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許仙娶了這條蛇,法海看了都眼熱

今天我們的話題將圍繞著“蝰蛇”這個關鍵字展開。

一提到這個詞,LOLer們會聯想到自己的殺敵利器,相信很多打遊戲的小夥伴入手的第一款遊戲滑鼠便是這一款。

而資深影迷則會聯想到漫威世界中一個重要的女性反面角色,作為九頭蛇大BOSS之一,《金剛狼2》中由女星斯維特拉納·庫德欽科娃飾演的那個妖豔的變種人,本身對毒有免疫,而配毒下毒也是她善用的手段。

就知道手辦模型滿足不了泥萌,俄羅斯大美妞在這呢~

不過更多的人聯想到的應該是這個。

還有這個,要不要多來幾張?hahaha

然而本文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一個憑藉幾聲油門轟鳴就能讓人血脈膨脹的大傢伙。

或許你記不清它的模樣,但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個以毒蛇命名的汽車品牌,作為1989年克萊斯勒公司收購道奇兄弟公司後推出的超級跑車系列,道奇蝰蛇(DodgeViper)與福特GT、雪佛蘭考維特等老牌跑車比起來,則屬於年輕的後生那一輩兒,不過它的身體裡可是流淌著正宗美式跑車的血液,輕量化的車身搭配大馬力高扭矩引擎,帶來非常極端的推重比和貼近賽車般的操控感,

道奇蝰蛇也從成立之初就立志成為頂級的美式風情平民跑車。

然而可悲的是,由於蝰蛇的車輛結構問題不能安裝側氣簾,無法通過美國的聯邦新安全標準,這款擁有傳奇色彩的美式跑車在2016年10月7日曾停止接受新訂單,雖然在不久後的11月30日官方又重新開啟了預定通道,

不過,生產出來的也是最後一批產品了。在成立25周年之際,一代蛇王不得不向我們揮手告別。

而在近日,克萊斯勒對外宣佈將從今年8月31日起將正式關閉裝配蝰蛇的Conner工廠,這意味著道奇蝰蛇即將走向生命的盡頭。

今夏季,道奇蝰蛇推出了25周年紀念版,以及最受歡迎的ACR版本。ACR版幾乎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僅僅用了40秒就全部售罄,刷新了銷售記錄。

可以看出來,雖然即將謝幕,在有生之年,蝰蛇還是用身體裡超強的毒素,給喜愛它的消費者留下了戒不掉的毒癮。

而這份毒癮,起源於1988年。當時,由克萊斯特總裁鮑勃盧茨直接任命,85個工程師組成的蝰蛇開發小組“Team Viper”創造了這個“毒物”。

第一代蝰蛇(1992-1995)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市場鍾愛大排量發動機,因此在1992年誕生的第一款量產版蝰蛇,直接使用了8.0L V10發動機,400馬力的強勁動力一下子將蝰蛇的兇猛體現的淋漓盡致,讓輛車從進入市場就打上了大排量的標誌。

第一代蝰蛇只有敞篷版,車漆及發動機罩也被噴成了鮮豔的紅色,帶著血腥味的野獸雖然年幼,4.6秒的百公里加速和超過264公里的極速顯露出其狂暴的本性。

第二代蝰蛇(1996-2002)

“There'sno replacement for cubic displacement(排氣量無可取代)!”,從蝰蛇的格言中就可以瞭解這個毒物的風格,所以排量也成為蝰蛇不同型號之間最顯著的區別。

4年之後,1996年的第二代蝰蛇,增加了更加實用的GTS版,車頂採用了經典的泡泡車頂,既有利於空氣動力學也改善了內部乘員空間,同樣的8.0升V10發動機經過大幅度減重和改良之後能釋放出450匹馬力的強大動力,百公里加速只有4.2秒,最高時速297km/h,讓蝰蛇又上升了一個階段。

1998年道奇專門為賽道打造了蝰蛇GTS-R賽車,將那台8.0L V10發動機壓榨出恐怖的700馬力,它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連續5年登上FIA GT領獎臺,並包攬了勒芒GT組別第一第二名,這是30年間美國首次拿到勒芒賽事的冠軍車。

在1999-2001年間,蝰蛇不斷推出各種特殊版本,例如ACR版等,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也讓蝰蛇品牌保持了新鮮感。

第三代蝰蛇(2003-2006)

2002年,克萊斯勒將其高性能團隊整合成SRT(street and racing technology)部門,而SRT部門的首款車型就是第三代的蝰蛇SRT-10。發動機從原來的8.0L提高到了8.3L,引擎和車重繼續減輕,加入電子輔助系統,改良懸掛,加寬輪胎,讓蝰蛇SRT-10無論是在公路還是賽道上的表現都是無可挑剔的,03款蝰蛇SRT-10也成為世上第一款“3×500"的量產車——超過500匹馬力的功率,超過500磅/英尺的扭矩以及超過500立方英寸的排量。

第四代蝰蛇(2007-2010)

2007年,道奇發佈了全新一代的蝰蛇SRT-10,發動機的排量從8.3L提升到8.4L,改進之後達到了600匹馬力,超過750Nm扭矩——更大的排量、功率以及扭矩,讓蝰蛇再一次證明它的兇猛攻勢!通過自己的追求來告訴世人“排量即王道”。

最精彩的莫過於蝰蛇SRT-10 ACR的推出,將蝰蛇推向了尖峰時刻,整車底盤和行走機構重新設定之後更加平衡,賽道化取向更加激進,輪胎也被換成了半熱熔胎,帶來的結果就是異常兇悍的性能。

第五代蝰蛇(2013-2016)

2013年SRT發佈了新一代的SRT Viper,不過這時候蝰蛇這個產品已經不屬於克萊斯勒了,而是被SRT團隊買下,也就是即將停產的這個版本的SRT Viper。全新的蝰蛇再一次對發動機進行了升級使得其最大馬力達到了640匹,最大扭矩達到了813Nm。

蝰蛇雖然沒有雪佛蘭科邁羅、福特野馬那樣悠久的歷史,但是自誕生就成為一種標誌,帶有獨有的味道。雖然蝰蛇的命運即將走到生命盡頭,也讓很多喜歡蝰蛇的人感到悲傷,不過,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新夢想的啟程,蝰蛇留戀的“Viper 8.4 V10”在其彌留之際也找到了新的寄託——VLF Force 1!

這台發佈於去年年初北美車展的雙門Coupe跑車VLF Force 1,繼承了蝰蛇經典的8.4升V10自吸發動機。

在今年上海車展首發亮相的敞篷版VLF Force 1 Roadster也延沿用了那台暴烈的8.4升V10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45馬力,峰值扭矩更是達到865牛·米。

雖然不是“蛇”,但VLF Force 1也給人一種非“蛇”似“蛇”的感覺,在這裡,也希望VLF Force 1,能載著蝰蛇的精神在市場上繼續發揚光大!用那份近似固執的堅持,延續車迷心中那個永恆的經典。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轉自:TFcars,作者:木杉言兌

今夏季,道奇蝰蛇推出了25周年紀念版,以及最受歡迎的ACR版本。ACR版幾乎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僅僅用了40秒就全部售罄,刷新了銷售記錄。

可以看出來,雖然即將謝幕,在有生之年,蝰蛇還是用身體裡超強的毒素,給喜愛它的消費者留下了戒不掉的毒癮。

而這份毒癮,起源於1988年。當時,由克萊斯特總裁鮑勃盧茨直接任命,85個工程師組成的蝰蛇開發小組“Team Viper”創造了這個“毒物”。

第一代蝰蛇(1992-1995)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市場鍾愛大排量發動機,因此在1992年誕生的第一款量產版蝰蛇,直接使用了8.0L V10發動機,400馬力的強勁動力一下子將蝰蛇的兇猛體現的淋漓盡致,讓輛車從進入市場就打上了大排量的標誌。

第一代蝰蛇只有敞篷版,車漆及發動機罩也被噴成了鮮豔的紅色,帶著血腥味的野獸雖然年幼,4.6秒的百公里加速和超過264公里的極速顯露出其狂暴的本性。

第二代蝰蛇(1996-2002)

“There'sno replacement for cubic displacement(排氣量無可取代)!”,從蝰蛇的格言中就可以瞭解這個毒物的風格,所以排量也成為蝰蛇不同型號之間最顯著的區別。

4年之後,1996年的第二代蝰蛇,增加了更加實用的GTS版,車頂採用了經典的泡泡車頂,既有利於空氣動力學也改善了內部乘員空間,同樣的8.0升V10發動機經過大幅度減重和改良之後能釋放出450匹馬力的強大動力,百公里加速只有4.2秒,最高時速297km/h,讓蝰蛇又上升了一個階段。

1998年道奇專門為賽道打造了蝰蛇GTS-R賽車,將那台8.0L V10發動機壓榨出恐怖的700馬力,它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連續5年登上FIA GT領獎臺,並包攬了勒芒GT組別第一第二名,這是30年間美國首次拿到勒芒賽事的冠軍車。

在1999-2001年間,蝰蛇不斷推出各種特殊版本,例如ACR版等,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也讓蝰蛇品牌保持了新鮮感。

第三代蝰蛇(2003-2006)

2002年,克萊斯勒將其高性能團隊整合成SRT(street and racing technology)部門,而SRT部門的首款車型就是第三代的蝰蛇SRT-10。發動機從原來的8.0L提高到了8.3L,引擎和車重繼續減輕,加入電子輔助系統,改良懸掛,加寬輪胎,讓蝰蛇SRT-10無論是在公路還是賽道上的表現都是無可挑剔的,03款蝰蛇SRT-10也成為世上第一款“3×500"的量產車——超過500匹馬力的功率,超過500磅/英尺的扭矩以及超過500立方英寸的排量。

第四代蝰蛇(2007-2010)

2007年,道奇發佈了全新一代的蝰蛇SRT-10,發動機的排量從8.3L提升到8.4L,改進之後達到了600匹馬力,超過750Nm扭矩——更大的排量、功率以及扭矩,讓蝰蛇再一次證明它的兇猛攻勢!通過自己的追求來告訴世人“排量即王道”。

最精彩的莫過於蝰蛇SRT-10 ACR的推出,將蝰蛇推向了尖峰時刻,整車底盤和行走機構重新設定之後更加平衡,賽道化取向更加激進,輪胎也被換成了半熱熔胎,帶來的結果就是異常兇悍的性能。

第五代蝰蛇(2013-2016)

2013年SRT發佈了新一代的SRT Viper,不過這時候蝰蛇這個產品已經不屬於克萊斯勒了,而是被SRT團隊買下,也就是即將停產的這個版本的SRT Viper。全新的蝰蛇再一次對發動機進行了升級使得其最大馬力達到了640匹,最大扭矩達到了813Nm。

蝰蛇雖然沒有雪佛蘭科邁羅、福特野馬那樣悠久的歷史,但是自誕生就成為一種標誌,帶有獨有的味道。雖然蝰蛇的命運即將走到生命盡頭,也讓很多喜歡蝰蛇的人感到悲傷,不過,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新夢想的啟程,蝰蛇留戀的“Viper 8.4 V10”在其彌留之際也找到了新的寄託——VLF Force 1!

這台發佈於去年年初北美車展的雙門Coupe跑車VLF Force 1,繼承了蝰蛇經典的8.4升V10自吸發動機。

在今年上海車展首發亮相的敞篷版VLF Force 1 Roadster也延沿用了那台暴烈的8.4升V10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45馬力,峰值扭矩更是達到865牛·米。

雖然不是“蛇”,但VLF Force 1也給人一種非“蛇”似“蛇”的感覺,在這裡,也希望VLF Force 1,能載著蝰蛇的精神在市場上繼續發揚光大!用那份近似固執的堅持,延續車迷心中那個永恆的經典。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轉自:TFcars,作者:木杉言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