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工“按摩”、鴨子除蟲,為了種出最好吃的大米,它們的待遇堪稱貴賓級

天剛濛濛亮,江蘇金壇金誠農業基地,伴隨著“嘎嘎”聲,一隻只小鴨子在汪師傅的吆喝下,拍打著翅膀,跑進水稻田裡,開始它們一天的新生活。

早上5點左右,當汪師傅拿著傳統農耕工具“烏頭”給稻田深度“按摩”時,

它們便會遠遠躲開,偶爾有幾隻探頭探腦,似乎在研究自己的“遊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

你別看這一隻只鴨子玩得這麼不亦樂乎,其實它們正在工作呢。吃草、除蟲、施肥……個個都是“種田能手”,是金誠農業基金特地“邀請”而來的“專家”。

其實,它們剛破殼不久,就把家安在了這片稻田裡,覓食、玩耍、休息,24小時都生活在這裡。它們以田裡的草籽、蟲子和野草為食。

它們的糞便,是天然的有機肥。它們在田裡遊走時,使土壤被不斷“耕耘”,刺激著水稻的生長。因為這樣,化學農藥、肥料也派不上用場了,真正做到了全程有機生產。

這就是金誠農業首次引進的“稻鴨共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鴨、稻、田形成有機迴圈的統一體,長出來的水稻100%綠色原生態。“先有機,再是純天然。”這就是金誠農業對於自己的高標準和堅持。

金誠採用最經典的方式種植有機稻

為了種出貨真價實的有機稻,金誠在農業基地進行“稻鴨共作”模式的試驗。

汪師傅介紹,在稻田裡放養的鴨子,品種和個數都有講究。他們挑選的是適合在田間放養的鴨子。單單兩畝稻田裡,就挑選了30只鴨子,並在水稻秧苗移植10天以後投入其中。

這個時候,稻秧已經大了,稻葉“老”了,草還很“嫩”,所以鴨子只吃草,不怕它撲騰。

“我現在成了一個‘鴨司令’,每天戴著草帽、拿著‘指揮棒’,在田埂上晃來晃去,指揮著這群鴨子把治蟲、施肥、中耕、除草等農活全幹完。”汪師傅玩笑說。

當然,鴨子也不是萬能的。為了清除害蟲,水稻插秧後,稻田的四周拉起了防蟲網。汪師傅還特地尋來60年代的農耕工具“烏頭”,不時就給稻田松鬆土,

有時甚至需要徒手鬆土,只為讓水稻長得更好。此外,他還在農田裡安裝了自製的“誘蟲板”,將鴨子不愛吃或吃不到的蟲子“誘殺”乾淨。

就這樣,只憑藉“自然力”和“土力”來栽培的大片水稻已經蔚然成形。這也是金誠對農業高標準的成果體現。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農業必須是有機的。

金誠引進有“世界米王”美譽的越光米種

在金誠農業基地,眼尖的人一定會發現,由小路分隔開來的水田裡,水稻種植的行間距似乎有所不同。因為金誠引進的是有“世界米王”美譽的越光米種。

雖然越光米口感香糯Q彈,層次感極佳,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選擇,更是有很多人不遠萬里從日本帶回國。但它也是種植難度最高的水稻,所以很少有人嘗試用無化肥、無農藥、無除草劑、無激素的純自然生態的方法去種植。

但對於金誠人而言,沒有什麼是不能的,要種就種最好的。而種植之前,首先要思考的是水稻的合理的行距、株距,這將影響收穫之時的產量。

為了研究出越光稻在這片土地最合適的種植方式,農業基地進行了不同行距與株距的對比試驗。其中一邊地採用中國方式(株距20cm,行距30cm)種植,另外一邊則嚴格採用日本方式(株距25cm,行距33cm)來種植。

相信過不了多久,無論是金誠總部,分、子公司,金誠產業,還是遍佈全國的特色小鎮,只要是城市裡的人,都能夠讓人品嘗到從泥土、日曬和雨露中傳遞的最原始的真實。這也是金誠對農業的態度——讓食者無憂,盡享自然。

但對於金誠人而言,沒有什麼是不能的,要種就種最好的。而種植之前,首先要思考的是水稻的合理的行距、株距,這將影響收穫之時的產量。

為了研究出越光稻在這片土地最合適的種植方式,農業基地進行了不同行距與株距的對比試驗。其中一邊地採用中國方式(株距20cm,行距30cm)種植,另外一邊則嚴格採用日本方式(株距25cm,行距33cm)來種植。

相信過不了多久,無論是金誠總部,分、子公司,金誠產業,還是遍佈全國的特色小鎮,只要是城市裡的人,都能夠讓人品嘗到從泥土、日曬和雨露中傳遞的最原始的真實。這也是金誠對農業的態度——讓食者無憂,盡享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