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學校正式揭牌

本報3月23日訊(記者 段學虎 通訊員 布乃濱) 3月22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學校揭牌儀式在東營舉行。

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全國鳥類環志中心、澳大利亞涉禽研究會等相關機構的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大院校的專家、學者,各濕地保護區負責人50余人參加了揭牌儀式。隨著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學校的設立,將為入海口沖國家5A景區提供良好的條件。該所濕地學校也是省內第二所濕地學校。

在揭牌儀式上,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濕地學校可以與中國濕地學校網路成員交流濕地保護管理經驗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國內國際專家、學者等師資力量,組織開展專業培訓和實踐教育,全面提升我區保護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此舉也是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黃河三角洲濕地是我國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形成、發展和演化的最佳場所和天然實驗室;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上候鳥重要的遷徙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具備了成立濕地學校的得天獨厚的濕地資源,是成立濕地學校的天然大課堂和優良的野外實踐基地”。

在保護區成立黃河口濕地學校,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充分利用中國濕地學校網路這一平臺,加強國內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東營市在全國乃至東南亞地區的知名度、社會影響力和生態文明形象。

成立濕地學校,對於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幸福新東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

濕地學校的建立,有利於引導遊客走進濕地課堂,把生態保護的理念引入旅遊過程,豐富旅遊內容,提升旅遊的品質和水準,為爭創5A景區提供有利條件。

據悉,濕地學校是由“亞洲濕地周——濕地與兒童”發展而來,主要目的是開展濕地生態環境教育,為濕地科學研究提供平臺,促進東北亞地區濕地教育資訊交流,建立遠東濕地教育網路。2004年12月,中國首家濕地學校落戶江蘇大豐,

目前,中國已有9個省區建設了19所濕地學校,本次成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學校為省內第二所濕地學校,另外一所位於青島市。

在揭牌儀式上,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被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學校聘為名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