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行萬步真的能養生嗎?小心傷膝又傷骨!知道這些,才能讓你越走越健康~

可以說,走路是一項簡單而又免費的運動方式,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

走路百利而無一害。可真是這樣嗎?小編要嚴肅地告訴你,不是的!

看看這些走出來的病

走出來的滑膜炎

54歲的劉先生想通過暴走減肥,每天走的步數都在15000以上,沒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關節滑膜炎!

日行2萬步,膝關節積液

日走3萬步,

斷了大腿骨

還有一位60多歲的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剛開始鍛煉有點腰酸背痛沒在意,但走了半個月後,每次站起來都覺得右邊大腿根部疼痛,還以為只是扭傷了,依舊撐著沒到醫院去。後來越來越疼才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腿的骨頭“走斷了”!

看見了不,這都是些走出來的病!但你不要被嚇住了哦,走之前先瞭解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很重要滴,因為這樣就能避免“走路走出病”~

做好這5點,走路效果翻倍不生病

很多人有疑問:我天天堅持走,每天走的距離還老長,都堅持了大半年,但是為什麼一點效果都沒有?

走路走不對,當然是沒什麼效果了。要想效果翻倍,那你要注意5點~

1

每天走10000步?

那些規定員工每天走10000步的公司,

從醫學角度看規定是不錯的。但是,年齡偏大一點的人怎麼能和一群年輕人一樣呢?中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步數可以稍微減少一些,平均每天步行6000步就差不多了。

記住:你可以在剛開始走路前少走一點,循序漸進,然後在半年內逐漸達到以上總量。

2

步行有姿勢,你擺對沒?

也許你會笑,就走個路我還不會嗎?還別說,很多人姿勢擺不對,走起來很傷身。

基本姿勢:人體稍微前傾,

身體重心隨腳後跟-腳外側-小腳趾-大腳趾順序移動,整個腳掌均勻受力。

昂首挺胸,步伐幅度較大,手臂彎曲、前後擺動,讓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也得到鍛煉。

3

合適的裝備,也很重要

有雙適合走路的鞋子很重要。鞋的重量應小於體重的1%,

後跟與地面夾角為20~30度;前部寬鬆、柔軟、有彈力、透氣。衣服寬鬆、透氣和吸汗。

推薦:幾個走法,用好不吃虧

倒走

在安全的地方倒走,或在一段路上正走然後原路倒走。速度不要快,起到緩解腰腿痛的作用。

斜坡走

找段坡路(15~30度),正面向上走,可快可慢,根據自身感覺;原路下坡走到原點,繼而慢速倒著上坡走,腿部和腰背的後群肌肉參與用力。

距離以10米或20米為一組距離,每天3~5組,逐漸增加組數,自我感覺後部肌肉略有酸痛感,便有效果。

自我感覺後部肌肉略有酸痛感,便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