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發|獲黑馬基金天使輪融資,真機智能要用無人配送機器人解決“最後一公里”魔咒

機器人配送,是否能解放200萬快遞小哥?

文 | 楊潔

編輯 | 黑智

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里,是場慘烈的戰役。

電商和O2O當年的燒錢大戰也讓配送行業的競爭走向惡化,各大平臺之間的對峙時常見諸媒體。直到資本寒冬之後,這個市場才漸趨理性,重新向注重服務品質和精細化轉型。但這,才是難度加大的真正比拼的開始。

艾媒諮詢發佈的《2017Q1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2014年至今,即時配送使用者規模在穩步上升,使用者規模以較快速度增長,

由2014年的1.24億增長至2016年的2.31億,2016年增長率達35.1%。

配送市場規模在擴大,“最後一公里”卻仍然陷入魔咒之中:快遞和外賣的電動車在馬路和人流間險象環生地穿梭;用戶無法按時收貨帶來大量人力耗費;快遞櫃雖然能夠部分解決二次派送問題,但仍然滿足不了隨時隨地的配送需求,也與網購其他環節脫節……

2015年,當電商和快遞公司都在試圖用無人機解決“最後一公里”時,

美國的初創公司Starship表示,用自動駕駛機器人會更加適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減少了能耗。目前,Starship已經和美國的外賣與眾包物流公司合作,進行交貨測試,為客戶提供服務。

現在,Starship也有了自己的中國同行。日前,作為國內首家無人配送機器人公司,真機智能宣佈,已經完成了黑馬基金投資的天使輪融資。此前,公司在成立初曾獲得矽谷知名孵化器PNP的種子輪融資,並被評選為清華大學十佳創業團隊。

真機智能推出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專注于解決大學校園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目前已反覆運算至第三代產品,並已經在部分校園進行了實測,即將開始商業化進程。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技術強化,以及產品運營和市場行銷方面的投入。

“最後一公里”的機器配送員

“有資料表明,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成本,是之前1000公里的5倍。

”劉智勇說,“用人力來作為配送的末端,是非常不經濟的。”

真機智能創始人 劉智勇

劉智勇是前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專案負責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電腦系(ETH)博士休學生,研究方向是機器學習,同時擁有帝國理工學院(IC)和中國科學院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研究經歷,

也是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他是2017年度清華大學《創辦新企業》入選成員,清華大學x-lab下一代技術教育基金獲得者和清華大學創+種子基金獲得者。

在劉智勇看來,物流配送的末端,和電商、社交、搜索一樣,是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觸及生活本質的剛需。然而,這個需求,卻一直在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解決。電商、社交和搜索可以由互聯網解決,但配送需要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來解決。用機器人來替代人工,本質是讓生產資料也充當生產力。

2016年7月,真機智能成立,劉智勇表示,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注物流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公司。這家誕生於清華大學x-lab的公司, 創始團隊包括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和阿裡巴巴的機器學習以及機器人技術研究者,憑藉著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他們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代無人車的原型。到今天,已經反覆運算至第三代產品,公司發展到20餘名員工,包括機器人導航、電腦視覺、嵌入式控制、機械設計等多個方向。

在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真機智能的辦公室裡,黑智見到了這台無人配送機器人。它是一輛高不到1米的六輪小車,可承重30-50千克,據劉智勇介紹,它可以實現每小時10km的低速行駛,續航達到70-80公里,標準實現3-5km內區域範圍內的配送工作。六輪結構保證了它的行駛穩定性,能夠在載重情況下順利通過各種不同情況的道路,如草坪、減速帶,爬上35度以內的坡度等。

在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上,配備了雷射雷達、攝像頭和感測器等。配送機器人通過真機智能自主研發的導航技術,實現即時的構圖定位和導航,減少誤差。在行進時,機器人通過雷射雷達和視覺演算法,理解環境、構建地圖,即時規劃路徑。在校園等有限環境中,配送機器人也會面臨路況變化、行人眾多等複雜環境,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進行行人檢測、車輛檢測和路面分割,以及雷射雷達進行障礙物識別,採用深度學習的環境建模技術識別行人和危險物體,提高避障的準確度。

由於路面環境複雜和不斷變化,路徑規劃也會面臨突發調整,真機智能在雲端建立了智慧調度技術,依靠機器學習模型進行預測和分類,實現控制決策。在避障、尋找路徑和設置多個配送點時,機器人可以實現最優的調度方案。

無人機配送快遞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被“劫機”。而這也是快遞機器人同樣要面對的情況。據劉智勇介紹,當無人配送機器人攜帶包裹行進在路上時,其配備的智能鎖從裡面鎖上機櫃,只有下單的接收快遞者可以用手機解鎖取出物品。同時,穩定的六輪減震驅動結構保證機器人能夠平穩行駛,保證物品的安全無損。同時,無人配送機器人內部,還內置了警報系統和跟蹤系統,確保機器可追蹤和召回。

切入校園快遞商用場景

真機智能無人配送機器人瞄準的最先落地的場景,是校園內快遞的物流配送。

校園快遞,是片異常龐大的市場。年輕人構成了網購的主體,而高校學生,又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但是,校園快遞的“最後一公里”,卻又是痛點最為明顯和突出。大部分高校校園都規定了快遞員不准許進入的制度,快遞櫃也難以設置,學生必須要步行到快遞點收件和寄件,不僅麻煩,而且等待時間長。

但這“最後一公里”的空白地帶,對於配送機器人而言,卻提供了較為利好的條件。校園是個相對封閉的有限環境,校區內的道路環境,比起校外,顯然複雜程度也大大降低,有利於配送機器人的測試和反覆運算。

而利用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校園內快遞配送可以通過複製快遞短信,安排送貨服務,機器人自動規劃路徑、智慧送達貨物。對於快遞公司而言,也可以節省配送的人力成本。在劉智勇看來,未來機器人將會逐漸走出校園,實現真正最後三到五公里的配送,並成為城市的基礎設施。

要想保證產品商業化順利推進,成本和價格自然是首要因素。“我們是個擁有綜合技術實力的團隊,為無人配送機器人而生。從機械設計、底層電路的設計,從機器學習模型到系統集成,全部都是一體化研發的成果。”劉智勇說,“這就使得我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控和適應產品的需求。從感測器的選型和演算法的適配上,在適應需求的基礎上,儘量在配置上節約成本。”據劉智勇透露,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真機智能配送機器人的單機成本,基本能夠控制在極低的水準。

也正是在一體化研發、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劉智勇為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設置了一條“共用租賃”的商業化模式。這是一條類似於摩拜單車和OFO的產品路線,即由真機智能作為配送服務平臺,提供機器人配送服務,按單收費。在劉智勇的設想中,真機智能未來並不是一家硬體提供商,而是服務平臺,一端連接起上游的B端客戶,一端連接起C端用戶。而這樣一台機器人配送的租賃費用,僅僅是現在人工配送成本的一半不到。

“當用戶的滿意度日益提高,”劉智勇說,“配送機器人將成為人力配送有益的補充。當速度和效率越來越高時,它將逐漸替代人工。”

真機智能已經為未來的進入校園做好了準備。據劉智勇介紹,公司已經打造了10-20台的小規模機器人群組,並線上上和線下服務端都進行了設置。在7月份校園路測之後,真機智能已經和部分高校進行了合作溝通,並將新學年開始運營,和新生一起“入學”。

之後,真機智能也計畫逐漸向外賣配送等服務擴展。“成本高、管理難,是這些企業面對的共同的痛點。”劉智勇說,“這是他們的核心需求。只要技術足夠成熟,它們會很快接受這一改變。”據劉智勇透露,目前,已有部分外賣和零售平臺,和真機智能達成了合作意向。

機器人智慧物流的廣闊市場

在短途配送上,除了Starship外,美國的Dispatch也已開始測試機器人送餐。而在國內創業公司中,類似於真機智能的短途物流配送機器人還是鮮見。用物流機器人代替人工的趨勢,雖然還是剛剛顯露出頭角,但是已有大型物流公司玩家準備下場。在海外,亞馬遜有貨架機器人。在國內,去年菜鳥推出了小G機器人;今年的618大促上,和京東的電商打折一起亮相的,還有其推出的快遞配送機器人。

但巨頭的入局,在劉智勇看來,也並不會對創業公司們造成壓力。“相對於業務多元化的大型公司,創業公司更為聚焦和專注,在產品反覆運算和發展速度上,也相對跑得更快。”

同時,給予他信心的,還有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據劉智勇測算,目前每天快遞訂單量是3000萬單,外賣日訂單量是1800萬單,而線下配送量仍然在以每年120%的速度增長。而在清華大學這樣規模校園裡,至少需要25台這樣的配送機器人才能滿足配送需求。全國高校內,則至少需要1萬台機器人。

這個市場也仍然受到眾多的制約。提高技術、教育市場、政策法規的限制等,都是物流配送機器人企業面對的問題。

但是,在劉智勇看來,機器人做物流,“是一個必然的大方向。而現在,切入的最好的時間點已經到了。”在他看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逐步走向成熟、硬體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已經推動物流配送機器人,走到了市場爆發的前夕。

用機器人來替代人工,本質是讓生產資料也充當生產力。

2016年7月,真機智能成立,劉智勇表示,這也是國內首家專注物流最後一公里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公司。這家誕生於清華大學x-lab的公司, 創始團隊包括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和阿裡巴巴的機器學習以及機器人技術研究者,憑藉著在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他們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第一代無人車的原型。到今天,已經反覆運算至第三代產品,公司發展到20餘名員工,包括機器人導航、電腦視覺、嵌入式控制、機械設計等多個方向。

在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真機智能的辦公室裡,黑智見到了這台無人配送機器人。它是一輛高不到1米的六輪小車,可承重30-50千克,據劉智勇介紹,它可以實現每小時10km的低速行駛,續航達到70-80公里,標準實現3-5km內區域範圍內的配送工作。六輪結構保證了它的行駛穩定性,能夠在載重情況下順利通過各種不同情況的道路,如草坪、減速帶,爬上35度以內的坡度等。

在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上,配備了雷射雷達、攝像頭和感測器等。配送機器人通過真機智能自主研發的導航技術,實現即時的構圖定位和導航,減少誤差。在行進時,機器人通過雷射雷達和視覺演算法,理解環境、構建地圖,即時規劃路徑。在校園等有限環境中,配送機器人也會面臨路況變化、行人眾多等複雜環境,機器人通過攝像頭進行行人檢測、車輛檢測和路面分割,以及雷射雷達進行障礙物識別,採用深度學習的環境建模技術識別行人和危險物體,提高避障的準確度。

由於路面環境複雜和不斷變化,路徑規劃也會面臨突發調整,真機智能在雲端建立了智慧調度技術,依靠機器學習模型進行預測和分類,實現控制決策。在避障、尋找路徑和設置多個配送點時,機器人可以實現最優的調度方案。

無人機配送快遞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被“劫機”。而這也是快遞機器人同樣要面對的情況。據劉智勇介紹,當無人配送機器人攜帶包裹行進在路上時,其配備的智能鎖從裡面鎖上機櫃,只有下單的接收快遞者可以用手機解鎖取出物品。同時,穩定的六輪減震驅動結構保證機器人能夠平穩行駛,保證物品的安全無損。同時,無人配送機器人內部,還內置了警報系統和跟蹤系統,確保機器可追蹤和召回。

切入校園快遞商用場景

真機智能無人配送機器人瞄準的最先落地的場景,是校園內快遞的物流配送。

校園快遞,是片異常龐大的市場。年輕人構成了網購的主體,而高校學生,又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占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7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但是,校園快遞的“最後一公里”,卻又是痛點最為明顯和突出。大部分高校校園都規定了快遞員不准許進入的制度,快遞櫃也難以設置,學生必須要步行到快遞點收件和寄件,不僅麻煩,而且等待時間長。

但這“最後一公里”的空白地帶,對於配送機器人而言,卻提供了較為利好的條件。校園是個相對封閉的有限環境,校區內的道路環境,比起校外,顯然複雜程度也大大降低,有利於配送機器人的測試和反覆運算。

而利用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校園內快遞配送可以通過複製快遞短信,安排送貨服務,機器人自動規劃路徑、智慧送達貨物。對於快遞公司而言,也可以節省配送的人力成本。在劉智勇看來,未來機器人將會逐漸走出校園,實現真正最後三到五公里的配送,並成為城市的基礎設施。

要想保證產品商業化順利推進,成本和價格自然是首要因素。“我們是個擁有綜合技術實力的團隊,為無人配送機器人而生。從機械設計、底層電路的設計,從機器學習模型到系統集成,全部都是一體化研發的成果。”劉智勇說,“這就使得我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控和適應產品的需求。從感測器的選型和演算法的適配上,在適應需求的基礎上,儘量在配置上節約成本。”據劉智勇透露,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真機智能配送機器人的單機成本,基本能夠控制在極低的水準。

也正是在一體化研發、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劉智勇為真機智能的配送機器人,設置了一條“共用租賃”的商業化模式。這是一條類似於摩拜單車和OFO的產品路線,即由真機智能作為配送服務平臺,提供機器人配送服務,按單收費。在劉智勇的設想中,真機智能未來並不是一家硬體提供商,而是服務平臺,一端連接起上游的B端客戶,一端連接起C端用戶。而這樣一台機器人配送的租賃費用,僅僅是現在人工配送成本的一半不到。

“當用戶的滿意度日益提高,”劉智勇說,“配送機器人將成為人力配送有益的補充。當速度和效率越來越高時,它將逐漸替代人工。”

真機智能已經為未來的進入校園做好了準備。據劉智勇介紹,公司已經打造了10-20台的小規模機器人群組,並線上上和線下服務端都進行了設置。在7月份校園路測之後,真機智能已經和部分高校進行了合作溝通,並將新學年開始運營,和新生一起“入學”。

之後,真機智能也計畫逐漸向外賣配送等服務擴展。“成本高、管理難,是這些企業面對的共同的痛點。”劉智勇說,“這是他們的核心需求。只要技術足夠成熟,它們會很快接受這一改變。”據劉智勇透露,目前,已有部分外賣和零售平臺,和真機智能達成了合作意向。

機器人智慧物流的廣闊市場

在短途配送上,除了Starship外,美國的Dispatch也已開始測試機器人送餐。而在國內創業公司中,類似於真機智能的短途物流配送機器人還是鮮見。用物流機器人代替人工的趨勢,雖然還是剛剛顯露出頭角,但是已有大型物流公司玩家準備下場。在海外,亞馬遜有貨架機器人。在國內,去年菜鳥推出了小G機器人;今年的618大促上,和京東的電商打折一起亮相的,還有其推出的快遞配送機器人。

但巨頭的入局,在劉智勇看來,也並不會對創業公司們造成壓力。“相對於業務多元化的大型公司,創業公司更為聚焦和專注,在產品反覆運算和發展速度上,也相對跑得更快。”

同時,給予他信心的,還有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據劉智勇測算,目前每天快遞訂單量是3000萬單,外賣日訂單量是1800萬單,而線下配送量仍然在以每年120%的速度增長。而在清華大學這樣規模校園裡,至少需要25台這樣的配送機器人才能滿足配送需求。全國高校內,則至少需要1萬台機器人。

這個市場也仍然受到眾多的制約。提高技術、教育市場、政策法規的限制等,都是物流配送機器人企業面對的問題。

但是,在劉智勇看來,機器人做物流,“是一個必然的大方向。而現在,切入的最好的時間點已經到了。”在他看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逐步走向成熟、硬體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已經推動物流配送機器人,走到了市場爆發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