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買手機借校園貸 8個月翻18倍,這樣的女生值得同情嗎?

“裸貸”風波之後,校園貸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校園貸並未銷聲匿跡,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

據媒體報導,陝西大二女生“小敏”,為買蘋果6S plus,在農民老爸每個月只能給900元生活費的情況下,校園貸1.25萬元。

開始借了6500元,到手4000元,2500元都給了仲介。但4000元不夠買蘋果手機,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她又向另外一家公司借了6000元,同樣是只拿到手4000元。這兩筆錢都是分期還款,第一筆分24期,每期還426元;第二筆分12期,每期還845元。

結果,該還款時發現根本還不上,只能繼續借款。

最終,小敏向30多個校園貸機構借款超過11萬,實際拿到手有7萬多元。八個月後,她一共要還23萬多元。老爸東拼西湊只幫他借到17萬元......無奈之下,小敏甚至一死了之。

此消息一出,人們收錢譴責的不是校園貸,而是借款女生。

以下是網友觀點:

校園貸只是市場催生的產物,有需求則有市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關鍵是人,虛榮心、價值觀、需求欲望等永遠不滿足,這種人,死了倒乾脆了,否則就會是社會的毒瘤、垃圾……害人害己!

看不懂現在的孩子啦,能買起就買,買不起華為等等什麼手機不能用,

並且周圍人反應華為真心不錯。

為啥一定要買蘋果手機呢?國產一千多的又不是不能用?年輕人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不好嗎?瞎攀比什麼?

虛榮心作怪吧,家庭條件不好,還要去買裝逼神器。那麼多人一個月工資就能買一部手機,都在用千把塊的手機。你咋就不能消停了,你倒是可以去一死了之,可家裡呢?落個人才兩空,為了你的8000塊,還了17萬。當然最可恨的還是那些校貸,沒買賣就沒傷害。

腦袋裝屎的人才會想得到借高利貸來還高利貸,她這二十三萬不是高利貸滾出來的,是她自已滾出來的。就算不高利貸,而是按銀行正常利息,她這種玩法一樣可以滾到無窮大!!!!

還是自身問題,以前上學的時候生活費還沒她高呐,想換手機就老老實實打幾個月兼職工。

買個力所能及的手機從來沒想過給別人借錢。日子就這樣過了,畢業工作以後有固定的收入我想買什麼買什麼!

95年前大部分父母都是教子女勤儉節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要想有好生活就得加倍努力,現在這種父母太少了,太多父母對子女就是有救必應,伸手就拿,驕生慣養,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虛榮心,結果養成子女好吃懶做,好高鶩遠,不思進取,什麼都不會,沒有半點責任心,以為是滿滿的愛,結果是害,三思啊!!

......

按法律相關規定,年利率在24%以內,是司法保護區。超過了就屬於違法。

借6500,到手4000,38%的手續費,光這一點就是違法的。

大學生們,想想這些校園貸為何願意借款給你們這些沒有任何還款能力的大學生,就是為了利用你們的無知和虛榮心,來牟取暴利。

所以,大學生們,長點腦子吧。

愛慕虛榮,就自己賺錢那,只要肯吃苦,大學生一樣可以賺不少錢。

否者,只能像文中的女大學生一樣,讓人唾棄。

太多父母對子女就是有救必應,伸手就拿,驕生慣養,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虛榮心,結果養成子女好吃懶做,好高鶩遠,不思進取,什麼都不會,沒有半點責任心,以為是滿滿的愛,結果是害,三思啊!!

......

按法律相關規定,年利率在24%以內,是司法保護區。超過了就屬於違法。

借6500,到手4000,38%的手續費,光這一點就是違法的。

大學生們,想想這些校園貸為何願意借款給你們這些沒有任何還款能力的大學生,就是為了利用你們的無知和虛榮心,來牟取暴利。

所以,大學生們,長點腦子吧。

愛慕虛榮,就自己賺錢那,只要肯吃苦,大學生一樣可以賺不少錢。

否者,只能像文中的女大學生一樣,讓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