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溢價兩倍多 當代東方收購永樂影視遭深交所問詢

7月27日,深交所對正處於重組停牌期的當代東方(000673.SZ)下發了問詢函。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對當代東方的溢價收購行為作出了著重問詢。並要求當代東方補充披露評估假設的合理性、預估增值的具體原因、預估過程、預估主要參數及取得過程。

當代東方重組預案顯示,永樂影視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04億元、4.77億元和1.8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45億元、1.26億元與6595.18萬元;銷售淨利率分別為28.88%、26.38%和34.85%。深交所要求當代東方詳細分析並補充說明報告期內永樂影視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下滑的原因並解釋說明其2017年1-6月銷售淨利率大幅增長的原因。

在當代東方發佈的收購預案中,

當代東方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程力棟、張輝、南京雪人等合計持有的永樂影視100%股權。交易價格不超過25.5億元,與此對應的發行價格為11.96元/股。

這並非當代東方首次在影視行業進行的收購。2016年5月,當代東方曾斥資1.72億元收購華彩天地51.126%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當代東方目前收入主要為電視劇發行收入,2016年度、2015年度電視劇發行收入分別為80047.19萬元和35046.13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1.22%和71.09%。

然而,當代東方剛收購沒多久,華彩天地的業績變臉就使得外界倒吸一口冷氣。

華彩天地承諾,2016年度至2018年度累計承諾淨利潤為1.16億元,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000萬、3750萬元、4850萬元。

然而,從當代東方披露的2016年年報中可以看到,報告期內,華彩天地僅實現淨利潤201.1萬元。這個數字與其承諾的3000萬元相去甚遠。

耐人尋味的是,當代東方在前次收購業績承諾尚未兌現的情況下,

又再次大手筆收購永樂影視。

事實上,這是永樂影視第5次闖關資本市場。在這5次闖關中,其估值也在一步步下滑。

在2013年至2016年這三年間,永樂影視不斷衝擊資本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在2013年12月,華誼兄弟(300027.SZ)曾宣佈,擬以3.98億元收購永樂影視51%股份,這是永樂影視第一次籌謀曲線登陸A股,不過之後卻因永樂影視無法兌現其利潤承諾而失敗。

在隨後的三次以失敗告終的交易中,據已披露的交易對價來看,

永樂影視的交易作價分別達到了27.8億元與32.6億元。

而達到了交易對價之最的一次交易,出現在2016年5月。彼時,永樂影視擬作價32.6億元再次借殼宏達新材(002211.SZ)上市,但本次交易再次因永樂影視承諾的2016年的業績不能兌現而夭折。

促使永樂影視不斷嘗試進入資本市場的,或許是其高企的債務。公告顯示,永樂影視的借貸金額累計達到2.34億元,其中,大部分借款都集中在2017年、2018年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永樂影視的交易對價為25.5億元,與其2016年借殼宏達新材時的交易對價相比,足足下降了7.1億元。按永樂影視披露的最近一期未經審計的財報計算,其淨資產帳面值約7.3億元,若按公告顯示的頂格交易價格25.5億元計算,其增值約18.2億元,增值幅度為249.49%。

在本次交易中,永樂影視承諾期各年度承諾淨利潤目標為2017年度不低於2.15億元,2018年度不低於2.95億元,2019年度不低於3.65億元,2020年度不低於4.2億元。然而,在永樂影視去年與宏達新材的重組預案中,其承諾2016年-2018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7億元、3.7億元、4.7億元。業績承諾數額的下調,是否意味著永樂影視今年能夠完成其業績承諾,仍然是個未知數。從永樂影視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來看,2016年度僅實現淨利潤1.26億元,較其去年承諾業績相比,落差高達53.33%。

有市場人士對介面新聞記者表示,永樂影視雖然出品率不低,但大多數影視劇的市場表現都較為平淡,受眾反應平平,當代東方如此溢價收購永樂影視,如果不改變其原有影視劇結構,拍出“爆款”電視劇的話,永樂影視的業績或許仍舊會原地踏步。

增值幅度為249.49%。

在本次交易中,永樂影視承諾期各年度承諾淨利潤目標為2017年度不低於2.15億元,2018年度不低於2.95億元,2019年度不低於3.65億元,2020年度不低於4.2億元。然而,在永樂影視去年與宏達新材的重組預案中,其承諾2016年-2018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7億元、3.7億元、4.7億元。業績承諾數額的下調,是否意味著永樂影視今年能夠完成其業績承諾,仍然是個未知數。從永樂影視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來看,2016年度僅實現淨利潤1.26億元,較其去年承諾業績相比,落差高達53.33%。

有市場人士對介面新聞記者表示,永樂影視雖然出品率不低,但大多數影視劇的市場表現都較為平淡,受眾反應平平,當代東方如此溢價收購永樂影視,如果不改變其原有影視劇結構,拍出“爆款”電視劇的話,永樂影視的業績或許仍舊會原地踏步。