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事件!青島或將成為中國第一個“電影之都”?

說到青島

相信不少人會脫口而出

“棧橋”、“五四廣場”等等

這些耳熟能詳的旅遊地標建築

其實縱觀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

除了蘊含豐富的海景旅遊資源之外

還有很多其他有分量的“城市名片”

☟☟☟

近日

青島正申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創意城市網路“電影之都”

目前

申創工作已進入“決賽圈”

結果將於10月31日揭曉

如果申創成功

青島將成為中國第一個“電影之都”

世界第九個聯合國“電影之都”

什麼是“電影之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UCCN)于2004年創立,

旨在讓創意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驅動力。這個網路涵蓋7個創意城市,已有來自54個國家的116個成員城市加入創意城市網路,其中中國占到了8個,但其中尚無“電影之都”。

設計之都:北京、上海、深圳

電影之都:暫無

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杭州、蘇州、景德鎮

美食之都:成都、順德

文學之都:暫無

媒體藝術之都和音樂之都:暫無

2017年獲得中國全委會“支援函”的四座城市分別是青島、武漢、長沙、澳門。其中,青島申報的是“電影之都”,武漢申報的是“設計之都”,長沙申報的是“媒體藝術之都”,澳門申報的是“美食之都”。

青島,因電影而生的城市

青島位於太平洋西岸北緯36度,是歐亞大陸橋東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港口城市,

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0萬。

青島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濱海旅遊度假城市,地形多樣、氣候宜人,具有中西合璧的城市歷史景觀,被譽為天然的“東方影棚”。

青島,一座為電影而生的城市,它的自然、經濟和人文條件與電影如此契合,

在中國無出其右者。在過去一百多年中,電影與青島彼此相互成就,共同成長,完美演繹了城市與電影之間無法分割的共生關係。

作為中國電影的搖籃,早在世界電影剛剛誕生的時代,青島就成為電影的東方實驗場,孕育了中國電影史上的許多第一。1900年,青島亨利王子飯店成為中國最早的電影院之一;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商用電影院——水兵俱樂部早在1907年即在報紙上刊載電影廣告,

目前它已華麗變身為一座新的電影地標——1907光影俱樂部。

青島是一座沒有屋頂的電影棚。百年來,青島這座城市幾乎每個場景,不論是海濱、名人故居等著名地標,抑或大街小巷與百姓人家,都曾出現在影片之中,並孕育了範冰冰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影視明星。青島是一座開放的電影博物館,因為電影不僅在城市幾乎每個角落留下有形或無形的印跡,更深深浸入她的靈魂與市民日常生活之中,城市與電影在青島已完全融通為一體無法區分。

2013年,青島提出“文化青島”的城市定位,將文化產業作為城市功能提升的戰略支點,全面打造“影視之城”文化品牌,旨在進一步營造城市創意氛圍,激發社會各界的創意活力,充分發揮文化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作用,通過文化對城市社會經濟的全面滲透與融合把青島建設成為現代海洋文化名城。

靈山灣文化區位於青島市西部,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核心地帶。這裡擁有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專案-青島東方影都,規劃建設45個國際一流專業攝影棚,目前15座攝影棚已經投入使用,今年年底將共有30座攝影棚投入使用。靈山灣影視基地的攝影棚由英國松林製片廠設計,面積從一千平米到一萬平米都有,和置景車間組團式佈局,在技術指標、拍攝環境上達到國際一流。其中,一萬平米的攝影棚和拍攝水池今年年底便可投入使用,這些設施不僅是全球最大的,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

靈山灣文化區擁有國內外最優惠的影視產業政策,優秀影視劇可以獲得40%的影視拍攝製作成本補貼,註冊在靈山灣文化區的影視企業可以享受10%的稅收優惠。張藝謀的《長城》、傳奇影業的《環太平洋2》等電影都在青島靈山灣拍攝製作,寧浩新片《瘋狂的外星人》是靈山灣文化區最新開機拍攝的一部戲。全面建成運營後,每年將約100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制。

青島從全球電影發展的格局與視野出發,通過城市整體層面的系統創新推動內、外部優質資源的高效對接與整合,使青島電影產業呈現出強勁的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態勢,日益成為一座以電影為特色的東方創意之都。

申創“電影之都”青島有何底氣?

城市發展戰略

2017年青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高端影視,申創“電影之都”,打造東方影都、國際電影交易中心和國際電影藝術技術創新平臺。

青島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化“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城市空間佈局,構建覆蓋全域、面向未來的城市群主體形態。 筆者瞭解到,“三灣三城”的概念首次提出,即構築“中心灣區、西部灣區、東部灣區”海灣型城市新格局。西部灣區包括了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海洋高新區、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董家口迴圈經濟區等功能區,是青島灣區經濟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域。其中靈山灣被定位為西部灣區的核心區域。

城市特色

青島擁有優美的海岸線等自然條件,適合很多影視劇取景;青島有不斷壯大的演員隊伍,能宣傳青島,為城市帶來影視投資。

在人文文化、歷史積澱層面,青島擁有豐厚的文化基因,青島城區的歷史建築,時隔百年,依然存續,代表著青島人對於歷史的崇敬,更代表著青島的地方文化。近現代青島也湧現出一批歷史文化名人,不少歷史類、人文類作品都可以此為藍本進行挖掘再創造。

“東方影都”的強大號召力

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星光島的濱海大道北側有一個色彩繽紛的“鸚鵡螺”,這個以“碧海銀螺”為造型設計靈感,由3070塊形態各異的鋁板組成的全球最大的螺型建築,就是東方影都大劇院。如今,它已是青島影視文化的一座地標性建築。

在據此不遠處的朝陽山上,在鮮明的主次山峰之間,豎立著單個字體高度和寬度均達16米的“東方影都”四個大字,依山就勢,異常醒目,讓人不由得想起美國好萊塢山上巨幅的“好萊塢”字樣。“東方影都”仿佛也是借此展示著發展影視產業上的雄心。

正因如此,青島發展影視產業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

電影之都,助力青島實現“融合發展”

著眼於青島在自然環境、歷史、人才、電影產業等方面良好的基礎,2015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電影之都”的構想,申創工作先後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為此,青島市文廣新局成立了“電影之都”申創工作辦公室,全面開展申創工作。先後赴杭州、蘇州等城市學習成功經驗,委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上海中心編寫了“電影之都”申創文本,啟動了申創宣傳工作,加強了與國內外創意城市的聯絡,穩步推進青島電影博物館建設。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安排,今年創意城市申報工作將於6月16日截止,8月開始評選程式,10月31日將公佈評審結果。如果申創成功,青島將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第九個聯合國“電影之都”。

中國影視產業正不斷走向成熟,各類電影活動日益活躍。青島可憑藉其在影視方面的先天優勢,依託當下的發展機遇,走出一條與北京、上海、香港等依靠城市品牌效應、高起點發展的不同道路;一條深挖本土文化、整合優勢資源、創新協同發展的道路;打造獨特品牌,形成電影產業“青島模式”,為青島可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青島是個開放包容、相容並蓄、富有創新力的都市,不斷以"海"的胸懷吸收世界先進電影文化,同時也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入全球電影創新合作,為世界電影發展貢獻‘青島力量’。

成為“電影之都”,不僅可以幫助青島充分利用作為濱海城市在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以創意為引擎,推進環境、文化和經濟的高度融合發展。還可以發揮青島在創意產業領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和集聚全球創意和人才資源,激發民間創意潛力,共用創意成果。同時,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一部影片一座城,影視與城市的故事還在繼續講述著……

未來,筆者認為文化產業將成為青島經濟升級的重要支點。青島將依託東方影都等百億級大專案,積極規劃建設世界級影視基地,全力打造青島世界級“電影之都”的新名片。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上線啦!

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

青島是一座開放的電影博物館,因為電影不僅在城市幾乎每個角落留下有形或無形的印跡,更深深浸入她的靈魂與市民日常生活之中,城市與電影在青島已完全融通為一體無法區分。

2013年,青島提出“文化青島”的城市定位,將文化產業作為城市功能提升的戰略支點,全面打造“影視之城”文化品牌,旨在進一步營造城市創意氛圍,激發社會各界的創意活力,充分發揮文化在城市可持續發展中作用,通過文化對城市社會經濟的全面滲透與融合把青島建設成為現代海洋文化名城。

靈山灣文化區位於青島市西部,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核心地帶。這裡擁有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專案-青島東方影都,規劃建設45個國際一流專業攝影棚,目前15座攝影棚已經投入使用,今年年底將共有30座攝影棚投入使用。靈山灣影視基地的攝影棚由英國松林製片廠設計,面積從一千平米到一萬平米都有,和置景車間組團式佈局,在技術指標、拍攝環境上達到國際一流。其中,一萬平米的攝影棚和拍攝水池今年年底便可投入使用,這些設施不僅是全球最大的,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

靈山灣文化區擁有國內外最優惠的影視產業政策,優秀影視劇可以獲得40%的影視拍攝製作成本補貼,註冊在靈山灣文化區的影視企業可以享受10%的稅收優惠。張藝謀的《長城》、傳奇影業的《環太平洋2》等電影都在青島靈山灣拍攝製作,寧浩新片《瘋狂的外星人》是靈山灣文化區最新開機拍攝的一部戲。全面建成運營後,每年將約100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制。

青島從全球電影發展的格局與視野出發,通過城市整體層面的系統創新推動內、外部優質資源的高效對接與整合,使青島電影產業呈現出強勁的國際化、高端化發展態勢,日益成為一座以電影為特色的東方創意之都。

申創“電影之都”青島有何底氣?

城市發展戰略

2017年青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高端影視,申創“電影之都”,打造東方影都、國際電影交易中心和國際電影藝術技術創新平臺。

青島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深化“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城市空間佈局,構建覆蓋全域、面向未來的城市群主體形態。 筆者瞭解到,“三灣三城”的概念首次提出,即構築“中心灣區、西部灣區、東部灣區”海灣型城市新格局。西部灣區包括了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海洋高新區、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和董家口迴圈經濟區等功能區,是青島灣區經濟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域。其中靈山灣被定位為西部灣區的核心區域。

城市特色

青島擁有優美的海岸線等自然條件,適合很多影視劇取景;青島有不斷壯大的演員隊伍,能宣傳青島,為城市帶來影視投資。

在人文文化、歷史積澱層面,青島擁有豐厚的文化基因,青島城區的歷史建築,時隔百年,依然存續,代表著青島人對於歷史的崇敬,更代表著青島的地方文化。近現代青島也湧現出一批歷史文化名人,不少歷史類、人文類作品都可以此為藍本進行挖掘再創造。

“東方影都”的強大號召力

在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星光島的濱海大道北側有一個色彩繽紛的“鸚鵡螺”,這個以“碧海銀螺”為造型設計靈感,由3070塊形態各異的鋁板組成的全球最大的螺型建築,就是東方影都大劇院。如今,它已是青島影視文化的一座地標性建築。

在據此不遠處的朝陽山上,在鮮明的主次山峰之間,豎立著單個字體高度和寬度均達16米的“東方影都”四個大字,依山就勢,異常醒目,讓人不由得想起美國好萊塢山上巨幅的“好萊塢”字樣。“東方影都”仿佛也是借此展示著發展影視產業上的雄心。

正因如此,青島發展影視產業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

電影之都,助力青島實現“融合發展”

著眼於青島在自然環境、歷史、人才、電影產業等方面良好的基礎,2015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電影之都”的構想,申創工作先後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6年工作要點》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為此,青島市文廣新局成立了“電影之都”申創工作辦公室,全面開展申創工作。先後赴杭州、蘇州等城市學習成功經驗,委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上海中心編寫了“電影之都”申創文本,啟動了申創宣傳工作,加強了與國內外創意城市的聯絡,穩步推進青島電影博物館建設。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安排,今年創意城市申報工作將於6月16日截止,8月開始評選程式,10月31日將公佈評審結果。如果申創成功,青島將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第九個聯合國“電影之都”。

中國影視產業正不斷走向成熟,各類電影活動日益活躍。青島可憑藉其在影視方面的先天優勢,依託當下的發展機遇,走出一條與北京、上海、香港等依靠城市品牌效應、高起點發展的不同道路;一條深挖本土文化、整合優勢資源、創新協同發展的道路;打造獨特品牌,形成電影產業“青島模式”,為青島可持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青島是個開放包容、相容並蓄、富有創新力的都市,不斷以"海"的胸懷吸收世界先進電影文化,同時也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入全球電影創新合作,為世界電影發展貢獻‘青島力量’。

成為“電影之都”,不僅可以幫助青島充分利用作為濱海城市在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以創意為引擎,推進環境、文化和經濟的高度融合發展。還可以發揮青島在創意產業領域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和集聚全球創意和人才資源,激發民間創意潛力,共用創意成果。同時,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一部影片一座城,影視與城市的故事還在繼續講述著……

未來,筆者認為文化產業將成為青島經濟升級的重要支點。青島將依託東方影都等百億級大專案,積極規劃建設世界級影視基地,全力打造青島世界級“電影之都”的新名片。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上線啦!

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