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武庫:前蘇聯的2A3型“核彈大炮”,一顆炮彈半噸重!

導讀:上世紀五十年代,美蘇進入冷戰時期,兩大巨頭為了爭奪軍事優勢,都絞盡腦汁地開發各種威力強大的終極武器,雙方的原則是:你有的我也要有,都有的我要比你強!

美國在1953年成功實驗了可以發射核彈的M65型原子炮,

這邊蘇聯就坐不住了,馬上動員龐大的軍工體系開發原子炮,終於在1957年如願以償,將這款2A3型“核彈大炮”擺在了世人面前。

這款帶著明顯蘇聯冷戰特徵的大殺器,由著名的格拉賓設計局研發,採用T10的坦克底盤,

在上面加裝了406毫米自行火炮,編號為2A3。

這台2A3型核彈大炮,各類參數驚人,整車重64噸,長度達到了20米,炮管加上周圍的鋼圈足有半米粗,每顆炮彈重達半噸,最大射彈品質570公斤,射速1發/5分鐘。

坦克底盤在T10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和改造,為了適應炮塔的重量,

兩側的負重輪增加到了8個,履帶也進一步拓寬加厚。

由於預計到炮彈發射時的誇張後坐力,工程師們還在炮塔和車身之間設定了一定的緩衝隔層,同時車身懸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2A3型核彈大炮只能發射專用的戰術核彈或者高爆榴彈,由於炮彈太重,車身內部不載彈,專門在後面跟個炮彈車裝彈。

看完這些你可能會問,這麼個大傢伙,開炮時的超猛後坐力不會把車掀翻?

你這麼想就對了,事實上由於上馬造這門巨炮時,主要原因是為了趕超美國,就像開頭說的,你有的我必須有,根本沒考慮到大炮的實戰操作性。

雖然軍工廠的技師們通過各種手段加強了坦克底盤,但這傢伙的威力還是太大,一炮下來整車就要返廠大修一次,

否則保不准下一炮就轟散架了。

所以2A3型核彈大炮自誕生之後,一直被作為閱兵獻禮的展示品用,幾乎沒有進行任何的實戰部署。

後來導彈成了各核大國主要的核武投放工具,這台蘇聯的第一門也是最後一門的核彈大炮,

在閱兵場上遛了幾個彎以後,就被匆忙送進了軍事博物館。

這台曾號稱蘇聯歷史上威力最大的火炮,就這樣成為了展品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