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健林的輕資產戰略到底是啥?連萬達廣場也逃不掉被賣的命!

7月25日一早,有關“王健林賣掉萬達廣場,朱孟依接盤”的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

在賣掉13個文旅城、77家酒店資產後,萬達又要出售核心資產——萬達廣場?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查詢工商資料發現,

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和江蘇鹽城萬達廣場已悄然易主。其中,南昌西湖萬達廣場的接盤者為珠江人壽。而大約五年前成立的珠江人壽,通過持股者,確實與合生創展董事局主席朱孟依的親屬。

兩個未開業廣場也被“轉型”

南昌西湖萬達廣場開業至今,還不到一個月。

據萬達集團資訊,今年6月23日,南昌西湖萬達廣場開業。隨後,7月5日,該廣場的經營範圍、投資人、法定代表人就出現變動。

除了南昌西湖萬達廣場,據接近珠江人壽人士證實,珠江人壽目前還“接”下了另外兩家“萬達系”資產。

這兩處資產系大同萬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崇州萬達廣場置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均為1000萬,由珠江人壽100%持股,法人代表汪利,分別持有大連、崇州兩個萬達廣場專案。

據公開信息,四川崇州萬達廣場將於9月1日開業,大同萬達廣場則將於10月20日開業。

萬達集團回應稱,

南昌西湖萬達廣場屬於萬達的直投項目,也就是說,在項目簽約之時就確定了物業的產權屬於珠江人壽所有,現在建成了就把產權移交給了珠江人壽。這屬於萬達的輕資產轉型專案。

“接盤俠”都是金融機構

巧合的是,本次被傳聞出售的兩個萬達廣場,接手的都是金融機構。

再看鹽城萬達廣場,其於今年4月17日也出現股東變更,接盤方是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從齊界變成張開誠。

根據天眼查查詢獲悉,通過信託計畫易主萬達廣場的不止一家。

據悉,中信信託分別通過柳南萬達廣場股權投資信託、棗莊萬達廣場股權投資信託和焦作萬達廣場股權投資信託等信託計畫持有柳南萬達廣場、棗莊萬達廣場及焦作萬達廣場等商業廣場的100%股權。

這幾家萬達廣場的股權變更時間分別為:2017年1月18日、2017年4月11日和2017年4月20日。

此外,民生信託則是通過成立“至信316號萬達廣場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畫”來持有五個商業廣場的股權,

即北海萬達廣場、撫州萬達廣場、九江萬達廣場、雅安萬達廣場、遼陽萬達廣場。

19家萬達廣場集中減資

據報導,除了上述兩地的萬達廣場,萬達商業今年還對部分萬達廣場有限公司進行大幅度減資。

2017年5月9日至6月29日,全國19家萬達商業項目公司——各地的萬達廣場投資公司集中進行了減資,註冊資本金由原先最高24億元,

最低9000萬元,統一減至5000萬元。

根據工商資訊顯示,這20家萬達廣場有限公司的減資幅度比較大,其中有9家萬達廣場註冊資本減幅超過90%。減幅最大的是“唐山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其註冊資本從24億元減少到0.5億元。

此外,這些分散于各地的萬達廣場,基本都已經處於開業運營狀態。

今日相關媒體提到,由於這些萬達廣場已經運轉起來,帳面上的資金可能已經完全可以覆蓋運營成本,甚至有不少盈餘,那麼通過減資,股東可以將減掉的註冊資本金拿回總部使用。

對於萬達廣場大幅減資的原因,有媒體援引分析稱,可能是被有關行政機關勒令減少註冊資本。今年6月份,媒體曾披露中國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排查萬達的授信和債務融資風險。

結合萬達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對專案公司進行減資,或許也能緩解萬達的資金壓力。

上述保險業內人士推測,“雖然三處萬達廣場所有權變更在了珠江人壽的名下,但運營權可能還屬於萬達集團。萬達雖然目前缺錢,但在商業運營這塊業務上,王健林不可能放棄,如果真的放棄了,那麼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再者,多年來,萬達在商業運作上已經頗有經驗和能力,徹底放手讓其他金融公司去操作,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

“萬達出品,別人拿錢”

上述萬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所謂輕資產模式就是用別人的錢投資萬達廣場,而由萬達輸出品牌管理。根據統計,目前已開業的205個萬達廣場中有31個是輕資產專案,占比約15%。

兩年前,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即“萬達商業”)與光大安石、嘉實基金、四川信託及快錢公司簽署投資框架協定,4家機構擬投資240億元,建設約20余座萬達廣場。這在當時被視作是萬達輕資產化模式的啟動。

那麼,什麼樣的萬達廣場才是“別人出錢,萬達出品”呢?

在2016年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提到,2016年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已有21個屬於輕資產。2016年第4季度,萬達商業與中信信託、民生信託、富力集團等簽約90個萬達廣場,投資合同達1050億元。

而萬達之後的目標是:2017年至2019年,每年開業交付30個萬達廣場給投資方,淨租金雙方分成。

王健林把這種輕資產模式稱之為“投資類萬達廣場”。

而他所說的萬達輕資產化模式,還有另一種——“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淨租金雙方7:3分成。

萬達方面進一步指出,未來,萬達的輕資產專案將越來越多。目前2017年計畫投資的近50個萬達廣場中,超過70%都是輕資產,此次這種直投專案的移交屬於正常流程。2017年萬達集團半年報中也有明確公佈,新開業專案14個,輕資產萬達廣場9個,新發展的萬達廣場26個,萬達廣場全部為輕資產專案。

基本都已經處於開業運營狀態。

今日相關媒體提到,由於這些萬達廣場已經運轉起來,帳面上的資金可能已經完全可以覆蓋運營成本,甚至有不少盈餘,那麼通過減資,股東可以將減掉的註冊資本金拿回總部使用。

對於萬達廣場大幅減資的原因,有媒體援引分析稱,可能是被有關行政機關勒令減少註冊資本。今年6月份,媒體曾披露中國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排查萬達的授信和債務融資風險。

結合萬達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對專案公司進行減資,或許也能緩解萬達的資金壓力。

上述保險業內人士推測,“雖然三處萬達廣場所有權變更在了珠江人壽的名下,但運營權可能還屬於萬達集團。萬達雖然目前缺錢,但在商業運營這塊業務上,王健林不可能放棄,如果真的放棄了,那麼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再者,多年來,萬達在商業運作上已經頗有經驗和能力,徹底放手讓其他金融公司去操作,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

“萬達出品,別人拿錢”

上述萬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所謂輕資產模式就是用別人的錢投資萬達廣場,而由萬達輸出品牌管理。根據統計,目前已開業的205個萬達廣場中有31個是輕資產專案,占比約15%。

兩年前,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即“萬達商業”)與光大安石、嘉實基金、四川信託及快錢公司簽署投資框架協定,4家機構擬投資240億元,建設約20余座萬達廣場。這在當時被視作是萬達輕資產化模式的啟動。

那麼,什麼樣的萬達廣場才是“別人出錢,萬達出品”呢?

在2016年萬達集團年會上,王健林提到,2016年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已有21個屬於輕資產。2016年第4季度,萬達商業與中信信託、民生信託、富力集團等簽約90個萬達廣場,投資合同達1050億元。

而萬達之後的目標是:2017年至2019年,每年開業交付30個萬達廣場給投資方,淨租金雙方分成。

王健林把這種輕資產模式稱之為“投資類萬達廣場”。

而他所說的萬達輕資產化模式,還有另一種——“合作類萬達廣場”,就是對方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淨租金雙方7:3分成。

萬達方面進一步指出,未來,萬達的輕資產專案將越來越多。目前2017年計畫投資的近50個萬達廣場中,超過70%都是輕資產,此次這種直投專案的移交屬於正常流程。2017年萬達集團半年報中也有明確公佈,新開業專案14個,輕資產萬達廣場9個,新發展的萬達廣場26個,萬達廣場全部為輕資產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