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中國沒有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終於知道原因了

有人說我們端午節、中醫、活字印刷等都被韓國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但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7月份,中國申報的兩個世界遺產項目可哥西裡、鼓浪嶼獲得通過後,世界遺產數量為52項,曾短時間達到世界第一(後被義大利超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列強殖民和斷代的國家。那麼中國上下五千年自然會擁有多數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

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音有限而意無窮,漢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而英文、日文、韓文等都是表音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字成為了世界上僅存的表意文字。

由於韓國、朝鮮、越南都已經停止了漢字的使用,使這些國家在文化和歷史上的傳承並不便利。近年來韓國和越南國內恢復漢字的呼聲越來越高,各種集會要恢復漢字的使用。

更有韓國某領導人無恥的聲稱漢字是東亞的文字,也間接否認了漢字是出自中國。

那麼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字,中國為何沒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保護呢。正如人們所擔心的,萬一被某國再申請了去,那豈不成了中華幾千年的恥辱。

首先我們要瞭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需要的條件,就會知道為什麼漢字一直沒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實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最後一條是“尚存的珍稀或瀕危滅亡的文化項目。”就憑這一項,繁榮昌盛的漢字就無法得到保護。當然我們也不用擔心會被棒棒國申請為自己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日益強大,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

中文越來越受歡迎。他們只會幫忙漢字發揚壯大,擔心無疑是多餘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若韓國再能成功竊取了漢字的成果。那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實際上,國內流傳的有關韓國的各種"申遺事件"全都經過中國人重新包裝,要麼完全是子虛烏有,要麼帶有事實偏差的誤導性。

①"被端午":韓國"江陵端午祭"確實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但與中國端午節內涵完全不同。

②"被中醫":韓國沒有"中醫申遺",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

③"被印刷術":韓國並未將活字印刷術申遺,只有一本佛經入選世界紀錄遺產,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

②"被中醫":韓國沒有"中醫申遺",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

③"被印刷術":韓國並未將活字印刷術申遺,只有一本佛經入選世界紀錄遺產,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