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好?看完這個,從此有了科學的擋箭牌

夏日炎炎, 又到了練酒的時節

不少人喝完酒後都會紅臉

有人說,臉紅的人不容易醉

因為酒精揮發得快

有人說,臉紅是身體解酒能力差

喝酒對身體傷害更大

......

so

喝酒臉紅的真相如何呢?

喝酒臉紅的元兇--乙醛

在說喝酒紅臉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下酒精在人體的代謝過程。

一般來說:當啤酒或白酒被喝下肚子後,酒精,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乙醇,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後,不到10%的量以乙醇原形經肺和腎臟排出。剩餘的量,大部分乙醇代謝發生在肝臟中。

乙醇進入肝臟後,首選會被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2(A LD H 2)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酸,乙酸在參與體內多個代謝後,最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當體內乙醛脫氫酶2出現問題時,比如乙醛脫氫酶缺乏或活性不足,

乙醛不能快速代謝,就會在體內大量聚積,從而刺激血管迅速擴展,最終導致臉紅。

PS:喝酒臉紅,事實上跟過敏基本上沒毛關係。

喝酒臉紅,到底好不好?

根源在於基因缺陷

喝酒紅臉身體傷害大

乙醛是導致喝酒臉紅的直接元兇,卻不是根本原因。喝酒紅臉的根源在於基因,也就是基因缺陷致使的酒精(乙醇)代謝關鍵酶---乙醛脫氫酶2存在缺乏活性或活性非常低的問題,

從而無法高效分解、代謝乙醛。最終,隨著飲酒量的增加,乙醛大量堆積在體內,對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害。

喝酒臉紅的人並不像人們常說的酒量更好、不容易醉。相反,喝酒臉紅的人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皮膚紅疹、酒精中毒等現象的幾率更高。

喝酒臉紅,看似危害更大。實則,通過提示身體在代謝乙醛上存在的缺陷,所以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灌酒。

比起“一杯倒”,練一練酒量就大了、臉色也沒那麼紅的人,

其實身體傷害更大!

為啥呢???

根據先天基因不同,我們可以簡單把喝酒的人群分成三類:

第一種人:體內乙醛脫氫酶2活性高,酒精代謝速度快,不容易醉,酒量大;

第二種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2的人,幾乎不能代謝酒精,沾酒就醉,一杯就倒;

第三種人:體內乙醛脫氫酶2活性極低,練練酒量,能逐漸對乙醛、臉紅的現象產生耐受性,酒量漸長。儘管沒有醉倒,臉紅現象也越來越少,然而乙醛在體內聚積也越來越多,對組織和器官的損傷也越來越嚴重,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酒精中毒,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據有關調查統計,中國約有30%的人群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2,這部分人群除了喝酒容易紅臉外,患喉癌的風險也比普通人群要高一些。

喝酒後臉泛白是怎麼回事?

相比喝酒臉紅的人,這類人群不但缺乏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2,甚至連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都很少,只能依靠肝臟中的P450酶慢慢氧化。因此,喝酒越多,肝臟的負擔就越重,血液需求量就越大,相比面部血液供應量不足,就容易出現“臉色發白”的現象。

儘管喝酒臉紅的人,在幾個小時後((經肝P450酶緩慢代謝,將乙醛轉化為乙酸)也能恢復正常,但是乙醛大量聚積,長時間停留體內,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卻很難完全修復。這類人,也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一句話,能不能喝,那是天生的,基因決定的。

啥事都可以練一練,唯獨酒量這事兒,千萬別費勁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飲酒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成人每日飲酒量提出明確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於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1兩)。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相當於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文中第二種人(“沾酒紅”、“一杯倒”),參考此建議即可。

PS:臨床研究表明:每日超量飲酒,酒精肝、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發病率將大幅提升。連續5年,每日超劑量飲酒酒精肝發病率提升至89%,大量喝酒20年以上,肝硬化發病率則會上升到50%。

不遵循劑量的飲酒,都是在自尋死路!

關於解酒,這2點要牢記!

》1.真正的解酒藥,是不存在的!

專家表示,目前市面流傳的解酒藥,基本都是保健品,主要用於緩解酒後不適的感覺,如噁心、嘔吐、泛酸等,至於解酒保肝,促進酒精代謝都是誇大宣傳。效用跟安慰劑差不多。

臨床上,針對有嚴重醉酒症狀的患者,一般採用靜脈輸液,也就是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來稀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來幫助醒酒,緩解症狀。

酒精代謝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依靠人體天生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2催化作用來實現。從目前來看,能取代或促進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2產生的藥物,還未面世。

尚未面世!

尚未面世!

尚未面世!

......

所以,對於價格昂貴且並沒有什麼卵用的解酒“藥”,千萬不要迷信。

鑒於大多數人要成事兒,基本擺脫不了“即使傷身,也要一口悶”的這一國情。我們還是聊聊,|如何科學降低酒精傷害?|更能顯出小編滿滿滴誠意!!!!!!

》2.科學降低酒精對人體的傷害,很重要!

A.這些事兒千萬別做:

×:空腹飲酒,不僅對腸胃有害,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可出現低血糖、休克等不良症狀;

×:摻兌飲料,尤其是汽水飲料,二氧化碳刺激胃黏膜,會加速酒精吸收;

×:濃茶醒酒,可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加重心血管和腎臟負擔;

×:啤酒海鮮,可致尿酸增多,增加痛風、結石風險;

×:酒後服藥,嚴禁酒後服用退燒藥、抗生素(心臟衰竭)、藿香正氣水等,

B.這些事兒適當多做:

√:酒前喝點牛奶,可以保護胃腸粘膜,減少酒精滲透胃壁進入血液;

√:控制飲酒節奏,不要一口悶,多吃菜墊底,給酒精代謝爭取時間;

√:酒後吃點酸的,如番茄、柚子、柳丁、檸檬等,有機酸可與乙醇生成酯類物質起到解酒的效果。

√:多喝白開水,喝酒後血管擴展,血液迴圈加快,體表水分蒸發快,多喝水可以幫助補充水分,稀釋血液中酒精濃度,減少因飲酒帶來的口渴感。

此外,酒後身心煩熱難安,可適量飲用西瓜汁,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

ps:如果你說了這麼多,還有“朋友”想要灌你酒,那其必定是腹黑,想要毀掉你的人!思想有多遠,從心裡就應該讓他滾多遠!

喝酒後臉泛白是怎麼回事?

相比喝酒臉紅的人,這類人群不但缺乏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2,甚至連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都很少,只能依靠肝臟中的P450酶慢慢氧化。因此,喝酒越多,肝臟的負擔就越重,血液需求量就越大,相比面部血液供應量不足,就容易出現“臉色發白”的現象。

儘管喝酒臉紅的人,在幾個小時後((經肝P450酶緩慢代謝,將乙醛轉化為乙酸)也能恢復正常,但是乙醛大量聚積,長時間停留體內,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卻很難完全修復。這類人,也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一句話,能不能喝,那是天生的,基因決定的。

啥事都可以練一練,唯獨酒量這事兒,千萬別費勁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飲酒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對成人每日飲酒量提出明確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於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1兩)。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相當於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文中第二種人(“沾酒紅”、“一杯倒”),參考此建議即可。

PS:臨床研究表明:每日超量飲酒,酒精肝、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發病率將大幅提升。連續5年,每日超劑量飲酒酒精肝發病率提升至89%,大量喝酒20年以上,肝硬化發病率則會上升到50%。

不遵循劑量的飲酒,都是在自尋死路!

關於解酒,這2點要牢記!

》1.真正的解酒藥,是不存在的!

專家表示,目前市面流傳的解酒藥,基本都是保健品,主要用於緩解酒後不適的感覺,如噁心、嘔吐、泛酸等,至於解酒保肝,促進酒精代謝都是誇大宣傳。效用跟安慰劑差不多。

臨床上,針對有嚴重醉酒症狀的患者,一般採用靜脈輸液,也就是以生理鹽水或葡萄糖來稀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來幫助醒酒,緩解症狀。

酒精代謝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依靠人體天生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2催化作用來實現。從目前來看,能取代或促進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2產生的藥物,還未面世。

尚未面世!

尚未面世!

尚未面世!

......

所以,對於價格昂貴且並沒有什麼卵用的解酒“藥”,千萬不要迷信。

鑒於大多數人要成事兒,基本擺脫不了“即使傷身,也要一口悶”的這一國情。我們還是聊聊,|如何科學降低酒精傷害?|更能顯出小編滿滿滴誠意!!!!!!

》2.科學降低酒精對人體的傷害,很重要!

A.這些事兒千萬別做:

×:空腹飲酒,不僅對腸胃有害,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嚴重時可出現低血糖、休克等不良症狀;

×:摻兌飲料,尤其是汽水飲料,二氧化碳刺激胃黏膜,會加速酒精吸收;

×:濃茶醒酒,可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加重心血管和腎臟負擔;

×:啤酒海鮮,可致尿酸增多,增加痛風、結石風險;

×:酒後服藥,嚴禁酒後服用退燒藥、抗生素(心臟衰竭)、藿香正氣水等,

B.這些事兒適當多做:

√:酒前喝點牛奶,可以保護胃腸粘膜,減少酒精滲透胃壁進入血液;

√:控制飲酒節奏,不要一口悶,多吃菜墊底,給酒精代謝爭取時間;

√:酒後吃點酸的,如番茄、柚子、柳丁、檸檬等,有機酸可與乙醇生成酯類物質起到解酒的效果。

√:多喝白開水,喝酒後血管擴展,血液迴圈加快,體表水分蒸發快,多喝水可以幫助補充水分,稀釋血液中酒精濃度,減少因飲酒帶來的口渴感。

此外,酒後身心煩熱難安,可適量飲用西瓜汁,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

ps:如果你說了這麼多,還有“朋友”想要灌你酒,那其必定是腹黑,想要毀掉你的人!思想有多遠,從心裡就應該讓他滾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