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年糖友嘴饞怎麼辦?這些零食可控制糖尿病?糖友能不能吃糖?最全糖尿病患者飲食清單?糖友自測血糖不准?

一些患了糖尿病的老年人比較嘴饞,想要吃零食來治療自己的“五臟廟”。但不是所有零食都適合老年糖友。那老糖友可以吃哪些零食呢?對此,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趙益業教授曾在家庭醫生線上“健康十萬個為什麼”專家答疑平臺上表示,

吃這些零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老年糖友在飲食上注意哪些誤區?

(1)飲食療法就是饑餓療法

不少患者認為,飯吃得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利。事實上,病人吃的過少,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的過度分解,引起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症。

趙益業教授建議,可以適量選擇一些低熱量、高容積的食品,如各種蔬菜(番茄、黃瓜、大白菜等),含糖量相對比較低的水果(橘子、草莓、獼猴桃等)。

做到少量多餐。

(2)多吃粗糧無害

趙益業教授認為,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比較符合高纖維的飲食原則,膳食纖維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糧,就可能增加胃腸的負擔而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長期這樣會造成營養不良,從而對身體不利。在通常情況下,選擇粗糧、細糧都可以。但無論粗糧、細糧,均要按照糖尿病飲食處方而定。

(3)無糖食品不會升血糖

部分患者錯誤地認為,無糖食品不會升血糖,饑餓時可以用它們充饑,對它們不需要控制。其實所謂的無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但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糖類,如果糖,乳糖等。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這類食品仍然應計算入總熱量範圍內。

(4)用了藥就不用控制飲食了

一些患者錯誤地認為用了藥就不用控制飲食了,自作主張地在多吃飯後增加藥物劑量,誤以為飲食量增加了,多用點降糖藥物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其實這是錯誤的。趙益業教授表示,這樣會引起血糖波動,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過量、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幾率,不利於疾病控制,而且不利於控制體重。

“鹹”餅乾也應該當做主食,也會升高血糖。

老年糖友適合吃哪些零食?

1、糖分低的水果。

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完全遠離水果是不適宜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糖尿病患者們感覺到餓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當然,要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

火龍果:具有高纖維、低糖分、低熱量的特性,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適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飲用。

蘋果:所含的果膠,能預防膽固醇增高,養活血糖含量。蘋果中的膳食纖維,可調節機體血糖水果,預防血糖驟升驟降,所以適量食用蘋果,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但像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低脂堅果。

堅果的加工較少、低糖,是糖尿病患者們的首選零食,可以每天吃一點低脂堅果如花生、腰果等,但每天進食不應超過100克(帶殼的重量)。

3、優酪乳

有研究表明,喝優酪乳不但可以提升人體維生素D水準,從而調節免疫,促進對血糖的控制,調節血糖代謝。因此,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喝半斤無糖優酪乳,擔心血脂可以喝低脂優酪乳。

4、粗糧麵包

糖尿病病友選擇黑麥麵包或全麥麵包,與攝入白麵包相比,黑麥麵包或由酸面種發酵的全麥麵包更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5、低脂乳酪

純天然食品,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乳酪生產中,多數乳糖隨著乳清排出,或發酵成乳酸,因此乳酪是糖尿病患者可選營養食品之一。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選擇低脂乳酪食用。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大有“聞糖喪膽”之勢。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事實上,甜食並非禁區,糖友只要科學進食,既可控制病情,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單糖多糖要分清

所謂“甜食”,是指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等“單糖”的食品,比如葡萄糖水、紅糖水、蔗糖、雪糕、巧克力、月餅以及各種含糖飲料等。進食這些食品後,糖份會很快被人體吸收,血糖也會陡然上升並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單糖類食物適宜患者在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使用,從而使血糖迅速恢復正常水準。

我們平時吃的糧食如米飯、麵條、饅頭等,都是澱粉類食物,屬於“多糖”,這些食物進到胃腸道逐漸被消化吸收,升糖速度也較為緩慢,引起的血糖上升程度遠不及進食同等量的甜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胡春玲說,目前醫學上認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對已經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因此,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主要是限制總熱量和飽和脂肪酸(葷油),而不是減少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麵食類)在總熱量中所占的比例。那種不吃米飯的,反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糖友吃糖三要訣

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適量進食一些甜食是可以的。這需要注意一是吃什麼,二是吃多少,三是何時吃。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計算所含熱量,注意從主食中減去。例如,一個蘋果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於1兩大米。因此,一次進食的量不能多,比如一次只能進食1~2片西瓜或半個蘋果。胡春玲說,在吃水果的時間上要非常講究,切忌餐前餐後大量進食水果,而應該放在兩個正餐之間吃,這樣才能保證血糖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如果跟正餐一起吃,則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從而破壞其活性,所以,對於想吃水果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要注意水果餐的科學時間。

至於吃的時間,建議在兩餐之間吃,如上午的10點和下午的3~4點。主食少吃一點,加餐吃一點甜食,這樣既可以使餐後血糖不至於過高,又不至於餐前發生低血糖。對於吃甜食後監測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說明不適合吃這類食物,或者量吃多了,需要進行調整。

給糖塊找個替身

對於糖尿病患者,想吃甜品還有個辦法,就是用甜味劑來代替糖。常用的甜味劑有兩類:一類是僅含微量熱能或不含熱能的人工甜味劑,包括糖精、阿斯巴甜、蛋白糖、甜味菊甙;另一類是含有一定熱量的人工甜味劑,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果糖、乳糖等。

由於它們的代謝過程與蔗糖不同,因此糖尿病人也可適量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了甜味劑的食品並不等於“無糖”,也不能多吃。例如“無糖月餅”,雖然不含蔗糖,但其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脂類,可以產生高熱量,進食後會明顯升高血糖。

最全糖尿病患者飲食清單

編者按: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慢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在快速增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0.6%,我國有糖尿病患者近1億。針對這一問題,人民健康網打造《“健”識早知道》專欄,本期將為您梳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和禁忌,與您一起變身成為健康知識小達人,將健康進行到底!

糖友能不能吃糖?當然能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大有“聞糖喪膽”之勢。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事實上,甜食並非禁區,糖友只要科學進食,既可控制病情,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糖尿病病人怎樣吃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受大眾歡迎的水果,那麼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西瓜呢?

應該說,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穩定情況下,可以適量食用西瓜。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數大約是72%,平均而言,100克西瓜中含碳水化合物5.5克,200克西瓜含碳水化合物是11克,那麼200克西瓜的血糖生成負荷是7.92,約為8,所以西瓜屬於低血糖生成負荷食物。進食200克西瓜引起的血糖波動低於進食200克蘇打餅乾。可見,兩餐之間吃200克西瓜,對血糖影響不大。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吃水果有“三忌三宜”:一忌主食不減少,額外吃水果;二忌水果一次吃太多;三忌以果汁、果乾代替新鮮水果。而“三宜”則是:新鮮水果宜多樣化、搭配吃;水果宜在兩餐之間作加餐;宜在吃水果後監測血糖。

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很快!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多吃蔬菜有好處,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是什麼蔬菜都可以吃的,芋頭、土豆、蓮藕、幹百合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就很快,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

糖友,你的水果誰做主?

常常見到糖尿病患者拒絕吃新鮮水果,擔心吃塊水果會讓血糖“飆升”。其實“糖友”們大可不必完全拒絕,在血糖控制平穩的前提下,正確的選擇新鮮水果作為加餐或小食,不僅不會引起血糖波動,反而有益於改善糖尿病人機體代謝紊亂的狀況。

黃花菜、黃豆、黃鱔幫助控血糖

有些食物不僅升血糖速度比較慢,還含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有三種黃色食物對於糖友們來說是很不錯的食療選擇。

糖友酷夏吃點“苦”

中醫認為糖尿病人的特點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糖友常常有燥熱的感覺,夏天天氣炎熱,很多糖友更會覺得難熬。不過,糖友夏季可以選擇食用味道偏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等,它們對控制血糖有一定幫助。

糖尿病人能喝羅漢果茶嗎

羅漢果是治療風熱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的良藥,糖友在血糖平穩的情況下,偶遇咽喉疼痛,喝點羅漢果茶是可以的。建議將一個烘乾的羅漢果敲碎,撕成碎片,分三次用開水沖泡即可。

控糖十大超級食物

血糖控制不好,可損傷血管和神經,損害眼睛和腎臟,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美國《今日醫學新聞》網站刊文總結了10種適合糖友的食物,有助控制血糖水準,減緩或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糖友別吃三種早餐

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如搭配得當,不僅讓人精力旺盛,還能避免上午血糖波動,有利於全天血糖。有糖友認為,受大眾歡迎的常見早餐組合也適合自己,這就陷入了飲食誤區。筆者總結了3種最不適合糖友的早餐模式。

一是高能高脂模式,如油條、炸糕、油餅等配豆漿、豆腐腦。

二是簡易低卡模式,如饅頭、鹹菜、大米粥。

三是豐盛西餐模式,如麵包、培根、荷包蛋。

糖友的健康早餐搭配,應該遵循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升糖指數和食材多樣的原則。

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嗎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沒有直接關係,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去“消化”糖分。如果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能分解。

多吃扁豆,少得糖尿病

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心血管風險較高人群中,食用不同豆類,尤其是扁豆,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西洋參降糖,每天6克足夠

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皂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介紹,而且可以降血脂,促進血液迴圈,從而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症狀。

糖友廚房:做菜,少勾點芡

不少人做菜都有勾芡的習慣,即把調製好的澱粉汁淋入鍋中,使得湯汁濃稠,讓菜肴看上去色澤好,鎖住味道並減少營養素損失。不過這個習慣卻不適闔家中有糖尿病人的情況,為糖友準備的菜肴還是少勾芡為妙。

糖友自測血糖常常覺得測不准?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對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常常不穩定,所以測試血糖是很重要的,但是由於操作不當,使得所測出的血糖不準確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如何正確測試血糖。

為什麼要測血糖

合理的血糖監測就是良好的糖尿病控制的基礎,如果不測血糖,第一不知道血糖值,第二也意味著沒有重視這個結果是什麼,這樣的話併發症很快就會出現,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測血糖的人,往往併發症的發生要提前5-10年。

也就是對於血糖值的定期檢查,實施血糖監測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友實際的血糖水準,對生活規律,活動,運動,飲食以及合理用藥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可以幫助患者隨時發現問題,及時到醫院就醫。

怎樣採集血樣?

徹底清洗和乾燥雙手。

溫暖並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迴圈。

將手臂短暫下垂,讓血液流至指尖。

用拇指頂緊要采血的指間關節,再用采血筆在指尖一側刺破皮膚。

刺皮後勿加力擠壓,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造成檢測結果偏差。

多久檢測一次血糖?

血糖監測間隔時間視糖尿病類型和病情而定,以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為原則。您應該按醫生的建議檢測血糖。通常:

①全天血糖譜包括:三餐前後、睡前、夜間共8個時點,對病情不穩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島素者適用,每2~4天測1次全天血糖譜。

②初發病及調整藥物者:每週測4次,每次選8個點中的不同時間點。

③病情穩定者:每月測4~7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④手術前後、感冒、旅遊等血糖不穩定時:每天至少測4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影響血糖儀準確性的因素有:

1、錯誤的操作程式,操作錯誤會使檢測失敗或者測出虛假的測定值。各種血糖儀的操作程式都大同小異,患者檢測時一定要先詳細閱讀使用說明,熟練掌握血糖儀的操作。

2、采血不當,若測試時采血量不足,特別是老人和兒童經常難於從手指上取到足夠的血滴,會檢測失敗或測得偏低的結果,這時就需更換試紙條重新測定,或者選購需血量很少的機型。

3、不潔的血糖儀,病友測試血糖時,不可避免會受到環境中灰塵、纖維、雜物等的污染、特別是檢測時不小心塗抹在機上的血液,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血糖儀要定期檢查,清潔保養。對測試區的清潔一定要注意,擦拭時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以免損傷其光學部分。當然,如果是生物感測器型的血糖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4、試紙條的影響,試紙條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是所有問題中最關鍵的,絕大部分的檢測誤差都是由試紙條的變質變性所引起。試紙條的儲存是很重要的,如避免潮濕,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手指等不要觸摸試紙條的測試區,選用單獨包裝的試紙條,購買試紙條時有效期一定要長等等。

采血針是否可以反復使用?

嚴格來說不可反復使用。采血針一經使用,其針尖不再鋒利,針尖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越來越鈍。采血時,會因為針尖變鈍而增加疼痛感。更應注意的是,使用過的采血針上容易有細菌繁殖,可能會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檢測完畢後,應立即將使用過的試紙及采血針妥當地棄置。 通常儀器的保存溫度應在-40℃~+70℃之間,以免損壞。相對濕度應在85%以下。避免將儀器存放在電磁場(如行動電話、微波爐等)附近。

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但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糖類,如果糖,乳糖等。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這類食品仍然應計算入總熱量範圍內。

(4)用了藥就不用控制飲食了

一些患者錯誤地認為用了藥就不用控制飲食了,自作主張地在多吃飯後增加藥物劑量,誤以為飲食量增加了,多用點降糖藥物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其實這是錯誤的。趙益業教授表示,這樣會引起血糖波動,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過量、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幾率,不利於疾病控制,而且不利於控制體重。

“鹹”餅乾也應該當做主食,也會升高血糖。

老年糖友適合吃哪些零食?

1、糖分低的水果。

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完全遠離水果是不適宜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糖尿病患者們感覺到餓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當然,要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

火龍果:具有高纖維、低糖分、低熱量的特性,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適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飲用。

蘋果:所含的果膠,能預防膽固醇增高,養活血糖含量。蘋果中的膳食纖維,可調節機體血糖水果,預防血糖驟升驟降,所以適量食用蘋果,對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但像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低脂堅果。

堅果的加工較少、低糖,是糖尿病患者們的首選零食,可以每天吃一點低脂堅果如花生、腰果等,但每天進食不應超過100克(帶殼的重量)。

3、優酪乳

有研究表明,喝優酪乳不但可以提升人體維生素D水準,從而調節免疫,促進對血糖的控制,調節血糖代謝。因此,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喝半斤無糖優酪乳,擔心血脂可以喝低脂優酪乳。

4、粗糧麵包

糖尿病病友選擇黑麥麵包或全麥麵包,與攝入白麵包相比,黑麥麵包或由酸面種發酵的全麥麵包更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5、低脂乳酪

純天然食品,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乳酪生產中,多數乳糖隨著乳清排出,或發酵成乳酸,因此乳酪是糖尿病患者可選營養食品之一。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選擇低脂乳酪食用。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大有“聞糖喪膽”之勢。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事實上,甜食並非禁區,糖友只要科學進食,既可控制病情,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單糖多糖要分清

所謂“甜食”,是指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等“單糖”的食品,比如葡萄糖水、紅糖水、蔗糖、雪糕、巧克力、月餅以及各種含糖飲料等。進食這些食品後,糖份會很快被人體吸收,血糖也會陡然上升並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單糖類食物適宜患者在出現低血糖的情況下使用,從而使血糖迅速恢復正常水準。

我們平時吃的糧食如米飯、麵條、饅頭等,都是澱粉類食物,屬於“多糖”,這些食物進到胃腸道逐漸被消化吸收,升糖速度也較為緩慢,引起的血糖上升程度遠不及進食同等量的甜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主任醫師胡春玲說,目前醫學上認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對已經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合理控制總熱量的基礎上,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因此,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主要是限制總熱量和飽和脂肪酸(葷油),而不是減少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麵食類)在總熱量中所占的比例。那種不吃米飯的,反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糖友吃糖三要訣

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適量進食一些甜食是可以的。這需要注意一是吃什麼,二是吃多少,三是何時吃。不同的甜食所含的糖分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計算所含熱量,注意從主食中減去。例如,一個蘋果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於1兩大米。因此,一次進食的量不能多,比如一次只能進食1~2片西瓜或半個蘋果。胡春玲說,在吃水果的時間上要非常講究,切忌餐前餐後大量進食水果,而應該放在兩個正餐之間吃,這樣才能保證血糖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如果跟正餐一起吃,則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從而破壞其活性,所以,對於想吃水果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來說,要注意水果餐的科學時間。

至於吃的時間,建議在兩餐之間吃,如上午的10點和下午的3~4點。主食少吃一點,加餐吃一點甜食,這樣既可以使餐後血糖不至於過高,又不至於餐前發生低血糖。對於吃甜食後監測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說明不適合吃這類食物,或者量吃多了,需要進行調整。

給糖塊找個替身

對於糖尿病患者,想吃甜品還有個辦法,就是用甜味劑來代替糖。常用的甜味劑有兩類:一類是僅含微量熱能或不含熱能的人工甜味劑,包括糖精、阿斯巴甜、蛋白糖、甜味菊甙;另一類是含有一定熱量的人工甜味劑,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果糖、乳糖等。

由於它們的代謝過程與蔗糖不同,因此糖尿病人也可適量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了甜味劑的食品並不等於“無糖”,也不能多吃。例如“無糖月餅”,雖然不含蔗糖,但其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脂類,可以產生高熱量,進食後會明顯升高血糖。

最全糖尿病患者飲食清單

編者按: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常見慢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正在快速增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0.6%,我國有糖尿病患者近1億。針對這一問題,人民健康網打造《“健”識早知道》專欄,本期將為您梳理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和禁忌,與您一起變身成為健康知識小達人,將健康進行到底!

糖友能不能吃糖?當然能

在大部分糖友的心目中,一切和糖有關的食物似乎都成了天敵,大有“聞糖喪膽”之勢。北京朝陽醫院京西院區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說,事實上,甜食並非禁區,糖友只要科學進食,既可控制病情,又可享受甜食帶來的樂趣。

糖尿病病人怎樣吃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受大眾歡迎的水果,那麼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西瓜呢?

應該說,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穩定情況下,可以適量食用西瓜。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數大約是72%,平均而言,100克西瓜中含碳水化合物5.5克,200克西瓜含碳水化合物是11克,那麼200克西瓜的血糖生成負荷是7.92,約為8,所以西瓜屬於低血糖生成負荷食物。進食200克西瓜引起的血糖波動低於進食200克蘇打餅乾。可見,兩餐之間吃200克西瓜,對血糖影響不大。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吃水果有“三忌三宜”:一忌主食不減少,額外吃水果;二忌水果一次吃太多;三忌以果汁、果乾代替新鮮水果。而“三宜”則是:新鮮水果宜多樣化、搭配吃;水果宜在兩餐之間作加餐;宜在吃水果後監測血糖。

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很快!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多吃蔬菜有好處,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是什麼蔬菜都可以吃的,芋頭、土豆、蓮藕、幹百合這4種蔬菜的升糖速度就很快,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

糖友,你的水果誰做主?

常常見到糖尿病患者拒絕吃新鮮水果,擔心吃塊水果會讓血糖“飆升”。其實“糖友”們大可不必完全拒絕,在血糖控制平穩的前提下,正確的選擇新鮮水果作為加餐或小食,不僅不會引起血糖波動,反而有益於改善糖尿病人機體代謝紊亂的狀況。

黃花菜、黃豆、黃鱔幫助控血糖

有些食物不僅升血糖速度比較慢,還含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有三種黃色食物對於糖友們來說是很不錯的食療選擇。

糖友酷夏吃點“苦”

中醫認為糖尿病人的特點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糖友常常有燥熱的感覺,夏天天氣炎熱,很多糖友更會覺得難熬。不過,糖友夏季可以選擇食用味道偏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等,它們對控制血糖有一定幫助。

糖尿病人能喝羅漢果茶嗎

羅漢果是治療風熱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的良藥,糖友在血糖平穩的情況下,偶遇咽喉疼痛,喝點羅漢果茶是可以的。建議將一個烘乾的羅漢果敲碎,撕成碎片,分三次用開水沖泡即可。

控糖十大超級食物

血糖控制不好,可損傷血管和神經,損害眼睛和腎臟,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美國《今日醫學新聞》網站刊文總結了10種適合糖友的食物,有助控制血糖水準,減緩或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糖友別吃三種早餐

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如搭配得當,不僅讓人精力旺盛,還能避免上午血糖波動,有利於全天血糖。有糖友認為,受大眾歡迎的常見早餐組合也適合自己,這就陷入了飲食誤區。筆者總結了3種最不適合糖友的早餐模式。

一是高能高脂模式,如油條、炸糕、油餅等配豆漿、豆腐腦。

二是簡易低卡模式,如饅頭、鹹菜、大米粥。

三是豐盛西餐模式,如麵包、培根、荷包蛋。

糖友的健康早餐搭配,應該遵循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升糖指數和食材多樣的原則。

吃糖多就會得糖尿病嗎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沒有直接關係,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去“消化”糖分。如果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能分解。

多吃扁豆,少得糖尿病

西班牙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心血管風險較高人群中,食用不同豆類,尤其是扁豆,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西洋參降糖,每天6克足夠

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皂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紅丁介紹,而且可以降血脂,促進血液迴圈,從而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症狀。

糖友廚房:做菜,少勾點芡

不少人做菜都有勾芡的習慣,即把調製好的澱粉汁淋入鍋中,使得湯汁濃稠,讓菜肴看上去色澤好,鎖住味道並減少營養素損失。不過這個習慣卻不適闔家中有糖尿病人的情況,為糖友準備的菜肴還是少勾芡為妙。

糖友自測血糖常常覺得測不准?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對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常常不穩定,所以測試血糖是很重要的,但是由於操作不當,使得所測出的血糖不準確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如何正確測試血糖。

為什麼要測血糖

合理的血糖監測就是良好的糖尿病控制的基礎,如果不測血糖,第一不知道血糖值,第二也意味著沒有重視這個結果是什麼,這樣的話併發症很快就會出現,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測血糖的人,往往併發症的發生要提前5-10年。

也就是對於血糖值的定期檢查,實施血糖監測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友實際的血糖水準,對生活規律,活動,運動,飲食以及合理用藥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可以幫助患者隨時發現問題,及時到醫院就醫。

怎樣採集血樣?

徹底清洗和乾燥雙手。

溫暖並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迴圈。

將手臂短暫下垂,讓血液流至指尖。

用拇指頂緊要采血的指間關節,再用采血筆在指尖一側刺破皮膚。

刺皮後勿加力擠壓,以免組織液混入血樣,造成檢測結果偏差。

多久檢測一次血糖?

血糖監測間隔時間視糖尿病類型和病情而定,以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為原則。您應該按醫生的建議檢測血糖。通常:

①全天血糖譜包括:三餐前後、睡前、夜間共8個時點,對病情不穩定者、妊娠糖尿病病友、使用胰島素者適用,每2~4天測1次全天血糖譜。

②初發病及調整藥物者:每週測4次,每次選8個點中的不同時間點。

③病情穩定者:每月測4~7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④手術前後、感冒、旅遊等血糖不穩定時:每天至少測4次,每次選不同的時間點。

影響血糖儀準確性的因素有:

1、錯誤的操作程式,操作錯誤會使檢測失敗或者測出虛假的測定值。各種血糖儀的操作程式都大同小異,患者檢測時一定要先詳細閱讀使用說明,熟練掌握血糖儀的操作。

2、采血不當,若測試時采血量不足,特別是老人和兒童經常難於從手指上取到足夠的血滴,會檢測失敗或測得偏低的結果,這時就需更換試紙條重新測定,或者選購需血量很少的機型。

3、不潔的血糖儀,病友測試血糖時,不可避免會受到環境中灰塵、纖維、雜物等的污染、特別是檢測時不小心塗抹在機上的血液,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血糖儀要定期檢查,清潔保養。對測試區的清潔一定要注意,擦拭時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機溶劑,以免損傷其光學部分。當然,如果是生物感測器型的血糖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4、試紙條的影響,試紙條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是所有問題中最關鍵的,絕大部分的檢測誤差都是由試紙條的變質變性所引起。試紙條的儲存是很重要的,如避免潮濕,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手指等不要觸摸試紙條的測試區,選用單獨包裝的試紙條,購買試紙條時有效期一定要長等等。

采血針是否可以反復使用?

嚴格來說不可反復使用。采血針一經使用,其針尖不再鋒利,針尖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越來越鈍。采血時,會因為針尖變鈍而增加疼痛感。更應注意的是,使用過的采血針上容易有細菌繁殖,可能會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檢測完畢後,應立即將使用過的試紙及采血針妥當地棄置。 通常儀器的保存溫度應在-40℃~+70℃之間,以免損壞。相對濕度應在85%以下。避免將儀器存放在電磁場(如行動電話、微波爐等)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