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歷史上最大宮殿不是故宮 是這個

大明宮承載千古帝王的傳說,開創大唐盛世,演義大唐雄,風流綺麗的畫面。 初過長安的金戈鐵馬,玄武門之變的血雨腥風,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武后稱帝的王者風範,開元盛世的歌舞昇平,

安史之亂的動盪不安,郭子儀單騎退回紇的絕世豪情以及哀帝亡國的冤仇,唐明皇與貴妃愛情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夕陽的餘輝,伴隨著年年月月的花開花落,沿著季節的軌跡,都顯得那麼蒼老,卻又化做這大明宮的廢墟。 大明宮的殘垣斷壁,被夕陽灑落成斑駁的影子。風吹得夕陽仿佛在流動,流動中隱隱約約閃現出幾個搖曳的身影。在時光的長河中,
我始終處在下游,抬頭長久地遙望處在上游的唐朝。 今日大明宮,叫人一聲歎息! 夢回大唐,承載著中國想!

大明宮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龍首原上,始建於貞觀八年(634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明宮遺址是唐代長安城禁苑的組成部分之一,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統治時期,把大明宮更名為“蓬萊宮”,並在此聽政。 後來大明宮屢遭兵火的破壞,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大明宮被大火焚毀。 1957年~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考古勘察和發掘,1980年~1984年進行了重點發掘,初步弄清、復原了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是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西元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

大明宮是當時全世界最輝煌壯麗的宮殿群,其建築形制影響了當時東亞地區的多個國家宮殿的建設。

占地350公頃,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896年,大明宮毀于唐末的戰亂。

曾經大唐帝國的心臟,如今只剩下蛛絲馬跡的斷壁殘垣。盛唐不再,雄風依存!看著滿目荒涼的大明宮遺址,是感慨歷史的變遷,

還是沉浸于繁華不再的悲涼?往昔的繁華早已褪去了華麗的衣裳,留下的只是一片大明宮遺址。但是大明宮的輝煌與宏偉至今任讓我心生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