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貝,相信你是最棒的”,但你真的相信嗎?

往往

創造出

美好的境界

信賴

很多人都有一種感受——就算自己成年了、成家立業了,可在父母眼裡,自己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如今自己也為人父母了,是否也是這樣看待你的孩子呢?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的父母這般關注親子教育,而鼓勵教育則是現在被大家所推崇的一種教育方式,“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便成為鼓勵教育的一句代表語,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家長會在各種場合鼓勵孩子,“寶貝,爸爸(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

”不可否認,孩子的確需要鼓舞,可很多家長們只是在口頭上表示相信孩子,而不是從內心去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

“相信你最棒”

就是真的相信孩子了嗎?

我們對孩子的信任並不是取決於“相信你是最棒的”,而是在日常點滴生活中,對孩子的接納、鼓勵與放手。

父母會在不自覺中對孩子的生活採取包辦的形式,而當孩子有意向自己完成,可家長覺得孩子還沒辦法獨立完成時,便會冒出那句“寶貝,你還小,還不可以哦”,其實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的那句“你是最棒的”虛假無比。

有心理研究調查顯示,

90%的高中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都是由父母所抉擇的。一種情況是孩子感到迷茫,不知選何種大學,何種專業?也不知道自己未來要過怎樣的生活,只能依靠父母決定;另一種卻是哪怕孩子有一點想法,心疼孩子的家長也會扼殺在搖籃裡,比如說“報什麼省外大學呀,那麼遠,回來一次多不方便呀,短假都不能回來,還有萬一你在學校需要什麼説明,我們怎麼能第一時間趕到呢,
先報省內的,省外的放後面。”,孩子只能默默地改了志願。這兩種情況最終都是一樣的結果,就是聽從父母的建議與安排。

過分督促

會扼殺了孩子的成長動力

或許我們也做了不少這樣的事吧?追著孩子給他添加衣服,強迫孩子多吃幾口飯,鬧鈴似地督促孩子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的錯誤“姿勢”,你中招了嗎?》 ,具體可直接點擊查看),提醒孩子與遇到的鄰居打招呼等等。

是的,許多人認為這是家長教育的義務,可如果方式過了,則是過度關注了。

很多時候,家長就像孩子童年生活中的一個尖叫鬧鐘,時刻督促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要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去行事,我們便一刻不停地在孩子耳邊督促絮叨。

督促孩子有時候未必是好事,比如說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吧,難道孩子自己不會起床嗎?家長不停地催著孩子起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依賴,不會自己起床了,還會養成賴床的習慣。讓孩子學會按照上學時間安排入睡、起床、吃早餐、外出上學的時間,這個很重要。如果孩子起晚了,讓他自己承擔遲到帶來的批評和懲罰,在懲罰中學會承擔後果。

強權干涉

會讓孩子失去自信

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強權干涉,表面上看是過度呵護,但其實這會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差,沒有自主權;往更深層次挖入,父母的包辦行為會導致孩子心智發展緩慢,沒有力量感,甚至會不自信。

其實孩子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在培養自己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增強對周圍世界的掌控能力,家長的過度幫助只會讓孩子被動地接受既得成果,孩子並沒有享受到由努力獲得結果的過程,漸漸地對自己也越來越沒有信心,因為他沒有嘗試過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做得好。

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要讓孩子再重複著我們的童年故事,生活中的允許與接納、行動中的信任與放手,勝過一萬遍空洞、看起來虛偽的“寶貝,你是最棒的”。從相信孩子開始,讓他們帶著我們的信任一步一步越走越遠。

速課網V3.0.0升級上線!歡迎探索PPT轉化H5新玩法!

優秀教師擁有的50個習慣,敢不敢進來測測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再看小時候的課文,發現裡面全是人生!

比如說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吧,難道孩子自己不會起床嗎?家長不停地催著孩子起床,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依賴,不會自己起床了,還會養成賴床的習慣。讓孩子學會按照上學時間安排入睡、起床、吃早餐、外出上學的時間,這個很重要。如果孩子起晚了,讓他自己承擔遲到帶來的批評和懲罰,在懲罰中學會承擔後果。

強權干涉

會讓孩子失去自信

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強權干涉,表面上看是過度呵護,但其實這會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差,沒有自主權;往更深層次挖入,父母的包辦行為會導致孩子心智發展緩慢,沒有力量感,甚至會不自信。

其實孩子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在培養自己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增強對周圍世界的掌控能力,家長的過度幫助只會讓孩子被動地接受既得成果,孩子並沒有享受到由努力獲得結果的過程,漸漸地對自己也越來越沒有信心,因為他沒有嘗試過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做得好。

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要讓孩子再重複著我們的童年故事,生活中的允許與接納、行動中的信任與放手,勝過一萬遍空洞、看起來虛偽的“寶貝,你是最棒的”。從相信孩子開始,讓他們帶著我們的信任一步一步越走越遠。

速課網V3.0.0升級上線!歡迎探索PPT轉化H5新玩法!

優秀教師擁有的50個習慣,敢不敢進來測測你做到了幾個?

長大後再看小時候的課文,發現裡面全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