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長春醫院應急用血嚴重告急 市中心血站呼籲無償獻血

25日上午,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輸血科門外,一名外地主動脈夾層瘤患者家屬因為沒血可以輸,著急地直跺腳。

“真怕出現交通事故等危急情況的患者,因為這樣的患者來緊急搶救,

我們都沒有足夠的血提供……”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工作人員焦急地說。

進入7月份以來,由於持續高溫、強降雨天氣以及正值暑假期間等因素的影響,市民街頭獻血量明顯減少。目前長春市中心血站血液庫存量持續下降。各類型血液,特別是O型血液庫存缺口較大。

7月25日,吉網、吉刻APP記者瞭解到,目前長春市各大醫院因血液不足而需要等待手術的患者不再少數。許多患者因為醫院血液庫存不足,

不得不延期手術。

7月25日,吉網、吉刻APP記者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輸血科內的儲血冰箱看到,存放A、B、O、AB四種血型的儲血冰箱幾乎是空空的景象,打開存放O型血的冰箱門,裡面的存血僅有5袋。

“以前從來沒有過用血如此緊張的情況,

我們現在連應急用血都保障不了。”據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輸血科負責人介紹,以往血液庫存正常的時候,每天各血型冰箱內都有80個單位存血,應急狀態的時候也有50個單位,到了極低庫存的時候,血液存量也有30個單位,但現在出現用血緊張情況後,血液庫存只有10多個單位。

據瞭解,目前長春各大醫院只能保證急危重症、孕產婦等用血,對於一些沒有生命危險的擇期手術,

也只能是採取等待的辦法。另外,由於該院是吉林省臨床輸血品質控制中心,為節約用血,該院也啟動自體輸血做法,來緩解用血緊張。

自體輸血就是手術前,先采患者一部分血保存起來,手術時再回輸到體內。這既不用化驗血型,也不必擔心使用他人血液傳染疾病。但是,有些體弱的病人卻不能用這個辦法。特別是對於急危病重患者,自體輸血無法實現。

據瞭解,為了緩解用血緊張,

一些醫院的醫護人員也都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中。

據長春市中心血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毫升—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毫升—400毫升,恰好是人體記憶體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的血液量,不會影響血液在人體中的工作。同時,血液中的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人體內每天約有1/120的紅細胞衰老、死亡,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約7天—14天,

血小板的壽命更短,約7天—9天。即便不獻血,人體血液也在不斷進行自身更新。獻血200毫升—400毫升後,人體很快就會得到補充,促進新陳代謝,不會影響健康。如此看來,無償獻血不僅能幫助他們與病情危難,對於自身也是有益而無害。

長春市中心血站發出呼籲: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希望廣大愛心人士和單位,前往采血點、愛心獻血屋、流動采血車參加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緩解臨床用血緊張。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艾靈

奉獻愛心,緩解臨床用血緊張。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