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普|新生兒呼吸異常的解決方法!

新生兒由於身體機能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引發呼吸異常、呼吸窘迫症、新生兒肺炎等症狀,而寶寶的呼吸異常不注意很容易會造成寶寶窒息,引發不幸,關於寶寶的呼吸的這些知識點你們知道多少呢?

新生兒呼吸的頻率是多少?

正常來說,足月新生兒安靜時呼吸頻率為40次/分。但變動很大,哭鬧時呼吸可達80次/分。新生兒呼吸頻率如持續超過60~70次/分,稱為呼吸增快。呼吸頻率持續低於15~20次/分,稱呼吸減慢,提示病情兇險。

健康新生兒呼吸不費力,但呼吸困難時可見三凹征及呼氣性呻吟。呼吸困難的早期表現是呼吸增快,出現三凹征和鼻扇表明病情已有進展。

若皮膚顏色變暗,呼吸增快達100~120次/分,出現呼氣性呻吟、週期性呼吸甚至呼吸暫停,表示已有嚴重的呼吸衰竭。

引起呼吸異常的常見原因有:

(1)上呼吸道阻塞。鼻及鼻咽部病變:鼻後孔閉鎖、鼻腔水腫。口腔:巨舌畸形、小頜畸形。頸部:先天性甲狀腺腫、先天性頸部水囊腫。喉部:喉蹼、聲門下狹窄、血管瘤、聲帶麻痹、喉軟化。氣管:氣管軟化、氣管食管瘺、氣管狹窄、支氣管狹窄。

(2)肺部疾病。

大量羊水或胎糞吸入綜合征、肺透明膜病、肺不張、氣漏(氣胸、縱隔氣腫、心包氣腫、間質性肺氣腫)、濕肺、感染性肺炎、肺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3)先天性疾病。肺發育不良、膈疝、胸腔內囊腫或腫瘤、先天性大葉性肺氣腫、乳糜胸、食管閉鎖。

(4)非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代謝性疾病如酸中毒、低血糖等。

在確定病因時應除外吸入綜合征、肺透明膜病變、濕肺、宮內肺炎、氣漏、膈疝、食管閉鎖及肺出血等病。

新生兒呼吸異常怎麼辦?

方法一:數1分鐘呼吸次數

媽媽可以數出寶寶1分鐘呼吸次數,來決定寶寶是否有呼吸增快或緩慢。

可以在寶寶安靜或睡眠狀態時數寶寶的呼吸次數,因為如果寶寶害怕、咳嗽、哭鬧或惱怒,

都會影響他的呼吸,則無法正確地數出寶寶的呼吸次數。

數呼吸的方法有:

1、觀察寶寶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情況。寶寶的腹部或胸部的一起一伏為一次呼吸。一般情況下,即使寶寶穿著衣服,也可以看清他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如果看不清,家長可以掀起寶寶的衣服後再觀察,還可以將一隻手輕輕放在寶寶的腹部或胸部來感覺寶寶的起伏運動。

2、觀察棉花纖維的來回運動情況。

用一根棉簽,將棉簽上的棉花抻出細細的棉纖維,將棉簽放在寶寶的鼻孔處,計數棉纖維的來回運動,一個來回為一次呼吸。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如果家中有聽診器,媽媽也可以將聽診器直接放在寶寶胸部聽呼吸音,計數呼吸次數。

方法二:觀察胸凹陷

觀察寶寶的胸壁的下部(靠下邊的肋骨),如果寶寶在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下去,表明寶寶有胸凹陷。寶寶如果有胸凹陷,會一直存在,如果僅在寶寶哭鬧或進食時見到胸凹陷,不能認為寶寶有胸凹陷。在觀察胸凹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掀起寶寶的衣服後再觀察。

2、寶寶的身體必須伸直,如果寶寶沒有伸直身體,很難看清胸壁下部的運動。

方法三:聽喉喘鳴

當寶寶喉部、氣管或會厭部出現水腫時,就會出現喉喘鳴。安靜時就能聽到喉喘鳴的寶寶病情嚴重應立即送寶寶到醫院;如果寶寶只是在哭鬧時才聽到喉喘鳴聲,表明寶寶的病情不是非常嚴重。聽寶寶的喉喘鳴時,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吸氣時聽。在寶寶呼氣時聽到的喘鳴音不是喉喘鳴。

2、耳朵要貼近寶寶的口腔部位聽,因為聽喉喘鳴比較困難。

3、當寶寶鼻腔堵塞時,要清理鼻腔後再聽,因為寶寶鼻腔堵塞時,會聽到通氣不暢的聲音,可能掩蓋喉喘鳴。

媽媽在觀察寶寶的呼吸時,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節律是否規律,呼吸深度是否一致,胸廓兩側的呼吸活動度是否對稱,呼吸時有無異常氣味,有無煩躁不安、鼻翼扇動、口唇發青等。

觀察寶寶的胸壁的下部(靠下邊的肋骨),如果寶寶在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下去,表明寶寶有胸凹陷。寶寶如果有胸凹陷,會一直存在,如果僅在寶寶哭鬧或進食時見到胸凹陷,不能認為寶寶有胸凹陷。在觀察胸凹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掀起寶寶的衣服後再觀察。

2、寶寶的身體必須伸直,如果寶寶沒有伸直身體,很難看清胸壁下部的運動。

方法三:聽喉喘鳴

當寶寶喉部、氣管或會厭部出現水腫時,就會出現喉喘鳴。安靜時就能聽到喉喘鳴的寶寶病情嚴重應立即送寶寶到醫院;如果寶寶只是在哭鬧時才聽到喉喘鳴聲,表明寶寶的病情不是非常嚴重。聽寶寶的喉喘鳴時,媽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吸氣時聽。在寶寶呼氣時聽到的喘鳴音不是喉喘鳴。

2、耳朵要貼近寶寶的口腔部位聽,因為聽喉喘鳴比較困難。

3、當寶寶鼻腔堵塞時,要清理鼻腔後再聽,因為寶寶鼻腔堵塞時,會聽到通氣不暢的聲音,可能掩蓋喉喘鳴。

媽媽在觀察寶寶的呼吸時,還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節律是否規律,呼吸深度是否一致,胸廓兩側的呼吸活動度是否對稱,呼吸時有無異常氣味,有無煩躁不安、鼻翼扇動、口唇發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