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見證清朝衰落和滅亡的白虹刀,其命運決定清朝必亡

白虹刀,道光皇帝禦制寶刀,道光二十九年特賞六皇子奕䜣。據《清史稿·列傳八》記載:“恭忠親王奕䜣,宣宗第六子。與文宗同在書房,肄武事,共制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賜以名,

槍曰棣華協力,刀曰寶鍔宣威,並以白虹刀賜奕䜣。”

西元1853(咸豐三年)年9月,太平天國北伐軍兵逼畿南,咸豐帝命奕䜣“署領侍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奉旨仍佩先帝生前所賜白虹刀,以示隆重。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奕䜣也算沒有愧對白虹寶刀。

奕䜣過世後,其孫愛新覺羅·溥偉承襲恭親王,白虹刀也落入其手。光緒帝臨終前,讓攝政王載灃殺掉袁世凱,這件事要繞過慈禧,又要殺的合法,溥偉便提出用擁有“尚方寶劍”威力的白虹刀殺掉袁世凱。但由於清朝內部一時猶豫,袁世凱沒有殺成。

1922年,白虹刀隨溥偉搬至大連。據溥偉兒子在《我所知道的溥儀》中回憶:記得小時候,這把刀就在大連的家中收藏著。我們家就住在海邊,可能是潮氣太大,刀上長滿了鏽,這和清末時期乾清門的侍衛帶的刀差不多,都是鏽的拔不出來。”

昔年“寶鍔宣威”,被視為聖物的白虹刀,在親王子弟手中居然銹蝕地不能出鞘。乾隆皇帝曾有明訓,下馬必亡。一個尚武並從馬背得天下的民族,其子弟竟然連刀都拔不出鞘。大清滅亡的理由縱有千百種,單從白虹刀的命運也可看出大清必亡!下馬必亡,道理亙古不變,凡我中華愛國尚武之人,

必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