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下一個掘金機會:農業社會化服務

農業領域一般而言就是農產品銷售、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生產資料、農村金融、土地流轉等,

而專門提供這些服務的機構和組織非常缺乏。

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產生是與當前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的。我國目前正在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的歷史時期,農業規模經營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產生,需要有相適應的新的各類現代農業服務組織,去為他們提供多種專業領域的服務,比如農業氣象服務、農業保險服務,

而目前這些專業的服務機構在基層是缺乏的、不足的,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強調和鼓勵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因此,儘管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還是剛剛起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現在還僅僅停留在構想當中,在前進的路上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和不確定性。

據預測,未來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規模可超萬億,未來10年將是中國現代農業大發展的10年。

1、植保服務

傳統的植保服務是病蟲害的防治和農藥化肥的指導使用。但,面對競爭的環境、大田時代的到來,系統性的植保服務方案就成為種植者需求。未來的植保服務將會從種什麼、如何種、如何賣等方向出發,並且設計種植整個產業鏈條。

2、土壤修復

土地污染和土地資源的使用導致可用的土地越來越少。農業的源頭是種子,但農業的生命線是土地。土地決定農業的發展與壯大。農資企業切入土地修復,可謂天經地義,畢竟農資企業有技術與團隊。農資企業轉型農服商之後,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制定出精准的施肥方案。

3、農業金融服務

目前,農業金融缺口巨大。農業的生產端、加工端、管道端都需要農業金融來改造和升級。據統計,我國“三農”金融的缺口已達3.05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的總體規模將達3200億元。農業金融服務尤其是農業供應鏈金融的需求成為農業經驗者需求點,

農業需求金融來推動生產、加工、管道的優化。

4、農業保險服務

這幾年,農業保險服務逐漸深入農村和農業領域。同時,國家農業保險政策的出臺推動農業保險落地。

買賣農產品,上手機惠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