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兒厭食推拿手法,內含動圖詳解,建議收藏!(家長必學)

首發:達媽育兒(damayuer25)

小兒推拿術就是用手部操作(包括揉、捏、推、按、運法等)代替針刺和藥物,對穴位進行刺激的推拿方法。《推拿代藥賦》有言,推拿就是用藥,不同方法作用於同一部位,

會產生不同的藥物作用。

大多時候,小兒推拿用來調理內科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也可以用來調理小兒遺尿症,有不錯的療效與保健作用。

今天我們來說說中醫小兒推拿對於小兒厭食的功效,準確辯證的厭食調理方法可以參考以下:小兒厭食推拿手法圖解。

給正在瞭解的媽媽們看看,建議媽媽們分享收藏慢慢看,慢慢學哦~~

1、揉板門 5分鐘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手法:用一隻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指端揉孩子的大魚際,成為揉板門或運板門。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2、順運內八卦 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從乾宮起自兌宮止,順時針運,反復操作。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3、揉中脘 3分鐘

位置: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

手法:以食、中、無名三指,揉動小兒肚臍直上方4寸位置之中脘穴,反復約30--50次。

作用:泄瀉,嘔吐,腹痛,胃痛,食積,食欲不振等。

4、推小橫紋 3分鐘

位置:在掌面示、中、環、小指掌指關節橫紋處。

手法:以拇指甲掐,稱掐小橫紋;拇指側推,稱推小橫紋。

作用:開胸散鬱,化痰涎。

5、掐大四橫紋 1-2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逐個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導滯、祛痰化積,對食欲不振、疳積、腹瀉、腹脹、腹痛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6、清天河水 3分鐘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300-5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7、摩腹 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8、分腹陰陽 5分鐘

作用:陰陽類的穴位都有調節氣機的作用,可參考圖解操作。

9、按揉足三裡 3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但是推拿也有注意小事項哦~~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議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輕柔,可用松花粉或者山茶油當介質;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

3、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Ps : 推拿不能包治百病,如果試遍以上方法還不奏效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院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

直推300-5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7、摩腹 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8、分腹陰陽 5分鐘

作用:陰陽類的穴位都有調節氣機的作用,可參考圖解操作。

9、按揉足三裡 3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手法:用拇指指端著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但是推拿也有注意小事項哦~~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議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輕柔,可用松花粉或者山茶油當介質;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

3、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Ps : 推拿不能包治百病,如果試遍以上方法還不奏效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院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