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蘋果有魚,竟然還有家畜?永城開啟”豬—沼—魚—果”生態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我市積極探索畜牧迴圈共生模式,大力發展迴圈產業,湧現出一批生態養殖場。

五牛牧業位於酂城鎮丁橋村,占地200多畝,走進養殖場,記者看到一排排豬舍整齊排列,母豬、小豬分別生活在各自的區域,沿著養殖場道路往南走,機器轟鳴,新建的豬舍已經打好了地基。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他2011年接手企業,2015年完成收購,公司現有豬舍16個,計畫再建9個,存欄量2500頭,繁育種豬400頭,年出欄商品豬3000多頭。

作為一個養殖企業,單靠養殖,不僅收入效益有限,還對環境產生污染,更阻礙企業發展。為此,五牛牧業積極探索,確定“豬—沼—魚—果”生態發展模式。該公司把生豬產生的廢棄物經過處理,沼氣沼液幹濕分離後,沼液一部分用來噴灑葡萄葉面和灌溉施肥,一部分直接撒入魚塘,

因為沼液含有多種元素,是比較好的魚飼料。

“那多餘的沼液沼渣怎麼處理?”面對疑問,他告訴記者,除用於葡萄施肥和魚飼料外,2014年在薛湖鎮承包了300多畝土地種植蘋果,多餘的沼液沼渣都拉到蘋果園內,用作果樹肥料。“現在果樹已經掛果,即將上市。”

2015年,永城市深入開展了生態畜牧業示範場創建活動,利用幹清糞、沼氣、生產有機肥等方式,走農牧結合、種養結合、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我市建成2個省級生態畜牧業示範場,其中就有五牛牧業。

在五牛牧業,看到養殖場後排有新建成的四棟“產房”,

並裝有專門的排風扇。這四棟“產房”採用地下水迴圈,降低棚內溫度,確保室內溫度不高於25度,“產房”共有104張“產床”。“這104張‘產床’是專門為繁育母豬準備的,因為到後期會有100頭母豬在產,每個月會生產小豬1100—1200頭。”劉豔峰說,“為便於管理,公司為每頭母豬建立了檔案,設置限位元欄,母豬從懷孕到生產,住處三次搬遷,相當‘人性化’。”

記者又來到葡萄園,只見綠油油的葡萄架上,一袋袋包裹著的葡萄掛滿枝頭。這片土地原來是一片廢棄地,自己複耕後種植了100畝葡萄,培育了黑玫瑰和聖誕玫瑰兩個品種。“剛開始複耕時,土地肥力不夠,可我完全不擔心,在地裡施了些沼液沼渣肥力就會很足,比人工化肥的效果好太多了。”沿著葡萄園往西走,來到魚塘,他向水中抛灑些許飼料,不一會兒,成群的魚苗就遊了過來。像這樣的魚塘,生態園裡一共有四個。至此,五牛牧業“豬—沼—魚—果”生態發展模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圈鏈。

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好,必須要創新,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態迴圈鏈。25個豬舍建成後,他還計畫引進先進設備,實行生豬育肥全自動化。我們爭取三個月內達到500頭繁育母豬,年出欄量達到萬頭,積極探索生態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這是我們的發展目標和規劃。

來到魚塘,他向水中抛灑些許飼料,不一會兒,成群的魚苗就遊了過來。像這樣的魚塘,生態園裡一共有四個。至此,五牛牧業“豬—沼—魚—果”生態發展模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圈鏈。

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好,必須要創新,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態迴圈鏈。25個豬舍建成後,他還計畫引進先進設備,實行生豬育肥全自動化。我們爭取三個月內達到500頭繁育母豬,年出欄量達到萬頭,積極探索生態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這是我們的發展目標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