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胎政策開放已久 不願意生二胎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自從二胎開放,確實有很多人馬上就懷孕了,可是慢慢的現在卻冷卻了熱情,我身邊也有很多姐妹曾經動搖過生二胎的心,按照她們的想法大概能看出大部分不願意生二胎的人的原因了。

我認為中國不願生二胎大致有以下原因:

1.觀念改變了。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施行了三十七年之久(從1979年至2016年),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宣傳引導,很多人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由多子多福向追求個人生活品質轉變。很多人認為與其生很多娃像豬一樣散養、得不到好的教育、低人一等,

不如只生一個、讓其得到最好的教育、省下的錢也能讓全家過得更好。

2.沒人幫帶娃。中國的勞動報酬普遍過低,生活壓力大,光靠丈夫一人的工資不足以養家,妻子為了養家也得出去工作,如果家中沒有老人幫帶娃,要二孩就意味著妻子得辭職當家庭主婦,這樣生活來源少了、生活難以為繼。為了生存,理智的人肯定會選擇不生。

3.年紀偏大,既擔心胎兒不健康,,又擔心自己不夠長壽,孩子還沒成年自己先駕鶴西去,留下孩子無依無靠,日子悲涼。

4.經濟壓力過重。現在的孩子從還在肚子裡那一刻,就開始了碎鈔機的使命:囤貨清單、產檢費用;孩子出生後,海淘奶粉、紙尿片等硬體就不說了,

有的孩子甚至只有四五個月,就被送到了早教班。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更要命,就一個學區房就能讓一家老小勒緊褲腰帶還貸三十年。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像一枚碩大的利劍懸在家長頭上,只能拼命掙錢買安心。

5.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社會思想進步,使生孩子不是唯一能提高她自身價值感、存在感的事情。甚至,很多人認為生孩子讓自己的價值感、存在感降低。有個高學歷的朋友,生完孩子就抑鬱了,因為她發現自己離開職場,就是一枚餵奶的奶牛,孩子的哭泣讓她感到被索取,會窒息。雖然這個事例有點極端,但是多生孩子並不能提高自己幸福感,甚至會影響自己職場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已經意識到這點。


6.孩子是夫妻感情粘合劑這話,可能是錯的。可能很多人都會發現,生完第一個孩子後,各種屎尿屁的瑣事,急速讓夫妻關係惡化,如果再有老人帶孩子,那就更複雜了。我聽說的好多人因為跟老人帶娃觀念不同,每天惡語相向,甚至打架離婚的事情都有。國外意向調查顯示,有了孩子第一年內,夫妻關係急劇惡化到最低,一直到孩子上大學後,一部分人的感情才有可能恢復到婚前水準。

一部分人的感情才有可能恢復到婚前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