區(魯冀邊界防護林區),面積分別為3100畝、1500畝、2900畝,合計7500畝,總投資4.3億元,建設期3年。”運河經濟開發區農辦主任李占華介紹。

今年秋天,占地3100畝的西南汙處企業隔離林區綠化任務就要完成。

針對如此大規模的林木種植,德州捨得投入真金白銀引來專業力量。目前,德州大運河生態林場一期1500畝工程項目已經完成設計採購施工招標,引進的北京鑫地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已進駐現場,這個以環境生態治理為核心產業的公司,將在3年內對苗木進行細緻管理。

“這是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援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京津冀南部生態功能區,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建設生態綠網。

陳飛市長則把建設大運河生態林場定位為緩解運河經濟開發區生態環保壓力,積累地區發展後勁的重要舉措。他強調,這是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必然要求。

建設大運河生態林場,僅一期工程鐘辛莊就有1000多人口需要搬遷。

一般來說,整村搬遷是城鎮化的必然。而搬遷為生態建設讓路,這在德州尚屬首次。不僅如此,搬遷的鐘辛莊百姓,無不對大運河生態林場建設拍手叫好。“此次搬遷,區裡給了優厚的安置條件,在安置房建好前,每月每戶還發放600元租房補貼。得知這次搬遷是為了建設生態林場,大家都鉚足了勁支援政府工作。 ”鐘辛莊村委會主任李希文說。

鐘辛莊村周邊有電廠、垃圾處理廠、污泥處理廠等5家企業,每到夏天,村民在家都能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隨著搬遷,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定要讓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得見藍天白雲。 ”陳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達這樣的決心。

王會安今年62歲,作為鐘辛莊的老村民,他怎麼也沒想到,村裡拆遷來得如此之快。“我們也想過沾沾城鎮化建設的光,住新樓,要不是建設萬畝生態林場,我們還得繼續住在平房裡。 ”

王會安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家。整個家庭的7畝地流轉給區裡,每畝每年租金1500元。之前,王會安老兩口有兩套平房,兩個兒子分別有一套平房。這次拆遷安置,他們一家共獲得4套安置房。“沒想到臨老身價更高了。 ”說到這裡,王會安滿足地笑了。

現在,像王會安一樣,村民們不但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且搖身一變成了市民。

截至目前,占地2000多畝的鐘辛莊村現在三分之二已經拆遷,村民的土地也全部流轉出去,未來,他們原來的村址將成為一片綠樹的海洋。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

在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上作報告時,陳勇同志堅定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問責,堅決落實生態環保責任終身追責制。

基於這樣的發展思維,運河經濟開發區向全區提出生態文化興城、綠色產業強區、全面小康惠民的工作要求,重點抓好生態修復、綠色工業、商貿提升、老城改造、文化旅遊、社會民生等6項重點工作,傾力打造“中心城區西部生態屏障”和協同發展重要增長極。“工業要發展,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運河經濟開發區將集全區之力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運河經濟開發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秀鵬說。

不止大運河生態林場,事實上,運河經濟開發區正在謀篇佈局大文章:“十裡花廊、百草家園、千頃濕地、萬畝林場。 ”生態建設朝著“城市園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水域林濕化、農田林網化、市域全綠化、國土生態化”的目標全面邁進。

未來,運河經濟開發區將把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遵循,以生態修復統領整體工作,堅持發展經濟必優先考慮生態效益,建設城市必優先謀劃生態建設,改善民生必優先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構築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走出具有運河特色的生態建設道路,打造全國老舊城區、老工業區、老商貿區生態修復經典模組。

地處華魯恒升和華能德州電廠兩大企業之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西陳溝濕地公園就在這裡。

運土車來回穿梭,工人有條不紊地忙碌,今年5月,西陳溝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就要建成了。專案主要安排5項建設內容,即河道清淤疏通工程、生態濕地修復工程、景觀道路建設工程、綠化工程、景觀亮化工程,河道規劃總長度2.7公里,建設人工濕地21萬平方米。建成後的西陳溝濕地公園,通過生態涵養水源,將調節城市氣候、緩解工業園區的熱島效應,降解水體有害物質。

西陳溝濕地公園建成後,將與重工業區形成一道生態間隔。隨著3年生態修復的全面啟動,不久的將來,一道生態屏障將矗立在德州大地上。

□本報記者 尹濱 朱代軍 高紅岩 本報通訊員 姜玲燕 馬靜

面積分別為3100畝、1500畝、2900畝,合計7500畝,總投資4.3億元,建設期3年。”運河經濟開發區農辦主任李占華介紹。

今年秋天,占地3100畝的西南汙處企業隔離林區綠化任務就要完成。

針對如此大規模的林木種植,德州捨得投入真金白銀引來專業力量。目前,德州大運河生態林場一期1500畝工程項目已經完成設計採購施工招標,引進的北京鑫地園林集團有限公司已進駐現場,這個以環境生態治理為核心產業的公司,將在3年內對苗木進行細緻管理。

“這是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援山東德州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京津冀南部生態功能區,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建設生態綠網。

陳飛市長則把建設大運河生態林場定位為緩解運河經濟開發區生態環保壓力,積累地區發展後勁的重要舉措。他強調,這是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建設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必然要求。

建設大運河生態林場,僅一期工程鐘辛莊就有1000多人口需要搬遷。

一般來說,整村搬遷是城鎮化的必然。而搬遷為生態建設讓路,這在德州尚屬首次。不僅如此,搬遷的鐘辛莊百姓,無不對大運河生態林場建設拍手叫好。“此次搬遷,區裡給了優厚的安置條件,在安置房建好前,每月每戶還發放600元租房補貼。得知這次搬遷是為了建設生態林場,大家都鉚足了勁支援政府工作。 ”鐘辛莊村委會主任李希文說。

鐘辛莊村周邊有電廠、垃圾處理廠、污泥處理廠等5家企業,每到夏天,村民在家都能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隨著搬遷,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定要讓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得見藍天白雲。 ”陳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達這樣的決心。

王會安今年62歲,作為鐘辛莊的老村民,他怎麼也沒想到,村裡拆遷來得如此之快。“我們也想過沾沾城鎮化建設的光,住新樓,要不是建設萬畝生態林場,我們還得繼續住在平房裡。 ”

王會安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家。整個家庭的7畝地流轉給區裡,每畝每年租金1500元。之前,王會安老兩口有兩套平房,兩個兒子分別有一套平房。這次拆遷安置,他們一家共獲得4套安置房。“沒想到臨老身價更高了。 ”說到這裡,王會安滿足地笑了。

現在,像王會安一樣,村民們不但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且搖身一變成了市民。

截至目前,占地2000多畝的鐘辛莊村現在三分之二已經拆遷,村民的土地也全部流轉出去,未來,他們原來的村址將成為一片綠樹的海洋。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

在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上作報告時,陳勇同志堅定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肅問責,堅決落實生態環保責任終身追責制。

基於這樣的發展思維,運河經濟開發區向全區提出生態文化興城、綠色產業強區、全面小康惠民的工作要求,重點抓好生態修復、綠色工業、商貿提升、老城改造、文化旅遊、社會民生等6項重點工作,傾力打造“中心城區西部生態屏障”和協同發展重要增長極。“工業要發展,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運河經濟開發區將集全區之力開展生態修復工作。 ”運河經濟開發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秀鵬說。

不止大運河生態林場,事實上,運河經濟開發區正在謀篇佈局大文章:“十裡花廊、百草家園、千頃濕地、萬畝林場。 ”生態建設朝著“城市園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水域林濕化、農田林網化、市域全綠化、國土生態化”的目標全面邁進。

未來,運河經濟開發區將把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遵循,以生態修復統領整體工作,堅持發展經濟必優先考慮生態效益,建設城市必優先謀劃生態建設,改善民生必優先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構築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走出具有運河特色的生態建設道路,打造全國老舊城區、老工業區、老商貿區生態修復經典模組。

地處華魯恒升和華能德州電廠兩大企業之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西陳溝濕地公園就在這裡。

運土車來回穿梭,工人有條不紊地忙碌,今年5月,西陳溝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就要建成了。專案主要安排5項建設內容,即河道清淤疏通工程、生態濕地修復工程、景觀道路建設工程、綠化工程、景觀亮化工程,河道規劃總長度2.7公里,建設人工濕地21萬平方米。建成後的西陳溝濕地公園,通過生態涵養水源,將調節城市氣候、緩解工業園區的熱島效應,降解水體有害物質。

西陳溝濕地公園建成後,將與重工業區形成一道生態間隔。隨著3年生態修復的全面啟動,不久的將來,一道生態屏障將矗立在德州大地上。

□本報記者 尹濱 朱代軍 高紅岩 本報通訊員 姜玲燕 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