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將會是一個什麼狀態?

如果月球消失了,那麼地球將會進入這麼一種狀態:

1、地球上的潮汐將變小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引起的,雖然太陽的品質比月球大得多(約是月球品質的2710X10^4倍),

但由於太陽距離地球比月球離地球遠得多(日地間的平均距離約是月地間平均距離的389倍),所以雖然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對地球的引力要強大得多,但太陽的引潮力卻不到月球的1/2,確切地說,月球的引潮力約是太陽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從力學上來看潮汐主要由月球引起。比如,地球某地潮水最高時能達到10米高,那麼其中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
太陽引力造成的只有3米。其它行星由於品質比太陽小得多且距離比月球遠得多,所以,其它行星對地球造成的引潮力可以忽略不計。

2、地球上每一天將變得一樣長

由於月球等天體的存在,使得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受到微小的阻力,在這種阻力下,地球的自轉速度慢慢減小,一天的長度也就慢慢變長。在兩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一天只有22小時,而更早的十億年前,地球一天時長不足10小時,

這就是數十億前來月球的引力造成的結果。但是如果月球消失了,沒有了引力距的牽滯作用,地球的轉速就會固定不變,每天的長度都將相同,也就是說地球每天的時長固定在月球消失的那一天。

3、地球上“流星”現象增多

月球相當於地球的“盾牌”,可以為地球擋住一部分流星。雖然月球不可能把所有的流星擋住,但可以使大塊的隕石撞擊地球的幾率下降,並解體一些撞向地球的小行星,

使它們對地球的危害降低。所以,月球如果消失,天體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將增加,但不會形成像月球表面那種隕石坑,畢竟地球濃密的大氣層會燒毀絕大多數隕石,僥倖沒燒完能掉落到地面的是極少數。因.此,在晴朗的夜晚,人們看見“流星”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4、地球上各緯度區域將不再有四季的變化

地球的軌道傾角將變得更小更穩定。

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其它行星由於距地球太遠或者相比太陽品質太小,所以其引力可以忽略不計),目前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的夾角約為23.4°,也即 “黃赤交角”。如果月球消失,那麼這個“黃赤交角”將接近於0°,即地球的自轉赤道平面和公轉平面重合(為什麼會這樣,筆者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加以分析),這樣一來,地球上同一緯度地區的季節將是一成不變的,也即不再有季節的交替,
地球將固定地分為五帶:0--北緯10°為熱帶,北緯10°――北緯30°為亞熱帶,北緯30°――北緯60°為溫帶,北緯60°――北緯80°為亞溫帶,北緯80°――北緯90°為寒帶。南半球也一樣。由於沒有了“黃赤交角”,陽光將與地球的自轉軸垂直,這樣一來,地球上將沒有極晝或極夜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