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各大零售業都在提倡“瘦身行動”,只有母嬰產業急需“增肥”!

日前,第17屆CBME中國孕嬰童展落幕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本次展會中,包括巴拉巴拉、迪士尼、好孩子、惠氏、美贊臣等共計3952個全球知名品牌商悉數到場,各大品牌展位門庭若市。

然而,相比往年品牌新品展示外,

今年會場首次亮相非傳統母嬰商品專區:活色生鮮、樂活美媽、樂教體驗、樂享戶外四大新區領域。

2017 CBME中國現場

這種獨具一格的體驗專案,在首日現場便聚焦了數萬位專業用戶。不少現場參展商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顧客追求高品質、精細化的消費需求,

他們尋求創新的消費體驗。

實際上,伴隨90後新生代孕嬰家庭的迅速擴張,近兩年育兒理念和消費理念面臨市場洗牌、細節升級現象。不少孕嬰家庭除了關注兒童各年齡的用品需求外,親子娛樂和家庭育兒需求擴展讓品牌商蜂擁開設各類場景門店。但當我們低頭看向周邊一站式母嬰企業時,卻發現這些商鋪發展並不理想,甚至出現不斷轉手的殘酷現狀。

2017 CBME中國現場

撇開業內競爭影響,本應整體向好的實體母嬰行業,其實更需要瞄準“創新”的市場管道,才能增值企業自身的關鍵業務。

商城後臺將自動識別流量來源,給該名員工結算推廣提成,而顧客同時可以獲取到一個線上抵現紅包以及一份展會精美禮品。

2017 CBME中國現場

余先生表示:面對中國二胎政策放寬,顧客消費力與日俱增的前提下,母嬰市場就是一塊“香餑餑”,但同時以何種方式入場將考驗企業關鍵業務的韌性和願景。品牌在兩年前,選擇Micronet微網微商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中,

一方面是幫助線下顧客24小時對接品牌產品消費、服務場景體驗等,另一方面則是在虛擬空間裡實現各大門店業務相連性,提升一站式消費的盈利作用。

舉個例子,當你線上上消費二段奶粉並預定當天到旗下水族館體驗時自取,產品門店在接到訂單後可派員工將對應產品配送至預定體驗館,體驗結束後即可同步取貨。

據艾瑞諮詢資料顯示,預計到2018年末,

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到2.86億。未來,母嬰市場潛力將持續擴大,企業間的包容性競爭將加速演化。為了達到自身“持續利潤增長”,通過門店和電商管道佈局的一站式細化服務,也將成為母嬰企業競爭、發展的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